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岭是什么职业

周岭是什么职业

如数家珍是个成语吗-如数家珍和侃侃而谈区别

周岭

周岭,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社长。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创业板研究会研究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中心(筹)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红学家、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处讲课或讲学;曾成功操作过中国境内资源性项目在北美上市及境外融资;曾受托管理、重组国内大型主板上市公司。

中文名:周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0

职业:红学家、编剧

毕业院校:淮北师范大学,杭州大学

主要成就:红学研究颇有造诣

代表作品:电视剧《红楼梦》(1987)编剧

人物简介

红学家周岭(1950-),著名红学家、编剧。

周岭先生说,《红楼梦》是他的挚爱,已经不可分割,一直感念《红楼梦》带给自己的一切,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希望为《红楼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参与了2007年北京卫视举办的红楼梦中人海选,并担任总决赛评委。自己是个兴趣广泛的人,90年代初开始下海从商,要经常往返于京港两地,在国内外都有投资项目,但《红楼梦》仍是自己的“梦”,在伟大瑰丽的《红楼梦》面前,任何人都是要肃然起敬的。

由此,我们理解了周岭先生在这次海选现场说的一句话:“红楼梦中人”海选“要打尽天下美女”,可见《红楼梦》之美在红学家心目中是无法撼动的。他们不仅是《红楼梦》的研究者,而且也是《红楼梦》的捍卫者。

随着“红楼梦中人”一路走来,周岭先生颇多感慨,他首先肯定了海选演员对于重拍这样一部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他说,其实87版电视剧的演员也是“海选”来的,只是当时没有现在的手段。如今通过电视、网络这样的大众传媒,既好看、好玩,又能发现人才。同时还将名著节目化了,这是时代赋予名著的新鲜活力。

人物经历

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名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淮北分校,后改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70年代末,考入了杭州大学(现在的浙江大学)中文系修读古典文学专业,在校期间,在导师蔡义江和刘操南的指导下写了很多有关红楼的文章,在红学界崭露头角。

1983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

1987年负责筹办红楼梦文化艺术展,担任总体设计。

1988年出访新加坡,担任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代表团秘书长。

1990年承担大型科研课题"曹雪芹与红楼梦"。1997年校注《红楼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6年担任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顾问。

2006年主编《红楼梦中人-红楼小百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相关信息:

2007年登录《百家讲坛》主讲《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已录制完毕,即将播出)。

周岭是《红楼梦》的研究者,而且也是《红楼梦》的捍卫者。

周岭出生在书香世家,他的家族中里曾经出过一个跟红学有渊源的人,这位他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人家曾是齐鲁文学院的院长,写过研究《红楼梦》的著作被收在《红楼书录》里,那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周岭小时候,听家人闲谈的话题很多都是关于《红楼梦》的,甚至表哥来家里找他玩,才那么点大的孩子,也会跟他讲某一段判词该怎么解。研读红楼变成了这个家族的世代传承

1981年,31岁的周岭带着论文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主持会议的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的两位副会长刘世德和胡文彬。周岭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发言,之前的发言都规定不能超过20分钟,但看过他论文的刘、胡二人特批他可以不受限。当天,他讲的是对贾元春判词的新解,讲完后,全场给予他长时间的热烈鼓掌,那一场演讲精彩让参加过会议的人在事隔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人物成就

当时周岭的编制是在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即现在淮北师范大学),其后就被调入了红楼梦研究所,开始从事专业的研究工作,但在他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创作,所以,当王扶林导演筹拍电视剧版《红楼梦》时,他就非常积极的参与了进来。

当年和周岭一起担任编剧的还有刘耕路和周雷,三个人的分工是:刘耕路负责1至40回(其中秦可卿那部分是周岭撰写);周雷负责41至80回,(其中有一部分由刘耕路撰写),周岭负责后40回和整个剧本的统一定稿。

很难把作为87版《红楼梦》编剧的周岭和作为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周岭联系到一起,但事实上,企业家才是他的正式身份,他曾经成功操作过中国境内资源性项目在北美上市及境外融资,也曾受托管理、重组国内大型主板上市公司,在商业领域的声名丝毫不比在红学界逊色。

在几十年前,周岭第一次读《红楼梦》时,便对其中的“水满则溢,月满则高,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不是人力所能常保”印象深刻,而其中传达出的哲理也早已让他烂熟于心。《红楼梦》里的众生相,还有那些哲理意味很强的诗词曲赋对他人生观的架构、心灵的调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读到懂的过程却很漫长,完全就是一个少年对这个世界的体验之旅。

周岭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在他的家族中已经出过一个研究红学的人,也许是对红学执着的热情血脉相传,研究《红楼梦》竟然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世代传承。1981年,31岁的周岭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他关于贾元春判词的理解,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随后,周岭就被调入了《红楼梦》研究所,开始从事专业的研究工作。当王扶林导演筹拍电视剧版《红楼梦》时,周岭作为编剧之一负责《红楼梦》后40回和整个剧本的统一定稿。

1985年,周岭跟随中央电视台到深圳拍摄专题片,采访对象是如今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就是这次机会,周岭认识了王石这个影响他下海从商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刚刚下海的老板们对于企业知识、文化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懂经济,还能说管理,不但通天文,还知晓地理,于是纷纷请他做顾问讲课,有时候头一天看的书,第二天就要讲,那段时间看的很多书都是从王石那拿来的。就这样,红学专家摇身一变又成为了企业界的宠儿。

然而这些并不是周岭想要的,自己没有做过企业,给人讲课怎么能说清楚做企业的方法?1992年,周岭终于决定辞去研究所的职务,南下海南组建公司,进行防盗系统的电子产品开发,也无例外地卷入了当时的房地产热潮。“那时炒地根本不需要钱,你卖给我,我卖给他,只是倒一下手而已。”说起当年的炒房经历,周岭记忆犹新。“最快的一次,一个星期签了两份合同,上家的钱还没付,下家的款已经到账了。”

然而,这中间却不都是一帆风顺。1993年,周岭投入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然而突然之间整个海南的房地产戛然而止,周岭被套牢了。因为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周岭一直在等待经济政策的改观,没有料到,这一等就是一年。随着炒房的热潮渐渐退去,直到现在他手里还有还没抛出去的地。

一个奇怪的人

2006年9月,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启动,这场号称“要打尽天下美女”的活动在当年的电视屏幕刮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狂风,一夜之间参赛选手红遍大江南北,同时被人记住的还有评委席上的评委。

“分付东风莫浪吹,葬花溪畔浣花迟。前身合是潇湘月,洒向人间知不知。”像如此文采斐然的评判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他对《红楼梦》更是如数家珍,对选手循循善诱,独到的见解和侃侃而谈的大将风度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位评委便是周岭。

周岭自己也承认,很多事情他都有兴趣,但不一定在每个领域都能成功。“有一段时间看起来也挺成功,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可以做这样一件事,过一段时间失败了,又觉得可能不是这块料,干脆找个别的试试,以前那个丢掉算了。”

离开海南,周岭去了新加坡在那做起了电子产品,在他看来,那是一段教训比经验多的日子,高科技的饭并不好吃,不久周岭便放弃了。之后,离开新加坡到了加拿大。在一场资源与资本市场峰会上,周岭被能源产业吸引住了,在那他认识了很多能源企业的负责人,还拜访了加拿大皇家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当时最大的证券公司总裁短短三年的时间,周岭在加拿大买了房,买了车,随即便是移民,但这个时候他改变了主意。

回国后,周岭说服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业和他合作,他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寻找石油、天然气、铜矿他想要推动境内可以对外合作的项目境外借壳上市,融资计划已经全盘出路,却最终因难以说明的原因中途夭折。

周岭说自己不是一个会吃回头草的人,既然做了,就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在香港,周岭与人合作成了上市公司辛康海联,这便是后来的南海石油。对于后来的那场突如其来的股灾,周岭坦言“我知道一些原因,但是这些原因不是单一的,有美国基金的阻击,有香港某些人的恶意动作,也有我自己的疏忽大意。”

将近14个亿瞬间灰飞烟灭,没有人能够无动于衷。南海石油重新开盘的那天,周岭是所有人中最忐忑不安的一个,尽管在以后的日子,南海石油的股价升升降降,但这些在周岭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股市规律。这次重创周岭并不完全认为是坏事,至少,把他内心积累的对于股票是否会暴跌的担心全部释放了,自此他再没有了任何担心。

与菲律宾能源部长签订7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勘探协议;在英国投资迄今为止华人投入的最大的电子产品工厂;成为方略投资有点公司董事长以后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周岭从容淡定去面对。

“我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既是做企业的人,又是做投资的人,又是文人。”周岭曾这样评价自己。

像熊一样做好减法

即使在商界,《红楼梦》也没有离开过周岭的生活。在香港,大大小小的聚会上,大家都会逼着周岭谈《红楼梦》。“和很多国内的企业家在一起的时候,本来是谈业务,可话题不知怎么就会转到《红楼梦》上去了。”

2008年,周岭登上了央视《百家讲坛》,成为继刘心武、周汝昌、王蒙、冯其庸之后登录《百家讲坛》讲红楼的第5位主讲人。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对周岭的喜欢与钦佩,更有网友留对联评价周岭的讲演为“引经据典数处,挥洒自如有余。横批‘最脱稿先生’”。

在周岭看来《红楼梦》会给他一种特殊的感觉,这让他想起了一个形象——狗熊,这是他自嘲的说法。“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事,有点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扔一个再掰一个,但狗熊是大智慧。如果所有掰下的棒子都不仍,内存就不够了,如果所有掰下的棒子都扔了,最后就一无所获。他最后不是还夹了一根吗?”

周岭终于开始像狗熊一样做减法了,他开始改变自己凡事必亲自过问的习惯,把公司交给一群年轻人打理,自己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和《红楼梦》有关的事情。12期的《百家讲坛》,录制最后两集的时候正值周岭上海的公司准备在加拿大上市,彻夜开会,早上8点30上床已经无法入眠,躺了不久便去录节目。

有一个故事:日本人问英国人:“你们音箱做得特别好,但为什么我们把所有参数都抄下来做,听起来就没有那么好呢?”英国人回答他:“因为我们的工程师都是音乐家。”做文化和做企业没有太大区别,做到最后都是在艺术,比的只是一个境界。

离开红学圈很多年,周岭并没有丢掉什么,当他回来后,依然被认可。虽然不管作为企业家还是红学家,周岭并不是最出众的,然而,可以时髦地说,他是红学界最会做生意的,是企业界最懂红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