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屈的名人事例-威武不能屈的名人故事
1.有关"贫贱不能移"的事例?
2.名人良心故事
3.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4.急需我国历史上关于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三个名人故事
5.关于抵制诱惑的名人事例
6.请列举古今名人抵御不良诱惑的故事。越短越好。
有关"贫贱不能移"的事例?
1、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粮
1948年初,人民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
2、钱学森回国
1950年 9 月中旬,钱学森办理了回国手续。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又过了几天, 钱学森 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
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监视。美国当局的蛮横阻挡并没有锁住钱学森的归国之心,他和夫人蒋英继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争。在那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总是在家里摆好3只轻便的箱子,以便随时可以动身回国。
3、苏武牧羊
天汉元年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匈奴内乱。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
始元二年,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苏武等9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
扩展资料:
贫贱不能移,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如下:
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男子成年的时候,父亲给予教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 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 !” 以顺从为原则,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重要的位置,施行天下最重要的道理。
实现志向了,就跟百姓一起实行它;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实行自己的道理。金钱不能扰乱他的心,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向。这才叫做大丈夫!”
名人良心故事
名人良心故事3篇
名人良心故事1过去40年里,威廉·菲兹西蒙斯亲手为哈佛大学挑选每一个本科生。可连他自己都觉得讽刺的是,当年他试图敲开哈佛大门的第一个回应,是一句响亮的不可能。然而威廉不仅进了哈佛,还留在哈佛,成为招生最高长官。
威廉在上中学时,从街坊邻居口中,听到的对哈佛的定义是:哈佛是一所别人的学校,它属于那些读得起预备学校的富家子弟,从来不是为我们这种穷人而设立的东西。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哈佛还被认为是一所为精英阶层量身定做的大学。
对威廉的家庭来说,哈佛完全是陌生的。他的父母都没上过大学,父亲做过许多份工作,白天开出租车,晚上在橡胶厂上班。不过他们家的生计主要还是靠经营一个加油站及旁边的小便利店维持。对威廉这个穷人区的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每天睁开眼睛后,开始为当天的面包而努力。从6岁开始,家里排行老二的他就得工作了。他挨家挨户地送过报纸,在加油站帮爸爸给汽车加油。这个没人管的少年渐渐失去了求学的兴趣。从9年级起,威廉开始逃课,躲在小树林里发呆。
高中毕业前夕一次偶然得到的面试机会,让威廉亲身见识了哈佛的生活。第一次踏进哈佛校园,威廉吃惊地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回到家里,威廉做出了决定:要到哈佛大学读书。他说服了历史老师罗伯特·奥布莱恩为自己写推荐信。最终,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曲棍球特长,被哈佛大学所录取。
毕业后,从1972年开始,威廉正式进入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并于1974年开始担任招生负责人。在过去的40年,这位录取官推动了一场哈佛的革命:这个曾经几乎看不到女生的地方现在有一半的女生,校园里不同肤色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力度的奖助学金政策和公正的招生制度,有效抹平了学生在入学前的差异。不管家庭背景如何,每个走进哈佛的学生,都会收到来自威廉的礼物。其中一项礼物,是一笔资助间隔年的奖学金。威廉鼓励新被录取或者刚毕业的学生申请,拿着这笔钱,用一年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到全世界旅行,去接触完全不同的人生。
威廉改变了人们对哈佛的看法。前校长伯克这样评价威廉。如今,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已经可以骄傲地在公文中写道:哈佛以能够给予每个人公平机遇为特色。而推动这件事的威廉,也被哈佛老校长盛赞为大学的良心。
名人良心故事2名人在面对一些事情也会有良心的选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当他们面对利益时,会怎样选择呢。
写采访报告之前,他的思想肯定有激烈的斗争,否则,采访之时,他不会把拿倒的报纸正过来,更不会听了孩子的话后泪流满面。可是,他最终屈服了。
设想一下,他当时把真相发表出来,会有什么结果?那被枪毙的孩子就是样板。
在道义和生命之间,要完成一道单选题,高尔基选择了后者,曾国藩选择了后者,我们能有什么话说?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樵夫过桥时铁斧掉水里了。正彷徨之际,水神出现了,拿着一把金斧子,一把银斧子,一把铁斧子,让樵夫辨认。樵夫领回了自己的铁斧子。
我们赞扬这个樵夫,见重利而不动心,是个响当当的好男子!
可是漫画大师萧言中很幽默地更改了结尾:水神出现了,不是拿着金银铁斧让樵夫辨认,而是让铁斧插在头上,厉声高叫:“这是谁的斧子?”樵夫吓得战战兢兢,连说“不是我的”。
此时,我们能谴责樵夫的无耻吗?
由此看来,让人们在利和义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还能选择义;可是,在生与义之间做选择时,很少有人能选择道义而舍弃生命。
扪心自问,生命和道义,我们会怎样选择?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古往今来,贫贱不能移的多,而威武不能屈的少之又少,这正是人性的弱点。
但是,我们之所以觉得高尔基在生命和道义间的选择卑劣无耻,是因为他是受人敬仰的大师,是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知识分子应该作黑暗中微弱的烛光,应该是民族挺立的脊梁,失去了这些的高尔基,不再是高尔基;而失去了高尔基的苏联,它的结局我们都知道。
1870年6月(清同治九年),天津的法国教堂育婴堂接连亡婴孩三四十个,同时附近又不断发生幼童被拐事件,拐犯供称“系天主堂主使”。
6月21日午后,群众包围教堂。法领事持枪闯入北洋通商衙门斥责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返途中,又开枪打天津知县刘杰之侍从高升。群众当即将法领事殴毙,随后焚毁法领事署、教堂、育婴堂,伤法传教士、修女、教民数十人,又误杀俄商3人,殃及英美讲堂各一所。法英俄等驻华公使联合抗议,并以军事威胁。清朝派曾国藩往天津查办,判群众20人刑,25人充军,知府、知县革职,赔款白银50万两。
事后,曾国藩“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为什么疚?为什么惭?在于他还有良知,还有是非观念。知道自己做的是错事而又要违背良心去做,是他痛苦的总根源。
名人良心故事31986年,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在阿根廷与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球朝阿根廷主将马拉多纳这边飞了过来。他凌空飞跃,跳起来企图顶球。但由于个头矮小,情急之下,他用手将球砸进了对方球门。
当时,这一细节逃过了多数人的眼睛,就连裁判纳塞尔也宣判进球有效。英格兰门将希尔顿捶胸顿足,发出了严重的抗议。但事已成定局,容不得更改。结果,英格兰队士气低落。阿根廷队趁势追击,再次赢得了一粒漂亮的进球。最终,阿根廷队以2∶1战胜了英格兰队。英队惨遭出局,而阿队则加冕当届世界杯。马拉多纳本人也由此成为了本次赛事的最佳球员。
马拉多纳载誉而归,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可以说,他因“上帝之手”而红极一时。不过事后,曾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但马拉多纳的解释却相当狡猾:“这完全是上帝的举动”“这粒进球一半出自迭戈之脑,一半出自上帝之手”……眨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上帝之手”似乎再也无人提起。
作为一名横扫千军的球坛大腕,马拉多纳经常会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对于您和贝利,您认为谁更配得上“球王”的称号?每次,他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要么无可奉告,要么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一时间,搅得他很心烦。这天,郁闷的他来到一个教堂里,参加了一个祷告。“一个人可以骗过全天下的人,但却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心。”当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从他嘴里蹦出后,他脑海中当即浮现出了当年的那个手球。突然,他怔住了,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此后的半年里,他因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而近乎崩溃。
20xx年2月1日,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公开向英格兰队道歉。时隔22年,双方握手言欢,前嫌尽释。他在英国《太阳报》上刊登了一封致歉书,其中有这么两句话:你犯下过错,纵使逃过了法律和道义的惩罚,但却永远逃不过良知的拷问。在良心的检票口,每个残缺的灵魂都会被卡住,然后等待着忏悔前来救赎。等做完这一切后,他对着天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至此,悬挂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记者用“谁才是球王”的问题,故意刁难过马拉多纳。因为在他们看来,马拉多纳就是当之无愧的“球王”。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孟子的高风亮节。下面请看我整理的关于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供大家参考。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1大师生活简朴,吃饭只求充饥,穿衣只求御寒。有人供养珍美的衣食,他不得已接受,转手就赠送别人;如果是普通物品,就交到库房,让大众共享。一次,大师要到扬州刻经处去印经,因为人地生疏,约高鹤年居士陪同。办完事回到上海,高鹤年要带他到海潮寺或玉佛寺挂单,大师不同意,对高鹤年说:“你的熟人太多,你陪我去,人家一定要客气办斋。你我都是苦人,何必苦中作乐,既花钱,又耗时。”高鹤年只得带大师找了一所最冷落的小庙住下来。
大师受请外出讲开示,由于年迈,腿脚不便,信众为他准备了轿子,他却从不肯坐,即使爬山也要驻着拐杖一步步走上去,他说自己是福薄之人,坐轿折福。一次,关絅之居士打佛七,请大师作开示,大师答应在早课时分讲开示。由于早课天还没亮,走山路困难,关居士赶在半夜过后,特地雇了轿子去接,半路却见迎面人影晃动,走近一看,大师正步行而来。大家一再恳请,大师仍坚决不肯坐轿。后来,关絅之居士请大师到家中应供,大师说只要买高粱馒头、炒豆腐渣两样即可。关居士无奈,只得在素斋席上另备这两样东西。
大师住上海太平寺时,一次,关居士去拜访,楼上楼下找不到他,最后在天井中找到了,原来他蹲在地上洗衣服。此时大师已经快七十了。在报国寺时,一次因为烧菜用的酱油稍好,他将明道师大加呵斥:“我等道力微薄,没本事利益别人,哪怕施主的一粒米,都无法消受,还吃什么好菜?”一旁的居士们看见大师如此自律,想着自己在家骄奢我慢的习气,惭愧得无地自容。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2潘斯濂(1820~1881年)字兆端,号莲舫,西樵百西村头村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成进士,选庶吉士,授职编修,充武英殿协修官、国史馆纂修官。后来辗转于山东、四川、浙江、沈阳等地任职。
早期,潘斯濂任江南道御史、京畿道御史、户部给事中等职务。御史和给事中虽然没有具体的行政职权,但是负责对官员的稽查考察,不仅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也可由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的权力,并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实质监督,也可在监察过程中对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因此甚为百官所忌惮,也常遭嫉恨。
潘斯濂生性耿直,心系民生疾苦,所写奏章直言不讳,因此常常冒犯高官显贵。
潘斯濂任江南道御史期间,上表奏疏,反映广东土匪强盗猖獗,并凑请朝廷饬令广东督抚迅速筹还桑园围被挪用为军饷的维修资金,因此得罪了当时在任的广东巡抚郭嵩焘。郭嵩焘看到慈禧太后的谕旨后,以为潘斯濂所奏是弹劾自己,立即上奏表达不满,说这是御史潘斯濂强加给他的“苛论”,要求朝廷对潘斯濂严加驳斥,并要挟慈禧太后说如果弹劾自己,宁愿辞职不干了。
即使如此,潘斯濂依然不改秉公办事的作风。1879年8月潘斯濂被调往东北沈阳担任奉天府府丞、兼提督学政。这时,奉天府前任府丞兼学政王家璧,因被吉林将军铭安上书弹劾,被降职三级,王家璧不服,向都察院提出上诉。朝廷谕令潘斯濂确查具奏。潘斯濂查明,吉林将军所奏确实有不当之处,但王某的行为基本属实,仍旧被降职。
潘斯濂担任光禄寺少卿、山东学政、奉天府丞兼学政期间,多次担任会试磨勘官、主考官,殿试及朝考的弥封官,不但对科举会试中的出题、评阅考卷等环节进行稽核检查,还负责对考官的选聘和考核。在封建科举年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旦通过科举取得功名,就意味着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因此,在科举考试中请托夹带等各种作弊行为屡见不鲜;贿买考官,打通关节,以谋求录取,亦是不胜枚举。
但是,潘斯濂在每场科举考试中都是廉洁奉公、抱令守律、慎独慎微。潘斯濂常常牢记曾任礼部尚书,并多次当过主考官的何文安公的教诲:“场中多一查弊之人,则多一作弊之人,故务挈其要领,不尚烦苛刻。”因此,潘斯濂在山东督学时,十分谨慎监督院试的发榜环节,要求批卷的考官要先列好名册,上报备案,然后发榜复试,发现入围者有异常可据此查处。
潘斯濂刚刚督学山东时,就非常恳切地告诫各位考生:“读书奉法,进无侥幸,居无武断。”潘斯濂不但教导考生考试要奉纪守法,不能心存侥幸,不要武断瞎猜,也严格督促考场丁役按章办事,严查违法贪渎行为。每场考试,他都终日威风凛凛地端坐在考院里,进行全程监督。
潘斯濂督学山东之初,遇到两个考官。他们向考生索取馈金未遂,竟截留考生的成绩不报,后事发受侦查,这两名考官连忙准备酒席求通融过关。潘斯濂怒斥其知法犯法,将两人立即解聘。
潘斯濂身体一向清瘦,担任山东学政后竭尽全力整顿科场漏弊,压制贪渎之风,保障科举考试在公平的环境下顺利完成。由于太过操劳,潘斯濂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其他人见状均引以为戒,考场夙弊为之一空。
1875年秋天,潘斯濂收到朝廷谕旨,以光禄寺少卿的身份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温忠翰担任副考官。两人刚到达四川,就有谣言传到总督府,说有两个考生与京城来的考官私通关节。四川总督对此事秘而不宣,默记心中。到了拆卷那天,他寸步不离,把所有试卷都查阅过,并没有这两名考生的名字,他才放心,笑着向两个考官说明原委。潘斯濂与温忠翰莫名惊诧,却始终想不出是谁诬告他们。
1879年8月,潘斯濂调任奉天府府丞、兼提督学政。这时在京城的一些八旗子弟,以修弟子礼之名,纷纷拿着礼物登门求见。潘斯濂猜到他们的用意,一一婉言拒绝。出山海关第二天,一个儒生打扮的人在驿站门前恭候行礼,要帮潘斯濂安排打点,说愿意伴随左右,保证学政大人奉天之行一路无忧。潘斯濂连忙吩咐随行人员将他严辞斥退。
辽东天寒地冻,潘斯濂的亲朋故友都为他身体担心,纷纷劝他找个借口推掉。潘斯濂却说:“择官而仕,非忠也。苟蒙简任,虽甚险远,安可辞?余年六十,素不习奔竞,今岂以晚岁改节?”好友为之叹服。潘斯濂这番肺腑之言,正是他一生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他一贯不善于为个人名利而奔走争竞,虽然知道前途险远,宁以病弱之躯趋之。这难道不是民族英雄所说的: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881年11月,正当潘斯濂完成辽宁锦州的督试任务打道回府时,途中感染风寒,最后在督学的任上,于天寒地冻的辽东之地,走完了他六十一岁的人生历程。
潘斯濂一生勤奋不怠,为国尽职尽忠、鞠躬尽瘁、而后已。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3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向来都很注重教育,而且乐于扶弱济贫,非常爱惜人才。
当时,饶州城里有一位很有才华的穷书生。一天,这个穷书生在衙门前等待求见范大人,不多时便见到了范仲淹。范仲淹从书生的谈吐中,发现这个书生很有才气,且有报国大志,也得知书生的生活极端贫困,连饭都没吃饱过一顿,家中毫无分文,但还想进京科考。
范仲淹很同情他的处境,也很欣赏他的才华和志向。于是他想出一个主意,叫随从拿出纸墨,令随从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去复刻欧阳询的碑帖,然后去京城售卖,这样每本可获几千钱。按当时的规定,这个碑刻是不可随便复刻的,但由于有范仲淹的手令,寺中和尚答应了书生的要求。
但是当时天色已晚,书生只好先去休息,准备第二天再复刻。不料,这一夜之间雷雨大作,响雷雨将石碑击得粉碎。穷书生只怨自己命运不佳。范仲淹也为此而叹惜,为了使穷书生不失科考的良机,便从自己微薄的俸禄中拿出些许银两来送给穷书生。穷书生含泪收下,赴京科考去了。
范仲淹一生都践行了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的名言。后人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表达对他高风亮节的敬佩。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4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宽容的智慧: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体现了宽容的魅力,闪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情感,教育需要宽容,更需要给宽容一个生存的空间,让宽容“复活”。俗语说:过犹不及,有时候制约太多、束缚太紧,反而不利于发展。
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5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中的一位,他四十三岁那年遭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掌握了政权。重耳即位后,对跟随他流亡的文武大臣分别封官赐赏,功劳大的封采邑,功劳小的也尊爵位,可偏偏忘掉了一个人,这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间一直跟随着重耳。当年重耳流亡路经卫国时,饿得实在受不住了,又找不到吃的,介子推便忍痛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煮汤吃。功劳这样大的人,重耳怎么会给忘记了呢?
原来,介子推在和重耳一块回到晋国都城绛都后,只朝见过一次重耳,以后便托病在家,编织草鞋,伺候老母。重耳封赏功臣时,别人都整天缠着重耳争赏赐,介子推却躲得远远的。他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曾劝他去见做了国君的重耳,介子推厌恶争功夺禄,他对母亲说:"晋文公得晋,是上天的意思。现在有的人争权夺利,真不知羞耻。我不敢贪天之功为已有,既不想官,又不想利,去见他干什么呢?我甘愿终身编织草鞋,奉养老母。"母亲见儿子态度这样坚决,品德这样高尚,便不再说什么了。母子二人商量了一下,介子推便背着老母亲上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境内),发誓终身隐居此地,再不出山。
后来,重耳经人提醒,想起了介子推,就派人四处寻找。得悉介子推在绵山隐居后,又亲自带人上绵山寻找。许多人找了好几天也没发现一点儿踪影。于是,有人建议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把介子推引出来,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和他母亲始终没有出来。火灭后才发现他们母子二人在一棵大树下,重耳十分伤感,下令在绵山为介子推建立祠庙,并传旨:把绵山之田收来的钱粮,统统作为介子推的供祭之用。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6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奏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至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决心打到金兀术的老窝。
这天,岳飞正和部将们计议出兵的事,南宋的投降派丞相秦桧促使宋高宗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火速回京。他要把岳飞骗回京城加以。
岳飞离京城临安不远了,突然对面来了几个校尉拦住岳飞说:“圣上有旨,命你在城外安歇,没有圣旨,不得进城。”
这天晚上,岳飞就住一座寺院里。想着胜利指日可待却不得不放弃大好战机,心中实在郁闷,夜不能寐,在院内踱步,望着满天星斗,连连摇头叹息。回到屋里,岳飞见墙上挂有古琴一张,伸手摘下来,定了定音,伏案弹奏起来。
秦桧岳飞计划的第一招是行刺。秦桧让人从监狱里提出一个身强力壮的囚,告诉他去城外刺杀一个奸细,事成之后,不仅可赦罪,还有嘉赏。
这个听说是刺杀奸细,又可免得赏,高高兴兴地出了城。秦桧的阴谋是:叫囚行事,免他罪,他必然卖命去干;待岳飞一,再把他抓起来灭口,神不知,鬼不觉,万无一失。秦桧一想到这,心里就美滋滋的,静等刺客的回音。
刺客来到那寺庙院内,藏在一棵老槐树后面。他听见岳飞在屋里叹气,就蹑手蹑脚来到了窗下,在岳飞转身摘古琴时,立刻闪身进了屋内,躲在屏风后面,提着气,踮着脚,向前移了几步,正要行刺,这时琴声响了,刺客马上把刀缩了回去。
岳飞手中的牛角琴拨,在琴弦上弹拨,琴声飞扬,或柔或刚,或紧或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高亢时,像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拼杀金兵;低沉时,像是感叹壮志未酬,忧国忧民……
刺客心想:“这是谁呢?如果是金人奸细,怎么能弹出这样好的琴呢?”他用一只眼睛从屏风的细缝中偷看:弹琴的人一身朝服,脸色白润,分明是中原人呀!
“管他是谁,趁他一心一意弹琴之机,我一刀结果了他!”刺客心一横,刚要下手,只听琴声突然停住了。刺客浑身的肉紧缩了一下,差一点把手里的刀落在地下。这时,只听岳飞长叹一声:“唉!何时收复旧山河啊!”琴声又陡然响起。刺客听了听,咦?这曲调为什么这样熟悉呢?这不是我爹谱作的《送军行》吗?
原来,这个刺客是郾城人,父亲是个有名的弹琴艺人,能作曲弹琴,在民间卖艺糊口。那年,金兵占了郾城。金兀术设宴庆功,把他父亲抓去弹琴助兴,他父亲不弹不奏,怒目而立,还在金兀术面前把琴弦全拨断了。金兀术气急败坏,命人把老人家打得遍体鳞伤,关在营中。岳飞到了郾城,打跑了金兵,救出了老艺人。老人家一高兴,就谱写了这首《送军行》的琴曲,到处弹奏,赞扬岳家军抗金。一天,岳元帅亲自来到家里,和老艺人一见如故。岳元帅请老艺人教他弹《送军行》……
刺客想着想着就落泪了。他的心被琴声卷走了,随着琴声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慷慨,忘了自己是来行刺的。“嘣”的一声,琴弦断了,岳飞默默站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我岳飞抗金大志未酬,何以报答父老乡亲!”刺客听到“岳飞”二字,钢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头“轰”的一下胀得斗大,一下子从屏风后面钻出来,叫了声:“岳元帅!”扑通跪倒在地,泪水哗地流了下来,涕泣着说:“岳元帅,我对不起您。”
岳飞被他吓了一跳,看着前面跪倒的人,便问:“你是谁?”刺客把行刺的事细说了出来。岳飞怒火冲天,双眉倒竖,大骂秦桧卖国投敌。他把刺客拉起来,安慰了一番,赠送了他一些银两,让他逃走。
秦桧想暗杀岳飞的阴谋就这样在岳飞的一曲琴声中破灭了。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7的母亲是一位寻常的小学教师,她的教育和无私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总理。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母亲总守在新闻前;而他,无论多忙,也记得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回家。总理曾动情的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不了的,她让我知道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国家”。
他到日本访问,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自己的母亲。一位日本老妇人说:“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温暖。
到美国访问时,他说:“母亲从小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这些,在他做了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叮嘱去做的。
在天津火车站,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慈爱的大手;在视察的路上,总理的手伸向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的母亲;在地震灾区,他情不自禁的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着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8华盛顿出生于一个拥有五千英亩土地的大地主家庭,但在他11岁时,年仅49岁的父亲去世了,这给他留下终生不能忘怀的悲痛,他暗暗发誓,要开辟自己的道路。在他20岁时,年仅34岁的世了,把照顾妻子儿女和打理公司担子都交给了年仅20岁的华盛顿,他凭着不屈不挠的刚毅精神,撑起一个崩溃的家庭。
在独立战争的岁月里,他率领的军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但他经过八年苦斗,迎来了胜利。被推举为第一任大总统后,他以自己的坦率真诚,深获人心;以他的知人善用,赢得优秀政治家的辅助,以他的超强判断力和高超的统御力,化解了各种分歧,成就了一个暂新的美国!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920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英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二战中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其超凡的智慧和人品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一个是英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发明了青霉素,被列为二战时期三大发明之一,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小时候都面临厄运。丘吉尔小时候不幸掉入粪池,幸亏有一农夫闻声赶来,跳入粪池将其救起,农夫就是弗莱明的父亲。而弗莱明家境穷苦,无法上学。丘吉尔的父亲为了报答农夫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作为英国议员的他把弗莱明带去上学,一直读到医学院毕业。
没有弗莱明父亲的奋不顾身,世界就少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国家领袖;没有丘吉尔父亲的感恩之举,人类就少了一位卓越的医学家和发明家。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10她出生在英国一座小城,父亲是杂货商,母亲做过裁缝。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萌发了对政治的热情。
进入中学后,她成了校辩论俱乐部成员,其口才和胆量令同龄姑娘望尘莫及。后来,为了有机会从政,她跳级报考牛津大学,因没有拉丁语及格证而被阻止。可她并没有放弃,从没学过这门语言的她,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以记硬背的方式,学完了别人需要5年来完成的课程,终于拿到打开牛津大门的钥匙。
在牛津大学里,她学业非常突出,而且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政治活动。由于她的献身精神,出色的工作和非凡的组织才能与雄辩口才,她成为牛津历史上第一位女保守党协会主席。至此,她才20岁出头。有了这一身份的她抓住一切机会,出席各种社交、演讲场合,名声大振,为她后来的从政打下坚实的基矗。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11赵小兰八岁随父母移民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2001年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内阁的华裔,同时也是内阁中的第一位亚裔妇女。
赵小兰姐妹六人人称“六朵金花”,其中有4 位毕业于哈佛大学。老布什总统曾在白宫接见过她们。老布什甚至对夫人芭芭拉说:“你可不可以向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请教一下,看看她究竟是如何教育孩子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赵小兰六姐妹总会听见旁人议论:“看,赵家怎么有这么多女儿?”在华裔文化中,一个家庭里都是女儿不是件好事,面对冷言冷语,母亲朱木兰鼓励孩子们要用行动证明他们是错的。长女赵小兰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长大以后一定要让父母为我们骄傲。
当有人问怎样获得成功时,赵小兰说:“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你可以得到所有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别人怎么说你并不重要。”赵小兰进入美国社会时,亚洲人在美国只占1% 的比例,白宫没有出现过亚裔美国人的身影,她是唯一一个亚裔,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但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父母亲及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坚持下来并获得了成功。
高风亮节的名人故事 篇122006年,世卫总干事选举揭晓,陈冯富珍高票当选,成为第一位当选联合国组织最高***的中国人。
陈冯富珍是香港屡建奇功的铁娘子。1994年,她担任香港卫生署署长,面对香港暴发的霍乱,她辛勤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发现了霍乱病原,疫情很快被扑灭。1997年,香港第一次暴发禽流感,她力排众议,提出对疫区活鸡全面扑杀,及时控制住了疫情。此举也成为日后世界各国控制禽流感的重要手段。2003年的非典期间,她果敢坚决,提出对于疫情集中暴发的社区实行隔离等一系列措施。为树立战胜非典的信心,她带头吃鸡肉。
担任香港卫生署署长,她先后成功应对了霍乱、禽流感和非典疫情的暴发,她的才干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赏识。
屡建奇功的陈冯富珍,她的第一份职业是教师,与医生或公共卫生领域毫不沾边,为了爱情,她弃文从医。当选世卫总干事后,她的丈夫决定提前退休,到日内瓦陪伴她,在工作和生活上支持她。
生活中,陈冯富珍优雅温婉,她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每次会见客人,从衣着到仪态,都会精心设计。平时待人亲切,无论工作多累,她总是面带笑容,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急需我国历史上关于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三个名人故事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本身就是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中,由于不肯向势力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吴晗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去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谈骨气》一文。?
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陈胜揭竿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成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领袖。?小小年纪就开始给地主家做长工了。可他人小志不小,人穷志不穷。 每每做苦役闲下来的时候,就一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就 该祖祖辈辈受苦受累?为什么财东游手好闲却享不尽荣华富贵?
关于抵制诱惑的名人事例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请列举古今名人抵御不良诱惑的故事。越短越好。
大禹禁酒——相传大禹的臣子仪狄发 明了酿酒,在当时酒可是新鲜东西, 做臣子的当然第一个就要奉献给王上 ,于是他就把酒拿给大禹喝了。大禹 品尝过后,感觉很好,十分高兴。可 是大禹立即意识到酒对人的巨大诱惑 力将不利于国家的统治,于是他什么 都没说,从此以后不仅自己不再饮酒 ,也禁止他人饮酒。而且还在政治上 提出了“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的预 见。后来夏商君主桀、纣被后人视为 以酒亡国的典型。
到了周初,周人明令禁酒。中国第一 个明令禁酒的人是周公,他认为臣民 犯上作乱、丧失道德以及夏、商以来 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灭亡,统统都是因 为饮酒过度造成的祸患。从“饮酒亡 国”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周公颁布《 酒诰》于天下,明令天下禁酒,只有 在祭祀时才能喝酒,凡聚众饮酒者, 一律处。而后来的历届朝廷都效仿 周公,发布长期的禁酒令。
孔子主动离开各国的昏庸无能之君——吃粗粮喝凉水,睡觉时弯着胳膊当 枕头,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 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足和尊贵,在我看 来犹如浮云一般;富贵不能*,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邦有道,贫且 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
孟子不为万钟而折腰——《鱼,我所 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 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庄子不去楚国做官——《庄子钓于濮 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 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 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 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 龟者,宁其为留骨而贵,宁 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柳下惠坐怀不乱——春秋鲁国柳下惠 夜宿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怕她受冻 ,用衣服裹住她抱坐了一夜,没有发 生不正当的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 系方面作风正派。
子罕拒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 罕。子罕拒绝接受。献玉的人说:“ 我已经拿给玉石匠人看了,匠人说这 是宝贝,所以我才敢把它送给您。”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 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 其宝。”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震拒贿——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 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 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 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 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 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 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 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 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 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 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 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 ?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 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 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
陶侃之母劝保持清廉——东晋西征大 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 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 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 原封未动让人退回,并附信一封:“ 你做县吏,送给我公物,不但不能使 我受益,还会增加我对你的担忧。” 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 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 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如何你是用自己的力量来孝养我 ,儿子你的工资足够给为娘买鱼吃了 ;相反,如果你是用公家的鱼给我, 那么,万一你“进去了”,我还能吃上 鱼吗?
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