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须换袍是什么意思呀-割须弃袍怎么读
1.割须断袍什么意思
2.割须换袍什么意思
割须断袍什么意思
割须断袍是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的意思。
一、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擎短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二、示例:
曹操“割须弃袍”的事迹广为流传。
三、解释:
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四、语法:
割须弃袍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五、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钟踩攻蜀未成,退守潼关,就改派曹洪、徐晃驻守潼关,才九天时间曹洪丢了潼关。曹操率军亲自攻打潼关,结果被马超打得大败,为了逃命,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须,丢掉自己的战袍,化装逃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六、割须断袍造句:
1、凉州兵势力虽然大大不如曹军,但是凉州骑兵勇猛善战,马超神勇无双,仅许褚勉强能与之匹敌,韩遂亦非庸才,杀得曹操割须断袍,狼狈之相不下?水、赤壁之败。
2、当时马超率领的十万西凉铁骑一阵猛冲就把曹操杀的是割须断袍,连曹操这种将军队的运用堪称登峰造极的军事大家,面对西凉铁骑的冲锋也只能狼狈逃窜。
3、曹操割须断袍而逃,吾弃钺丢马而走,岂不留人笑柄?
4、曹阿瞒割须断袍小说:汉末之群雄逐鹿。
5、东海龙王割须断袍,穿着一身睡衣就撒丫子狂奔,其速度就连刘翔本人也自愧不如.
6、割须断袍,一言以蔽之,就是让跟风盘追不上我也.
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割须换袍什么意思
割须换袍意思是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拼音:gē xū huàn páo。
注音:ㄍㄜㄒㄨㄏㄨㄢˋㄆㄠ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释意是马超于是让人大喊“那个留短胡须的人是曹操”。曹操听到后,立即扯下旗子的一角包住自己的下颌逃跑。
例子:请不要笑曹操割须换袍的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战败狼狈样。
感情:割须换袍是中性词。
繁体:割须换袍。
近义:袍笏登场、袍泽之谊。
袍笏登场: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袍泽之谊: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成语故事
割须换袍这个成语来自于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曹操和刘备在争霸中原。有一次,曹操出兵攻打刘备,刘备只好带兵撤退。可是,他的部下却因为马匹不足,无法全部撤离。
正当刘备愁眉不展时,谋士荀彧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刘备割须换袍。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把胡须剃掉,换上了一身平民百姓的衣服,成功地混入了百姓之中,逃脱了敌军的追捕。
刘备的部下对他的勇敢和智慧大为敬佩,纷纷表示要效忠于他。割须换袍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形容在战场上失败后狼狈逃跑的情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割须换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