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什么意思-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1.黜陟怎么读什么意思
2.晋书 王戎传 翻译
3.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也有考核的,他们的考核称为什么?
4.读懂《尚书》:舜的故事
黜陟怎么读什么意思
黜陟,读音为chù zhì,意思是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一、词语在古文中的引用
《书·周官》: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后汉书·韦义传》:(韦义)数上书顺帝,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征集名儒,大定其制。
《加证道孝德尊号大赦文》:鳏寡孕独乏绝都,量加赈给。三载黜陟,百王令典。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公政府官皆听政长黜陟。
二、相关的官吏升迁的成语
1、扶摇直上: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yáo zhí shàng,原义是暴风自下急遽的盘旋而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志;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2、不次之迁: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cì zhī qiān,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3、出幽迁乔: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 yōu qiān qiáo,意思是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出自《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三、相关的官员降级的成语
罢黜:汉语成语,拼音是bà chù,释义是废除排斥。罢免,去官。曾巩《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罢黜异端,推明极孝。”
黜陟的例句:
1、设官分职,惟德是用,进退黜陟,不可忽视。
2、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3、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4、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5、赵启霖着即行革职,以示惩做,朝廷赏罚黜陟,一秉大公。
6、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7、“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8、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9、又开具元符三年臣僚上章疏者的姓名,区分邪正,各有上中下三等,分别予以黜陟。
10、清代职方“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核过以待赏罚黜陟”。
晋书 王戎传 翻译
卷四十三
列传第十三
山涛 王戎 郭舒 乐广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父曜,宛句令。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
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邪!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邪!”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遂隐身不交世务。
与宣穆后有中表亲,是以见景帝。帝曰:“吕望欲仕邪?”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文帝与涛书曰:“足下在事清明,雅操迈时。念多所乏,今致钱二十万、谷二百斛。”魏帝尝赐景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
晚与尚书和逌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迁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以本官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邺。
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典统别营。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武帝受禅,以涛守大鸿胪,护送陈留王诣邺。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转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
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会遭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诏曰:“吾所共致化者,官人之职是也。方今风欲陵迟,人心进动,宜崇明好恶,镇以退让。山太常虽尚居谅暗,情在难夺,方今务殷,何得遂其志邪!其以涛为吏部尚书。”涛辞以丧病,章表恳切。会元皇后崩,遂扶兴还洛。逼迫诏命,自力就职。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
咸宁初,转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固辞以老疾,上表陈情。章表数十上,久不摄职,为左丞白褒所奏。帝曰:“涛以病自闻,但不听之耳。使涛坐执铨衡则可,何必上下邪!不得有所问。”涛不自安,表谢曰:“古之王道,正直而已。陛下不可以一老臣为加曲私,臣亦何必屡陈日月。乞如所表,以章典刑。”帝再手诏曰:“白褒奏君甚妄,所以不即推,直不喜凶赫耳。君之明度,岂当介意邪!便当摄职,令断章表也。”涛志必欲退,因发从弟妇丧,辄还外舍。诏曰:“山仆射近日暂出,遂以微苦未还,岂吾侧席之意。其遣丞掾奉诏谕旨,若体力故未平康者,便以舆车舆还寺舍。”涛辞不获已,乃起视事。
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曰:“臣年垂八十,救命旦夕,若有毫末之益,岂遗力于圣时,迫以老耄,不复任事。今四海休息,天下思化,从而静之,百姓自正。但当崇风尚教以敦之耳,陛下亦复何事。臣耳目聋瞑,不能自励。君臣父子,其间无文,是以直陈愚情,乞听所请。”乃免冠徒跣,上还印绶。诏曰:“天下事广,加吴土初平,凡百草创,当共尽意化之。君不深识往心而以小疾求退,岂所望于君邪!朕犹侧席,未得垂拱,君亦何得高尚其事乎!当崇至公,勿复为虚饰之烦。”涛苦表请退,诏又不许。尚书令卫瓘奏:“涛以微苦,久不视职。手诏频烦,犹未顺旨。参议以为无专节之尚,违在公之义。若实沈笃,亦不宜居位。可免涛官。”中诏瓘曰:“涛以德素为朝之望,而常深退让,至于恳切。故比有诏,欲必夺其志,以匡辅不逮。主者既不思明诏旨,而反深加诋案。亏崇贤之风,以重吾不德,何以示远近邪!”涛不得已,又起视事。
太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涛以老疾固辞,手诏曰:“君以道德为世模表,况自先帝识君远意。吾将倚君以穆风俗,何乃欲舍远朝政,独高其志耶!吾之至怀故不足以喻乎,何来言至恳切也。且当以时自力,深副至望。君不降志,朕不安席。”涛又上表固让,不许。
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能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
后拜司徒,涛复固让。”诏曰:“郡年耆德茂,朝之硕老,是以授君台辅之位。而远崇克让,至于反覆,良用于邑。君当终始朝政,翼辅朕躬。”涛又表曰:“臣事天朝三十余年,卒无毫厘以崇大化。陛下私臣无已,猥授三司。臣闻德薄位高,力少任重,上有折足之凶,下有庙门之咎,愿陛下垂累世之恩,乞臣骸骨。诏曰:“君翼赞朝政,保乂皇家,匡佐之勋,朕所倚赖。司徒之职,实掌帮教,故用敬授,以答群望。岂宜冲让以自抑损邪!”已敕断章表,使者乃卧加章绶。涛曰:“垂没之人,岂可污官府乎!”舆疾归家。以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蜜印紫绶,侍中貂蝉,新沓伯蜜印青朱绶,祭以太牢,谥曰康。将葬,赐钱四十万、布百匹。左长史范晷等上言:“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帝为之立室。
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曰:“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有五子:该、淳、允、谟、简。
该字伯伦,嗣父爵,仕至并州刺史、太子左率,赠长水校尉。该子玮字彦祖,翊军校尉。次子世回,吏部郎、散骑常侍。淳字子玄,不仕,允字叔真,奉车都尉,并少尪病,形甚短小,而聪敏过人。武帝闻而欲见之,涛不敢辞,以问于允。允自以尪陋,不肯行。涛以为胜己,乃表曰:“臣二子尪病,宜绝人事,不敢受诏。”谟字季长,明惠有才智,官至司空掾。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氵市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征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征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举鞭问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子遐。
遐字彦林,为余姚令。时江左初基,法禁宽弛,豪族多挟藏户口,以为私附。遐绳以峻法,到县八旬,出口万余。县人虞喜以藏户当弃市,遐欲绳喜。诸豪强莫不切齿于遐,言于执事,以喜有高节,不宜屈辱。又以遐辄造县舍,遂陷其罪。遐与会稽内史何充笺:“乞留百日,穷翦捕逃,退而就罪,无恨也。”充申理,不能得。竟坐免官。后为东阳太守,为政严猛。康帝诏曰:“东阳顷来竟囚,每多入重。岂郡多罪人,将捶楚所求,莫能自固邪!”遐处之自若,郡境肃然。卒于官。
史臣曰:若夫居官以洁其务,欲以启天下之方,事亲以终其身,将以劝天下之俗,非山公之具美,其孰能与于此者哉!自东京丧乱,吏曹湮灭,西园有三公之钱,蒲陶有一州之任,贪饕方驾,寺署斯满。时移三代,世历九王,拜谢私庭,此焉成俗。若乃余风稍殄,理或可言。委以铨综,则群情自抑;通乎鱼水,则专用生疑。将矫前失,归诸后正,惠绝臣名,恩驰天口,世称《山公启事》者,岂斯之谓欤!若卢子家之前代,何足算也。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为人短小,任率不修威仪,善发谈端,赏其要会。朝贤尝上巳礻契洛,或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其为识鉴者所赏如此。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袭父爵,辟相国掾,历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坐遣吏修园宅,应免官,诏以赎论。迁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受诏伐吴。戎遣参军罗尚、刘乔领前锋,进攻武昌,吴将杨雍、孙述、江夏太守刘朗各率众诣戎降。戎督大军临江,吴牙门将孟泰以蕲春、邾二县降。吴平,进爵安丰侯,增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戎渡江,绥慰新附,宣扬威惠。吴光禄勋石伟方直,不容皓朝,称疾归家。戎嘉其清节,表荐之。诏拜伟为议郎,以二千石禄终其身。荆土悦服。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裴頠往吊之,谓人曰:“若使一恸能伤人,浚冲不免灭性之讥也。”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杨骏执政,拜太子太傅。骏诛之后,东安公繇专断刑赏,威震外内。戎诫繇曰:“大事之后,宜深远之。”繇不从,果得罪。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给恩信五十人。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戎始为甲午制,凡选举皆先治百姓,然后授用。司隶傅咸奏戎,曰:“《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今内外群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戎与贾、郭通亲,竟得不坐。寻转司徒。以王政将圮,苟媚取容,属愍怀太子之废,竟无一言匡谏。
裴頠,戎之婿也,頠诛,戎坐免官。齐王冏起义,孙秀禄戎于城内,赵王伦子欲取戎为军司。博士王繇曰:“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乃止。惠帝反宫,以戎为尚书令。既而河间王颙遣使就说成都王颖,将诛齐王冏。檄书至,冏谓戎曰:“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戎曰:“公首举义众,匡定大业,开辟以来,未始有也。然论功报尝,不及有劳,朝野失望,人怀贰志。今二王带甲百万,其锋不可当,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权崇让,此求安之计也。”冏谋臣葛CM怒曰:“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于是百官震悚,戎伪药发堕厕,得不及祸。
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采。间乘小马,从便门而出游,见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辄避之。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頠,贷钱数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从子将婚,戎遣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其后从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戎复诣邺,随帝还洛阳。车驾之西迁也,戎出奔于郏。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时召亲宾,欢娱永日。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曰元。
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谓裴頠拙于用长,荀勖工于用短,陈道宁纟畟纟畟如束长竿。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尝先见如此。尝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畅于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阮云亡,吾便为时之所羁绁。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初,孙秀为琅邪郡吏,求品于乡议。戎从弟衍将不许,戎劝品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诛,而戎、衍获济焉。
子万,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穅,而肥愈甚。年十九卒。有庶子兴,戎所不齿。以从弟阳平太守愔子为嗣。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父乂,为平北将军,常有公事,使行人列上,不时报。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泰始八年,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衍初好论从横之术,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不就,于是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尝因宴集,为族人所怒,举?累掷其面。衍初无言,引王导共载而去。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照,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舍之。数年之间,家资罄尽,出就洛城西田园而居焉。后为太子舍人,还尚书郎。出补元城令,终日清谈,而县务亦理。入为中庶子、黄门侍郎。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为非,著论以讥之,而衍处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好干预人事,衍患之而不能禁。时有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师大侠也,郭氏素惮也。衍谓郭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不可。”郭氏为之小损。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后历北军中候、中领军、尚书令。女为愍怀太子妃,太子为贾后所诬,衍惧祸,自表离婚。贾后既废,有司奏衍,曰:“衍与司徒梁王肜书,写呈皇太子手与妃及衍书,陈见诬见状。肜等伏读,辞旨恳恻。衍备位大臣,应以议责也。太子被诬得罪,衍不能守善道,即求离婚。得太子手书,隐蔽不出。志在苟免,无忠蹇之操。宜加显责,以厉臣节。可禁锢终身。”从之。
衍素轻赵王伦之为人。及伦篡位,衍阳狂斫婢以自免。及伦诛,拜河南尹,转尚书,又为中书令。时齐王乂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以病去官。成都王颖以衍为中军师,累迁尚书仆射,领吏部,后拜尚书令、司空、司徒。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
及石勒、王弥寇京师,以衍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假黄钺以距之。衍使前将军曹武、左卫将军王景等击贼,退之,获其辎重。迁太尉,尚书令如故。封武陵侯,辞封不受。时洛阳危逼,多欲迁都以避其难,而衍独卖车牛以安众心。
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也有考核的,他们的考核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考核称为考绩。
1、第一层意思是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
2、第二层意思是考绩的记录。
如:唐代官员考核指标:
一、是标准明确、分类考核。唐代官吏考核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职务分类标准。通用标准是“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释义:“德义有闻”,即德高望重;“清慎明著”,即清廉、谨慎;“公平可称”,即断事公平;“恪勤匪懈”,即勤劳不懈。
这是对所有官吏的共同要求。唐代把政治、经济、司法、军事、宗教等各方面官吏的职责分为二十七类,作为对各种不同官吏职责的职务分类标准是“二十七最”,这实际上制订出了每一类官职的考课标准,用以考核各类官吏的才能,较之前代唐朝的考绩制度甚为详备。
二、是德才结合、等级分明。唐代把考绩的优劣、好差划分为九等。
三、是范围广泛、量化考核。唐代的考绩范围广泛全面,对九品以外的流外官也都制定了考核标准。这样按品行才能功过分为四等来考核。
扩展资料:
古绩如何将选贤任能的宗旨落到实处,就需要在管理环节通过考核、奖惩、监察等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制度营造能上能下、各尽其能的政治生态。
首先,考核是察贤否、明功过的制度措施,也是整顿吏治的重要方式。在秦汉官制建立后,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升降成为定制。在官员履职一段时间后(一年、三年、六年、九年)由上级或专门人员和机构对其政绩、功过和德行进行考核,分出优劣等级加以奖惩黜陟。
考核是识别官员行为善恶、能力大小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作为对官员升降去留的直接依据。
其次,奖惩制度具有有功必赏形成激励、有过必罚形成震慑的作用,是否客观公正、赏罚分明、严格执行,关系到整个官僚群体的人心向背。
明清时期,对官员惩处有“公罪”和“私罪”之分,工作中的过失错误称为公罪,主观故意犯错或犯罪称为私罪,公罪从宽、私罪从严。
公职人员一心为公做事,由于受各种条件环境的限制难免有失误甚至错误,有时事情虽比较大,但从其发生原因上讲有可宽恕处。
但公职人员一旦以公谋私,违法乱纪,虽然有时事情危害比较小,但也绝不能姑息养奸,只有这样,那些努力工作的官员才会得到宽容保护并勇于做事,那些营私为奸之人受到严厉惩处从而抑制以权谋私之风,这样的管理制度才更加公正。
再次,监察制度具有监督、检察、弹劾、惩戒和教育的功效,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的制度利剑。古代监察制度遵循“钳制关系”而设置,即监察与行政分属两套吏制系统,同体而异事,共同服务于大一统政体。
古代监察制度发挥功效主要依赖于:监察权相对独立,对最高统治者负责,监督纠察不受行政干扰和掣肘;监察官依法以弹劾纠错为职要,威震百官;监察有体系化、组织化、法律化的趋势,与执法、司法部门相互衔接、相互制衡。
监察官必须具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相应的业务能力,其选拔、任用和升降有相应的制度法律规定,确保监察官有威、有为、有畏;监察官权重位卑,设置精微,有利于发挥大小相制、内外相维的作用。
百度百科——考绩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古代民意评官有用吗?唐代对官员量化考核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中国古代官制如何选贤任能?
读懂《尚书》:舜的故事
《尧典》的第二部分,讲尧禅让天下给舜,以及舜的功绩。通行版本如《尚书正义》和《书集传》,都把这篇单独分出来,作为《舜典》。
舜的发迹,首先是因为他的孝。
舜因为孝而知名,被大臣举荐给尧,大臣是这样讲他的情况:
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后来,《孟子》书里讲这个故事,更为详细:
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
孟子说,舜的父母叫舜修理粮仓,等他爬上仓后,拿掉了,瞽瞍放火烧粮仓,想把舜烧。又曾叫舜淘井,舜已经逃出了井,瞽瞍不知道,随即就填井,想把舜埋在井里。象说:‘谋害舜都是我的功劳。害了他,他的牛羊归父母,粮食归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弓归我,让两个嫂嫂替我整理床铺。’象得意洋洋走进了舜的住房,不料见到的是,舜正悠闲地在床上弹琴。象赶忙掩饰说:‘我可想念你啦!’舜说:‘我惦念着这些臣仆,希望你来帮我管理。’”
尧也听说过舜的故事,有人推荐了,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考察他的治家能力,发现这个人可以,于是又进一步让他处理政务,考察他的能力。
舜接受了那些考验呢?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
舜诚心诚意地推行德教,教导臣民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五典,也有另一种解释)指导自己的行动,臣民都能听从这种教导而不违背。然后又让舜统领百官,百官都服从命令,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又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使诸侯们都能和睦相处。最后让舜进入山麓的森林中,经受风雨的考验,舜在烈风雷雨中也不迷失方向。
于是尧说:“来吧!舜啊。你谋事周到,提的意见也都十分正确,你的确取得不少成绩,经过三年考验,你现在可以登上天子的大位了。”舜以为自己的德行尚差,推让不愿就位。后来,终于接受了命令,登上了王位。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正月初一这天,在尧的太庙举行禅位典礼,舜接受了天子的大命。舜登上王位之后,便考察了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接着就举行了祭天的大典,把继位之事报告给上帝,然后又精心诚意地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收集起了诸侯的信圭,择定吉月吉日,召见四方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把信圭颁发给他们。
舜执政期间,做了哪些事呢?
首先是建立了定期出巡的制度,统一度量衡,祭祀四岳,制定了朝廷礼仪。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贽。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里讲他四方巡守,统一度量衡,拜祭四岳,以及制定礼制的情况。
大家看,这些事情,是不是有点类似于秦皇汉武的做法?所以有人怀疑是汉代人写的。
其次是把天下划分十二州,然后疏导河流: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
第三是制定了法律、刑法: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他惩罚,是在当事人的衣服、鞋帽上,画不同颜色的图象,作为主刑,叫做象刑,就是象征之刑。以流放之法宽宥犯罪以代替五刑,以鞭笞为办理公事而犯错误者所用之刑,以榎楚为不服从教育者所用之刑;可以用金来做赎刑,就是对不够格进行处罚的人,罚金代替。这一点,是春秋之后才有的,也是判定此文时代的一个材料。
凡过失造成不幸灾害,可直赦之。有恃而犯,且始终怙恶不悛,就加重刑罚。最后,舜还交代:“敬慎呵!敬慎呵!要忧恤刑法,严酷会伤害人呵!”
第四是处罚了四凶:共工、驩兜、鲧,战胜三苗。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于是流放共工到幽州,流放驩兜到崇山,窜逐三苗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而后来在那裹了。判处了道四罪,普天下都心服了。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舜摄政28年之后,尧去世了,百姓很伤心,守丧3年,人们不听音乐,四海之民都停止了音乐娱乐活动。
在这28年间,舜的地位,他和尧的关系,古代人不太理解。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里尧、舜就是什么关系?这里没有说尧退休了,做太上皇。经学家为了说清楚,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就说舜作为摄政王。
直到西方社会的历史为我们熟悉后,才知道,人类历史早期部落时代,曾经存在一种“双王制”。大家知道斯巴达三百壮士,国王列奥尼达,就是当时双王之一。对比下来,可能中国古代也有过这种“双王制”。
还有藏传佛教,大家知道一个、一个班禅,两个都是最高宗教领袖,并行不悖。这也可以作为参考,来理解尧和舜的关系。
尧和舜的事迹,我们既不能当作完全真的史实来看待,但也不能说这就是空穴来风,还是有一些历史的影子的。
尧后,舜就正式成为独一无二的天子了,也开始一番作为。他在正月上旬选择吉日,祭告于文祖的庙堂,然后询谋政事于四岳,广开四方之门,招天下贤俊,广开言路。他提出施政理念:
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他告诉十二州的长官说:“王政以食为首,农事以时为先,能安抚远方者,首先要能安抚近处的,惇厚德行,信任善人,远离巧佞之人,就能使四方蛮夷之族受感动而相率归服了。”
接下来,是舜来选拔、任命官员了。先是选了禹,就是治水的大禹。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舜对四岳说:“谁能奋发有为以光大帝业,就使他统领百官,辅相我管理政事,顺成各类庶政?”四岳和群臣都说:“用伯禹作司空,很好。”帝舜说:“好吧!”就对禹说:“你平水土有功,干这个工作,要很好地勤勉呀!”禹即下拜稽首,推让给稷、契或皋陶来担任。帝舜说:“哦,还是你去担任吧。”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然后是弃,是农业部长。帝舜说:“弃!庶民久陷饥荒中,你去担任主管农政的稷官,引导民众播植百谷粮食的工作。”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契,相当于精神文明办主任,帝舜说:“契!现在人民之间不亲睦,父、母、兄、弟、子女之间五常之教也不讲究,你去担任司徒,虔敬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但要以宽柔的精神施教,不要推行得迫促严峻,人民是乐于接受的。”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皋陶,是大法官、司法部长兼总司令,兼掌军事和刑狱之职,叫做“士”。帝舜说:“皋陶,现在外则有蛮夷侵乱中国,内则有群贼行攻劫、盗窃奸宄之事。你去担任兼掌军事和刑狱的士之官职。五刑,都有人承服其刑者。服这五种刑要就三个不同的地方进行:大刑用甲兵、斧钺行于原野,中刑刀锯、钻笮,在市场上,公开进行;小的刑鞭(官刑)扑(教刑)分别行于朝堂。还有由五刑宽宥施行的五种流刑,都要安置住所。五种流刑的住所按距离分为居远、居远近之中、居近三等。断狱判刑一定要明察才能平允,才能罚当其罪而使受刑者信服。”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垂,是工业部、建设部的部长。帝舜说:“谁能主管好我的百工职事?”群臣都说:“用垂呀!”帝舜说:“好吧!”就对垂说:“任命你担任共工之官。”垂下拜稽首,推让给殳、斯和伯与三人(或以殳斨为一人)。帝舜对垂说:“噢!往就官位吧,你行。”?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益,是国土资源部部长,掌管山川湖泊草木鸟兽。帝舜说:“谁能顺时管理我的山泽草木鸟兽之政(亦即林牧副渔之政)?”群臣都说:“用益呀!”帝舜说:“好吧!”就对益说:“任命你担任我的掌管山泽的虞官。”益下拜稽首,推让给朱、虎、熊、罴诸人(也有一说:朱虎、熊罴)。帝舜说:“噢!往就官位吧,你行。”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伯夷,相当于宣传部和外交部,掌管各种内外的礼仪。帝舜说:“告四岳,有谁能主持我的三礼之政四岳和群臣都说:”伯夷可任此官。“帝舜说:“好吧!”就对伯夷说:“任命你担任礼政之官,叫秩宗,不论早晚,都要虔敬祀典,主持礼政要奉祀宗庙鬼神以及敷布政教,只有敬畏才能正直,只有正直才才能清明。”伯夷下拜稽首,推让给夔、龙二人。帝舜说:“噢!你好好去干吧。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夔,就是教育部长了。帝舜说:“夔,任命你担任主管乐政之官。教导国子中的胄子,天子、诸侯的嫡长子,要把他们教育得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又能严肃,刚直而不苛虐,宽大简略而不傲慢。运用诗教涵养他们高尚志节情操,运用歌咏以宣畅诗中所言所寄以使之感善。而歌咏则需要宫商角徵羽五声以成歌,亦即五声依歌咏的需要严,而逞用之。而五声的音高要用六律律管来确定,即由律成调以和声。做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之音和谐地演奏,不扰乱诸音旋律。这种和谐的旋律,用之于神则神和,用之于人则人和了。
夔也比较自信,说:“我按音律有轻有重地拊击石盘,发为乐歌,连百兽都受感动,率而起舞了。”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龙的职能相当于宣传部。帝舜说:“龙!我憎恶那些爱讲谗言的人和殄绝伤害善人之事。这些人能混淆黑白以耸动我众,我欲遏绝这些坏人。特任命你作纳言之宫,替我早晚掌管出纳命令政教,必须信实不误,做到令出则万民信服,遏绝上面这些坏行。”
这样,他新任命了九位官员,原有十三位,共二十二位朝臣,帝舜一并告诫他们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帝舜说:“告汝二十二人(四岳一人,十二牧十二人,此处任命九官九人),敬重你们所膺受的重任,各尽其职,完成你们所膺受的上天的事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而后每三年进行一次考续喜经过三次考演,.将黜退其没有成绩的,晋升其有功劳的,使国家庶政都振兴起来。后将又不服的三苗遗民迁一部分到北方去。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
舜年三十岁时被尧征用,摄帝位三十年,即帝位又五十年,而后方(升遐、升天)去。
《尚书》同样没有交代舜的出身背景。如果按照字面理解,那么舜可能是出身平民,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史记》也给舜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家族: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说他是黄帝的七世孙。虽然是出身庶人,但有着高贵的血统,所以有种种事迹,就不奇怪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