1.十五从军征中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2.关于古代战争的成语(加主人公,二十个)

3.晏子使楚的主人公“晏婴”,晏婴的简介

十五从军征中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穷兵黩武的主人公是谁-穷兵黩武的故事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上录《十五从军征》,《古今乐录》、《古诗源》等均作古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注释

阿:发语词。

冢:高坟。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贻:送给。

羹:菜。

《十五从军征》浅析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飰(饭),采葵持作羹。羹飰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吗?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你看,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象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从这句话中还可看出:本诗主人公的年龄是80岁。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老兵,“道逢乡里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家中有阿谁?”“乡里人”答道:“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老兵家中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其心情又是如何呢?“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关于古代战争的成语(加主人公,二十个)

草船借箭--诸葛亮

背水一战--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完璧归赵(蔺相如

精忠报国(岳飞)

一鼓作气--曹刿

风声鹤唳--苻坚

暗度陈仓--韩信

揭竿而起--陈胜

卧薪尝胆(勾践)

闻鸡起舞(祖狄

破釜沉舟--项羽

.黄袍加身(赵匡胤 )

老骥伏枥(曹操 )

投笔从戎--班超

退避三舍--重耳

完璧归赵--蔺相如

士别三日--吕蒙

赤膊上阵-许褚

宝刀未老-黄忠

东窗事发-秦桧

晏子使楚的主人公“晏婴”,晏婴的简介

一、足智多谋,治理东阿

晏婴(?——公元前500年),高不满六尺,心雄万夫。字平仲,又称晏平仲,世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公元前556年,晏弱后,晏婴继任为上大夫。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以贤智名闻于诸侯。他一生尚俭恶侈,反对贪污腐败,主张善政治国,励志图强。晏婴的贤智,还表现于他的忠诚耿直,强谏直言。乃至司马迁感慨道:假如晏婴还在世的话,我即使替他手拿鞭子做个仆人,也是我高兴和向往的啊!

春秋时期,齐国名臣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上任伊始,晏子便实地调查,了解民情,制定方案,亲自指挥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维护社会治安,净化民俗民风,惩治懒人恶人,处事不卑不亢……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乐业,一派兴旺景象。而此时,许多佞人四处告状,诉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召见晏子数落说:我以为你有才能才派你去治理东阿,可你越治越乱,实在令我失望,只能免了你的职务。晏子没有强辩,而是请求齐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去治理东阿,如若治理不好,甘愿为此而。景公答应了他的请求。

此后三年,晏子不修路,不理事,不惩治懒人恶人,决狱断案,袒护豪强,甚至营私舞弊、欺上瞒下,但赞誉之声却传遍了全国,景公听到一片颂扬声,便亲自迎接晏子,并对他祝贺道:您将东阿治理得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过去我治理东阿,堵住小路,关紧后门,邪民很不高兴;我奖励勤俭孝悌的人,惩罚小偷坏人,懒民很不高兴;我断案不偏袒豪强,豪强很不高兴。您左右的人求我办事,合法我就办,不合法就拒绝,您的左右很不高兴;我侍奉权贵不超过礼的规定,权贵们也不高兴。邪民、懒民、豪强这三邪在外边说我的坏话,您的左右和权贵这二谗在里边进我的谗言,三年内坏话就灌满了您的耳朵。后来我小心地改变了政策,不堵小路,不关后门,邪民很高兴;不奖励勤俭孝悌的人,不惩罚小偷坏人,懒民很高兴;断案时讨好豪强,豪强们很高兴;您的左右求我办事,我一概答应,您的左右很高兴;侍奉权贵超出了礼的规定,权贵们很高兴。于是三邪在外边说我的好话,二谗在里边也说我的好话,三年内好话就灌满了您的耳朵。其实,我过去招致指责的行为才是应该奖赏的,我现在招致奖赏的行为正是应该惩罚的。所以,您的奖赏我不敢接受。说完,拜了又拜,便要离去。

景公赶快向晏子道歉说:您还是继续尽力治理好东阿吧!我就不再干涉了。从此,景公对晏子更加信任,并把更大的职权交在了晏子的手里。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只少可以看出三点。第一是齐王一人说了算,缺少严谨的评价机制,即使有左右大臣参议,也是少数人的意见,没有能够充分体现民意;第二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齐王看似是根据公论下的结论,但因缺乏深入调查,被馋言所害。晏子成绩斐然时被评为不称职,成绩平平时却被评为优秀。第三是合乎仁义道德的政策顶不住巨大的压力,被迫向潜规则转变。这三个要点构成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制度变迁模型,这是历史的幽默,也是对历史的嘲弄。

晏子在第一个三年的治理中,老百姓还是要纳税,但是有得吃,有得穿,晏子纳的是合理的税,老百姓们交的是心甘情愿,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却失去官场上伙伴的支持和传达。因此,也得不到齐景公的认可。

而晏子在第二个三年的治理中,却换了一个做法。老百姓照样纳税,然而税却大大的增加了,使老百姓交过税之后,已经没有剩余的了,一至于一半的人挨饿,然而却大大的填饱了晏子官场上的伙伴。

其实,这就像是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一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为吃淤泥。老百姓是虾米,靠泥土中的微生物生活。晏子官场上的伙伴是小鱼,靠百姓生活。然而,虾米的生长繁殖速度是固定的,吃的只要不过分,不超过虾米繁殖的速度以及数量,那么这个食物照样可以维持下去,而这也是合理的。孟子所谓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治于人者食(音饲,喂养之意)人,治人者食于人,就包含了这个意思。

正因为晏子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在第一次治理东阿国时,是一种现象,而在第二次治理阿东国时,又是另一种现象,用这两种现象为齐景公做一下比较,以小喻大,告诫齐景公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则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晏子把关系着治政好坏的人分成了两类,以此来告诉刘景公应该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既没有惹怒齐景公,也达到了他预期想要的效果,让齐景公明白治理国家就如判断一个人一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贤能,不能凭个人好恶,道听途说,而应客观公正、准确评价,才能慧眼识才、知人善任。

二、巧施阴谋,借桃

公元前7世纪时的中国,诸侯国并列。当时齐国有三位武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人英勇善战,被人们称为三勇士,很受齐国景公的宠爱。久而久之,这三位勇士自恃功高过人,于是傲慢狂妄起来,别说顶撞一般大臣,就是景公也敢顶撞。因为他们勇武过人,但又没有什么头脑,对国君也不够忠诚,万一受人利用教唆,则必成大患。

齐国的相国晏婴眼见恶势力扩张,内心十分担忧。为了国家的安定,晏婴决定寻找机会除掉这三个勇士。可是乃是一介书生,怎样才能杀掉景公信任的三个武士呢?有一天,齐国的邻国鲁国的国王来访,齐国国王在王宫设宴款待他们一行。晏婴、三勇士和文武百官都列席作陪。晏婴见三勇士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骄态,心中便有了主意。宴席进行到一半,晏婴上前奏请景公,让他到景公的花园里摘些桃子来宴请贵客,国王同意了。于是晏婴到王宫后面的花园里摘了六个桃子回来。这六个桃子,两国国君各吃了一个,两国的相国各吃了一个,最后剩下两个桃子。景公把他们三个宣上来,然后叫奴役用盘子端出两个鲜桃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三位爱卿,你们都是寡人深爱的大力士,寡人想奖赏你们,可是今日奴役们在后花园里摘桃子,只有两颗,寡人想把它们奖赏给你们三个其中功劳最大的两个人,你们开始比自己的功劳吧!

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刚说完,勇士公孙捷首先站出来说:从前我陪国王打猎时,曾亲手打一只老虎,解了国王的围,这算不算功劳大?晏婴说:这个功劳大,应该受赏赐。于是,国王赏给公孙捷一只桃,公孙捷立即露出得意的笑容。

田开疆赶牛

三勇士中的第二位勇士田开疆见状,抢着站起来说:打虎不算什么,当年主公被敌军围困,我一人手持兵器两次打退敌军,才救出主公。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独自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国王听了,觉得他说得很对,于是把剩下的桃赐给了第二位勇士。

这时,三勇士中的最后一位古冶子坐不住了。上前说:我曾经跟随君王渡过黄河,一只鼋鱼咬住左骖马,把它拖进砥柱山下的漩涡里,我就潜入河水下面,逆流追出百步远,又顺流追赶了几里远,擒获鼋鱼而杀它。左手抓住左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鱼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的船夫都说:‘黄河水神出来了!’他们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举起的鼋鱼头。像我这样中流砥柱的功劳,也可以单独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国王无奈,安慰他说:你的功劳确实很大,可是你说得太迟,桃子已经没有了,下次再赏赐你。

田开疆听不下去,觉得自己为国征战反倒受了冷落,而且在众目睽睽下受到侮辱,气愤之间,当场拔剑自刎而。第一位勇士公孙捷见状,也拔出剑来说:我功劳小而受到赏赐,田将军功高而没有得到赏赐,这确实不合情理。说话之间,顺手一剑也自杀身亡。这时,剩下的勇士田开疆跳出来说:我们三人曾经发誓同生,今天他们二位已,我怎么能独自活着呢?说完,也自杀了。

说话之间,三位勇士都自杀身亡,齐国景公连阻止都来不及,所有的来宾也都吓得目瞪口呆。晏婴以他的智慧,仅仅用了两只桃子,就杀掉了三个英勇的武士,巧妙地除掉了国家的隐患。

通过案例来看,对付这四个人关键在于瓦解他们的同盟,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内部之间产生矛盾。性格成功学家杨滨曾说过:生活的矛盾、冲突大部分都源自我们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有些人不管别人怎么激他,他都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对方,不至于落入对方的圈套,而有些人却经不起别人的激将,别人一说他就怒,最终落入了对方设下的圈套,要后悔也来不及。后者属于那种不服输,容易被情绪冲破头脑,而这种人做事往往容易失败,因为只要对方巧施阴谋就可以利用他达到目的,甚至是除掉他自己。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晏子就是利用三个武将冲动好强的杀了他们。

在这个故事中,晏婴之所以能够以二个桃子杀掉三个武功高手,靠的就是他清楚明白的了解他们三个人性格上的缺陷,完美的利用并他稍施手段便推动了事件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遇到强大的对手时,不要与他们硬碰硬,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而是要知己知彼,巧妙的利用对方的缺陷,便可达到目的。

三、以礼治国,减轻赋税

晏子生在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出现的时期,他曾做过齐国的相同,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廉政思想,突出表现在爱民的主张上。他强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国君对于平民不能夺其财而饥之,劳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严听其狱,痛诛其罪;应该体察平民的痛苦,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要散百官之财,施之民。

齐国有一年下雨,连下17天不止,洪涝灾情严重。齐景公对此不闻不问,依旧饮酒作乐日夜相继,还派人到各地去寻找能歌者。晏子多次奏请救济灾民,都被景公拒绝了。晏子把自己家里的粮食分给了灾民。把车马、器物等放在路旁供人们随便使用,徒步前去见景公说:百姓‘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而‘君不恤’,‘民氓百姓,不亦薄乎?’然后,就气愤地离开了。于是齐景公就下令开仓救济灾民。

晏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主张实行善政,减轻赋税。他大声疾呼,统治者奢侈腐化,就是与民为仇,其结果会导致民叛,得罪于民的国君,将遭到民诛。齐景公出游麦丘,问那里的封人,年岁多大?封人告诉他:85岁。景公说:您真长寿啊!您祝福我吧!封人先祝他健康长寿,有益于国家,景公不满足;再祝他的后代长寿,景公仍不满足,封人便说:使君无得罪于民。景公听了不高兴,说,只有百姓得罪于君主的,哪有君主得罪于百姓的?晏子在一旁插嘴说:君主错了,桀纣不是被百姓诛灭的吗?

齐景公把平阴和槁邑这两座大城赏给晏子。晏子辞谢说:我们君王喜欢建造宫室,但是百姓的体力是有限的,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再负担这些了;君王喜欢娱乐游玩,喜欢给自己的女人打扮得漂亮一些,百姓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支付这些了;君王又喜欢用打仗来证明自己的强大,百姓们每天都在为自己能不能活过今天而担心。让百姓体力疲惫,钱财耗尽,接近于亡,这是百姓们最痛恨的!这就是我不敢接受赏赐的原因。景公说:这倒可以,但是,难道君子就不想富有和尊贵吗?晏子说:我听说,做臣的先为君王后为自己;先安定国后考虑家;让君王居尊位,自己隐退在后,怎么不想富有和尊贵呢?景公问:既然这样,那我该赏赐给你些什么呢?晏子趁机提出在税收和刑罚方面各答应他三个条件作为赏赐。放宽鱼盐方面的税收,对关卡和市场只稽查不征税,种田的只收十分之一的税。减轻刑罚,假如是罪恶就减为判刑,假如是该判刑的就减速为惩罚,假如是该惩罚的就赦免。晏子说:如果主公能够做到这三条,那就是对臣的最大赏赐了,而且这也是君主的利益之所在。

在晏子看来:减轻赋税是人民百姓们十分渴望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饭吃,有衣吃;君王不以打仗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强大也是百姓们渴望的,因为只有在没有硝烟的地方生活才能过得平静,不用时时担心,也不必为了担心自己的亲人在战场上掉;而君王在再乱用劳动力和财力也是百姓们渴望的。而晏子在这里以百姓们的需要为前提,以礼治国,仗义直言,犯颜直谏,指出了君王荒*享乐,穷兵黩武,让百姓们非常讨厌;申明了自己先君后己,先国后家的为臣之道;处处为民着想,提出了宽刑省禁,爱民慈众的具体办法和要求。不过,最终晏子的意见竟然被齐景公采纳了。

古人云:诚于中而形于外。要做到言辞上以礼待人,其核心就是对他人的真诚尊重。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对每个人都以礼相待,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关于以礼治国,以下就让我们看看晏子是怎么做的?

首先,尊重国人,以实际行动去感化国人。

一次景公向晏子问及安邦治国之道,晏婴并没有马上回答他,因为晏婴比谁都清楚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想听的是对他的肯定,而非是对他的批评。然而,晏婴又不想说谎话,在百姓面前失了信用。因此,他陪景公一起微服私访。他们先是到了一家鞋店,景公见买假脚的人很多,买鞋子的人却很少,大惑不解。后听店老板说:当前国君动辄处人以刖刑,砍去脚的人只有买假肢,不买鞋的人就少了。一路上景公所见全是低矮破败的房屋和面黄肌瘦的百姓,还有很多人乞讨。景公神色黯然。晏子趁机劝景公施仁政,讲述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道理。就这样,晏婴在不失信于民,又在不得罪君王的情况下把实况赞许了齐景公,由此可见,晏婴的爱国爱民之心。

其次,以身做则,紧受礼法。

自古以来,对于上级的赏赐哪个不是你争我夺的,甚至是半路拦截也要弄点贡品来。然而就有人以身作则,紧礼法,即使是上级赏赐的也建议上级把他运用在百姓们的身上,而这个人就是大家熟知的晏子。

第三,时常提醒君王紧守礼法,才能治国。

一次,齐景公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便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然而,晏婴却违背了齐景公的意思,劝说齐景公,然而齐景公并没有听从,最后晏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齐景公懂得了没礼法的国家就像是一盘散法,无法凝聚。

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够为了百姓的安稳,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和君王过不去的,而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其的胆量、谋略令无数人为之叹服!

四、不辱使命,雄辩四方

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中,作者史马迁记载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外交使者,他就是公元前6世纪齐国的晏子。关于晏子的故事中国广为流传,以下就他出使楚国的故事。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示一下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这个小洞进城去。

晏子知道楚王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是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招待晏子的官员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楚王还能让他从小门入吗?那不是自打嘴巴,给自己侮辱,不得已之下,楚王只有命令人把大门打开,让晏子从大门入。

楚王为了侮辱晏子,让晏子从小门入,想看看晏子气恼却又不能发作的窘样,可是晏子却令他失望了,只是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门。当楚王见到晏子矮小,就嘲笑齐国没人,晏子却巧妙的回答说:出使什么样的国,派什么样的人,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无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国来了。巧妙的回击楚王说楚国是下等国。

晏子进去以后,就拜见楚王。楚王故意问:是因为齐国再没有别人,才派你来的吗?

晏子出使

晏子回答说:您这是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要是都张开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汇集成一场大雨,人挤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接着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派你出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们齐国派使节出访很有讲究,对那些精明能干的的人,就派遣他们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国家;对那些愚蠢无能的使臣,就派他们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国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无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国来了。晏子的话使本打算要戏弄他的楚国君臣们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这次出访之后,晏子又有一次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子要来,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侍臣回答说:等晏子来的时候,我叫两个士兵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绑的是什么人?’士兵就回答说:‘齐国人。’大王再问:‘为什么要绑他?’士兵就说:‘因为他偷了东西’。楚王觉得这是一个羞辱晏子的好主意,就按此种方法布置。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设宴招待他。正在饮酒的时候,两名士兵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士兵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故意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从席上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听说,有一种埴物,长在齐国就可以结出很好吃的果实,长在楚国,尽管它的枝叶看起来与长在齐国一样,但结出的果子却很难吃。之所以会这样,是水土不同的缘故。现在,这个人在齐国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学会了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会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啊?

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这样的说辞会使对方马上困窘的不知所措,然而面对这一情景不是平凡人,而是不平凡的晏子。晏子不慌不忙的用一种植物巧妙的回击了楚王,说楚国的水土不好,反之就是说楚王治国无道。就这样晏子再一次躲过了晏子的侮辱。

楚王听了晏子一番反驳,苦笑着承认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读书的人,希望一日能够高中;经商的人,希望财源滚滚。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和利益不顾一切的向前时,甚至碰的头破血流也再所不惜。如果这时候懂得以退为进,转个弯、绕个路,世界还是一样会有其它更宽广的空间,这正是古人所云: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所以,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做人处事,必须要能谦恭礼让,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要懂得以退为进。引擎利用后退的力量,反而引发更大的动能;空气越经压缩,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军人作战,有时候要迂回绕道,转弯前进,才能胜利;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低头不匍匐前进,才能成功。而在上面的故事中,晏子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对楚王给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在谈笑风生间,挥酒自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不长对方志气,又利用对方无礼的玩笑以退为进,使辱人者自辱,这也可以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机智。司马迁曾经说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司马迁对晏子如此忻慕,甚至甘愿为他作和执鞭的奴仆,可以想见晏子的为人。

五、清廉俭约,屡拒赏赐

《史记 管晏列传》中记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凭借其世卿世禄的特权,生活极端腐朽堕落,奢侈之风盛行。晏婴虽然身为辅相,却大力倡导俭朴节约,而且身体力行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并以[廉节俭为齐人所称道。

晏婴平时穿的是粗布衣服,即便祭祀祖先也不过是把衣服和帽子洗干净穿上而已。一件狐皮大衣,也只是在出使他国或参加盛典时穿,并且一直穿了三十多年。每日粗茶淡饭,正餐也不过是糙米饭,只有一荤素两个菜。据记载,一天,晏婴正要吃午饭,齐景公派人来见他,晏婴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景公知道这件事后,感叹地说:相国家里竟然如此清贫!说完,立即命人给晏婴送去黄金千两,以供他接待客人的开支。不料晏婴不愿接受,叫来人带回。景公命人再送,他还是执意不肯收下,当景公命人第三次送来时,晏婴对来人说:请禀报大王,我并不贫困。大王给我的俸禄,不仅足够我供养家人、接待客人之用,还可以用来接济穷苦百姓。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额外的赏赐了!来人非常为难地对晏婴说:相国,我也是奉命办事,您这次再不收下,叫我如何去回报大王呢?晏婴想了想说: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进宫,让我当面向大王辞谢。

晏婴见了景公,首先感谢他对自己的厚爱,生怕景公再坚持,便先向景公说:作为一名臣子,将国君的赏赐用于百姓身上,是以臣代君治理百姓,奸臣是不这样干的: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收藏起来,那就变成一个装东西的箱子,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上对不起国君,下对不起百姓,只干守财奴的事,聪明的人是不会干的。所以,请您千万不要再赏n臣下了。景公不解,问:想当年,管仲不也接受了桓公封赏的五百个村庄吗?你晏婴为什么要推辞呢?晏婴便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话相对答,并认为自己虽然愚笨,但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可能是正确的。景公见他把话说到如此地步,也只好作罢。

晏婴平时上朝,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的破旧车子,有时甚至步行。景公知道后,觉得晏婴乘坐的车马与他的身份太不相称了,便三次派人送去新车骏马,却又都被晏婴所拒绝。景公非常不{兴,责问他为何不收,晏婴说: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平时,我反对奢侈浪费,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百姓的负担。我若乘坐好车好马,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流毒四方。假如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再也无法禁止了。

晏婴的相府地处闹市,却阴暗狭窄。齐景公提出要为他修造僻静宽敞的新宅院,但被晏婴婉拒。齐景公并不心,趁晏婴出使他国之际,为他新建了一处豪华的相国府。晏婴回国之后,马上从新相府搬回了原来低矮狭小的住处,同时将新相府加以改造,分配给了原来住在那儿的人。

我国有句古话:成由节俭败由奢,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i一个没有勤伧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这一道理,对国家建设如此,对个人行为同样如此。而晏子就是秉持着这样的原则度过了一生。以身作则对于齐景公的赏赐用各种理由推辞,不接受,全心全意为国家着想,为老百姓们着想。不仅如此,晚年的晏婴,对于齐景公的赏n,不仅不接受,还把自己以前接受的封赏退了回去。景公认为,这在齐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先例,坚决不同意。就这样,二人推来让去,但最终齐景公还是被晏婴说服了,答应撤回封赏。晏婴的一生清廉俭约,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所大力倡导的清俭节约的作风。即便是在临终之际,仍不忘谆谆告诫家人:丧事要从简,绝不许厚葬。

晏子的这些言行举止,抑制了宫室上层的腐化堕落,避免了许多劳民伤财的事件,对于遏止和改变不良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明代《青州府志》评价说:齐地汉以后尚俭倡廉,与晏子的移俗不无关系。在晏子的节俭美德之外,那种与民为伍、体察民情的作风更加值得人们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