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危如累卵

2.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

3.胎教成语故事

4.固若金汤对危如什么卵那个字怎么读

5.一分钟成语故事

文言文危如累卵

危如累卵的成语故事-危如累卵打一动物

1. 文言文危如累卵

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

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候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

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令其宗庙不祓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

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

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

又令人告厘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

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厘负羁之闾者七百馀家。此礼之所用也。

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故曰: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

(《韩非子 十过》。

2. 文言文 危如累卵的典故,要具体的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示例 《梁书·侯景传》:“复言仆'众不足以自强,~'。” 近义词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反义词 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固若金汤 典故 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 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

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 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荀息见到 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 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

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 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

荀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荀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大王,弥造九层高台,弄 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

3. 文言文 危如累卵的译文

晋灵公命人为他花费千金,建造一座供游赏的九层高台,并对左右下令说:“谁敢谏阻,定 斩不饶!”

荀息上书求见,灵公让卫士们张弓搭箭,然后召见了荀息。荀息故意说:“大王,我不敢来 劝说您,我是来为您消愁解闷的,我能把十二枚棋子垒起来,上面再加置九颗鸡蛋。”灵 公一听高兴地说:“那你就为我演试一下吧!”

荀息一本正经,专心致志地表演起来。先把十二枚棋子垒在下边,再把九颗鸡蛋垒在上面。 灵公左右的人都很担心,屏住了呼吸,灵公自己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连声说:“好险哪! 好险哪!

这时荀息说:“这不算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灵公便说:“那就快让我见识见识。 ”荀息这才严肃地说:“大王要筑九层高台,没有三年不成。三年之中,百姓来服役,男人 不耕田,女人不织布,弄得钱财耗尽,国库空虚。邻国将乘机侵略,我们就会山河破碎,国 破家亡。到那时候,您站在九层高台之上,又能观望到什么呢?”

灵公听了说:“筑台的后果如此不堪设想,这是我的过错!”于是下令停止筑台。

4. 危如累卵的意思是

危如累卵 拼 音 wēi rú lěi luǎn 解 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又作:“危于累卵”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示 例 《梁书·侯景传》:“复言仆'众不足以自强,'.” 近义词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反义词 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固若金汤 典 故 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书佳也.” 释 义 “ 卵”:蛋.“累”:垒,危险得象垒起来的蛋.形容危险到了极点. 出 处 《史记·范雎列传》 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 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荀息见到 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 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荀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荀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大王,弥造九层高台,弄 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

5. 求关于“危如累卵”典故的介绍

在“危如累卵”这个典故中,荀息为了说服晋灵公,把十二个什么东西垒起来,又在上面放了九个?棋子!典故 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书佳也.” 释义“卵”;蛋.“累”,垒,危险得象垒起来的蛋,形容危险到了极点.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 大臣苟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苟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苟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苟息见到 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 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晋灵公听了,便叫苟息表演.苟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 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苟息慢条斯理他 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苟息说:“大王,弥造九层高台,弄 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 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梧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 高台的工程.出处《史记·范睢列传》。

6. 一发千钧文言文

出 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成语故事 汉景帝(汉武帝父亲)时吴王刘濞(bì)阴谋反叛朝廷,他的郎中(官名.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并起草诏策文书)枚乘上书谏阻,陈述安危之道:“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通“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hài)而惊之;系方绝而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通“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jiàn)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引文大意是,凭借一根绳儿的承担能力,吊上千钧的重物,上边空悬的是没有边的高度,下边临近的是深不可测的深渊.这种情势,尽管再愚蠢的人,也知道哀怜它快要完蛋了.马正在受惊,你却再吓唬它;绳儿都快断了,再添点分量压上它.绳儿被吊断是因为客观规律,不可能再让它连上,掉进了深渊更难再出来.——您采取行动还是不采取行动,这两者之间的缝隙放不进一根头发.您如果能够听从忠臣的意见,做一切事情便能免除灾祸.如果您一定要按照您的想法去做,“危如累卵”(见256页“危如累卵”);如果现在改变您的想法和作法,“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后人把“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炼为“一发千钧”或“千钧一发”.。

7. 英语翻译《危如累卵》加点字:闻,俱,复.句子:左右俱屏息,灵公气

晋灵公要造9层高的楼台,荀息用一个特技告诉晋灵公没有比因为造楼台而失去国家更危险的了.闻,听说.俱,都.复,再,又,更.左右俱屏息,灵公气息不续左右的随从都屏住了呼吸,晋灵公也喘不过气.复有危于此也还有比这个更危险的.寡人之过乃至于是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走,跑.释,放,放下. 复,又,再. 宋人有耕田者宋国有个耕田的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野兔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李林甫对人表面友好,而暗加陷害,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去,除去.阳,表面上.而势位逼已者,必百计去之.对于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而阴陷之 而暗中却阴谋陷害他们。

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

竭泽而渔

《吕氏春秋》载:城濮大战前,晋文公问计于狐偃,曰:“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再问赵衰,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文公没有听赵衰之言,却用了狐偃之谋。战后,晋文公封赏功臣,赵衰之功却在狐偃之上。众将不解,文公曰:“狐偃之言,一时之务,赵衰之言,百世之利也”。孔子评价此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

危如累卵

《韩非子》载:曹国大夫僖负羁于曹公曰:“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曹公未听僖负羁之言,则亡国也。

一战而霸

意谓晋文公城濮一战而做了中原霸主。后多以“一战而霸”比喻一举成功。

师直为壮

《左传》载:狐偃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其意为:出师有理,则士气壮,无理则士气不振,而不可能取胜。

退避三舍

《左传》载:晋公子重耳及楚,楚王厚待。曰:公子若返国,何以为报?对曰:若以君之灵,得返晋,晋楚治兵,其避君三舍。后来就用“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人莫予毒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听说楚将子玉自杀的消息后,喜笑颜开,说:莫予毒也已!意思是再没有敌国能伤害自己了。现在意思为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胎教成语故事

 导语:成语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胎教成语故事,希望文章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真真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

 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地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唐朝还有一个做中书侍郎的李义府,平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不管和谁说话,总一定先自己咧开嘴笑,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其实地的心地既刻薄,又奸诈,常使用阴险的计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裹说他“笑中有刀”。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也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所以“口蜜腹剑”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些坏主意计算人,谋害人。

 因势利导

 战国时期的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过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当了将军,很受信任,但是他深知自己的才干不如孙膑,就假意邀请孙膑来到魏国,设毒计挖掉了孙膑的两只膝盖骨。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秘密逃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国的信任。有一次,魏国派庞涓与赵国一起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带着军队前去帮助韩国。孙膑和田忌一进军,就直指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兵回国。孙膑见庞涓被引诱回来,就对田忌说:“魏国军队强悍,看不起齐国,总以为咱们的军队胆子小。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就要顺着这一趋势往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原话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现在我们可以假装败退,采用逐日减灶的计策,好让敌人产生误解。”于是田忌命令部队修灶做饭,第一天修十万个灶,第二天修五万个灶,第三天减少到三万个灶。

 庞涓看到齐军的柴灶一天天减少,以为齐军士兵胆小,逃跑了大半,便只带一部分轻骑兵去追击。

 孙膑估计追兵夜晚可以赶到地势险要的马陵,就选定一棵大树,刮去树皮,写上“庞涓于此树下!”几个大字,并且让一些射手埋伏在大树周围的乱草丛中,约定见到火光时,一齐放箭。

 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了马陵。当他派人点着火把辨认树上的字迹时,无数飞箭一起朝火光射来。顿时,魏军大乱。庞涓这时才知中了圈套,走投无路,只好自杀了。

 这就是历史上“孙庞斗智”的故事。成语“因势利导”就是由孙膑所说的“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简化来的。“因”是顺着、按照;“势”是趋势;“导”是引导。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来很好地加以引导。

 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司空见惯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在政冶上谋求改革,失败后降了职,被贬到偏僻的地方去当刺史(官职名),晚年才回京城。回京途经扬州时,他的朋友李绅为他举行宴会。李绅当过“司空”(官职名),家里很富有,也很讲究排场。宴会上喝酒谈笑,李绅又让歌女出来演唱,并要她们向刘禹锡殷勤地敬酒。面对这种豪华场面,刘禹锡情不自禁地吟了首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成语“司空见惯”就是由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压缩而成的。“司空”原诗中指李绅。“见惯”是看得习惯了。现在“司空”已经失去了具体意义, 这句成语用来形容看得太多、便不足为奇。

 类似的成语还有“屡见不鲜”。“屡”表明次数多;“鲜”是新鲜、新 奇。也就是说,见多了就不觉得新鲜了。

 水滴石穿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这小吏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里不服,大声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吏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张乖崖就是根据这一条杀了小吏,这自然是滥用刑法。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办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大器晚成

 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汉 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从弟 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 琰 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大材小用

 周瑜病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

 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的歇后语。

 义无反顾

 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的是写诗作赋。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让他在自己身边作官。这时正赶上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由于他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引起了巴蜀人民的惊恐和不安,发生了骚乱。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且让他写一篇文告,向巴蜀人民作一番解释。

 司马相如在文告中说:“调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长老、子弟并不是陛下的意思。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或自相残杀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镐而上,绝不容许回头看,宁可战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仍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

 司马相如将这件事完成得很好,修路的工程的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又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

 后生可畏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大公无私

 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晋平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晋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他。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啊!”

 天衣无缝

 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释义这则成语的原意是天仙的衣服没有缝,后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您是谁?从哪来?”

 仙女说:“我是织女,从天上来。”

 郭翰问:“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问:“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说:“我什么都想知道。”

 仙女说:“这可难了,你让我从哪说起呀?”

 郭翰说:“人们都说仙人聪明,你就随便说说吧。”

 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说:“天上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的前辈庄周老先生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么。在天上呆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

 郭翰又问:“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吗?”

 仙女说:“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

 郭翰说:“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

 仙女说:“带是带不下来。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不然早让秦始皇、汉武帝吃了。”

 郭翰说:“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用什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

 仙女让郭翰看看衣服。郭翰仔细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没缝。

 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出处前蜀·牛娇《灵怪录·郭翰》

 另有一说,是指天竺(印度)人穿的衣服:

 印度的气候不比中国,在南印度到中印度一带,天气很热,生活简单,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够了。我们过去讲“天衣无缝”,这个“天”原来的意思就是“天竺”。汉代翻译的音与现在不同,唐以后翻成“印度”。当时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样,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就是一块布,身上一围,就是“天衣”。不需要像我们的一样用针线缝起来,当然无缝。

 光彩夺目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光彩夺目的珊瑚送给他。王恺自叹不如。

 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出自《北史·长孙晟传》,相传长孙晟看见天空有两只大雕在争夺肉食,他只用一支箭便将两只大雕射了下来。雕,指一种凶猛的大鸟,一箭双雕指一支箭射下两只大雕,原形容箭术高超,后比喻做一件事情达到了两种目的。

 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见了之后,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长孙晟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身体能够强壮起来,长孙晟的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经常让他到山上去砍柴。一个三岁的小孩到山上砍柴,引起了很多乡亲的置疑。可是,长孙晟的母亲一直坚持每天让长孙晟去上山。这就样,等长孙晟8岁的时候,他已经比同龄的男孩强壮了,而且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一个8岁的小孩能搬起一个大人不能搬起的石头,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不仅如此,长孙晟特别精通射箭。每次上山打柴,都会打一些野鸟回去。在他18岁那年,长孙晟终于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危如累卵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下令修建一座九层高台,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一些大臣也劝晋灵公,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可是晋灵公执意不听,还说:“谁再来提意见,就杀谁。”有个大臣叫荀息,他来求见晋灵公说:“大王,我会一个小戏,表演给您看。”

 晋灵公听了,自然很高兴。荀息便走到桌旁,拿出十二颗棋子一颗一颗地先平摆在地上,然后又拿出九个鸡蛋,一个一个地放上去。他先在棋子上面摆了五个,第二层再摆三个,第三层摆一个。晋灵公看着摆在堆尖上那个勉强搁住的鸡蛋,紧张得直叫“太危险啦!太危险啦!”荀息这时意味深长地说:“这不算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您修建的九层高台,刚动工三年就闹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如果遭到外来侵略,咱们国家不就

 像这累起的鸡蛋一样危险吗?” 晋灵公听了,吓了一大跳,连忙下令停止筑台。这就是成语“危如累卵”的来由,“累”是堆积;“卵”是蛋。常用来比喻那种极危险的情况。

 运筹帷幄

 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做了汉朝第一个皇帝。有一次他在皇宫里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在宴会上,他对大臣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能转危为安,建立汉朝?项羽那么强大,为什么反把天下丢掉了呢?”

 将军王陵恭敬地回答说:“您看起来对人好像不够尊重,但实际上对功臣猛将都有奖赏,能和大家分享胜利果实。项羽表面上重视人才,内心却妒嫉有才能的人,对有功的人不仅舍不得奖赏,而且还怀疑他们,甚至要他们。这样,部下就很难和他一条心了。所以他必然失败。”

 刘邦笑笑说:“你仅仅是知道了一个方面,还不知道整个情况啊!说实在的,坐在军营的帷幕之中,制定那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的大计,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定人心,提供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至于带兵打仗,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人都是英雄,而我能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我能够取得胜利。项羽仅仅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只是依仗自己的勇猛,怎能不失败呢?”

 刘邦这番话,博得了大臣们的颂扬。 刘邦赞扬张良的那句话,原文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后来摘录成为成语“运筹帷幄”。“运”就是运用;“筹”就是谋划;“帷幄”指古代军营中的帐幕。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善于分析敌我形势,决定正 确的战略方针。也引申为筹划、指挥,确定大政方针。它常和“决胜千里” 连用。

 两败俱伤

 韩国和魏国打仗,打了一年多,双方都不能取胜,秦惠王想趁机插手, 又拿不定主意。

 正好楚国的谋士陈轸来到秦国,秦王便向他请教。 陈轸便给秦王讲了个故事:有个卞庄子,住在旅馆里。一天,他听说附

 近的山里来了两只老虎,正在吃一条牛,就想拔剑出去。旅馆的伙计赶忙制止他说:“现在先不要急着去打,两只老虎吃来吃去,必然会发生争斗,等到它们互相咬伤了,您再去打,不就容易得多了吗?而且还可以得到打两只老虎的好名声哩!”

 卞庄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站在高处监视着。果真没多久,两只老虎就厮打起来,打来打去,小的被咬,大的被咬伤。这时卞庄子冲出去,很轻易就砍了受伤的老虎,果真得到了刺双虎的名声。

 陈轸讲完了故事说:“大王,现在韩魏相攻不正是两虎相斗么!您等到 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去插手,就与卞庄子打虎一个样了。”

 秦王果然按照陈轸的话去做,在韩魏战争中,秦国一直没去插手。直到 两国被长期的战争拖得精疲力尽,秦国才开始派兵,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 “两败俱伤”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两”指斗争中的两方;“俱” 是都的意思。这个成语是指争斗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破坏,谁也没得到好处。由这个故事还引出了成语“坐山观虎斗”,它用来比喻在双方相互争斗中,第三者暂时采取旁观的态度。

 小巫见大巫

 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作官;一个叫张纮,在东吴作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文学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见了栩榴枕很是喜欢,专门为此作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

 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风格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他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是你太夸奖我了。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

固若金汤对危如什么卵那个字怎么读

固若金汤对危如什么卵那个字是:累,读音:lěi?

固若金汤对危如累卵是一对反义词,成语详解如下:

危如累卵[?wēi?rú?lěi?luǎn?]?

详细解释

1.?解释: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2.?出自:《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3.?示例:大名~,破在旦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5.?近义词:风雨飘摇?,处堂燕鹊,?摇摇欲坠,?存亡绝续?

6.?近义词:固若金汤,?安如泰山?,安如盘石?,坚如磐石?

例句

1,一场大地震把这一带的建筑物震得东倒西歪,危如累卵。

2,他老是铤而走险,弄得处境危如累卵,实在让人很担心。

3,今天形势危如累卵,如果大家团结一心,还有一线生机。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荀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荀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大王,弥造九层高台,弄?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

一分钟成语故事

一分钟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成语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1

 1.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做事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一分钟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2

 不伦不类

 有一次,薛蟠从江南带来了两大箱东西,送给母亲薛姨妈和妹妹薛宝钗。一箱是绸缎绫罗、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是笔、墨、纸、砚和各种小工艺品。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份一份地打点清楚,叫人送给贾母并王夫人等处。

 宝钗回到房中,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份一份配合妥当,分送给贾府的姊妹们,就是贾环那里,她也没有忘记。林黛玉的比别人不同,而且又加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叫人送往各处。

 赵姨娘见宝钗送了贾环如此东西,心里很喜欢,想道:“怪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来?她挨门送,一处也不遗漏,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这样没时运的,她都想到了。要是那林黛玉,她对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赵姨娘一面想,一面摆弄那些东西。忽然,她又想起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那里去卖个好呢?于是她拿了东西走进王夫人的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送给环哥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得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呢,多大方,怎么不叫人敬奉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天夸她、疼她。我也不敢自主就收起来,特地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

 王夫人听了,早知道赵姨娘的来意。又见她说的话不像这类,也不像那一类,但又不便不理她,就说:“你只管收了去拿给环哥玩罢。”

 赵姨娘来时很高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心中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地走了。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3

 1、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成语“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一诺千金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得到一百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所以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但是,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

 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他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他做了河东太守。

 感悟

 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失足,你可以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重义之人坚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出生入也要办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4

 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画得特别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现在南京)安乐寺得墙壁上画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只是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眼睛画出来。” 他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画,龙就会腾空飞走得!”大家听,谁也不信,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经不起人们一再请求,张僧繇只好答应把龙得眼睛画出来。奇怪得事情果然发生,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得眼睛,突然刮起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得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得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

 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得。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讲话时,在关键性得地方用上一两句精辟得语言来点明含义,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这种手法也称为“点睛”之笔。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5

 仙人指路 位于云谷寺至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得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人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石”,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颇负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而且因为有一段对世人颇有启发作用得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两岁能文、四岁会武得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行经商后又把老本蚀光,在走投无路时就奔赴黄山来寻师访仙。哪知跑遍千峰万壑,连一个药农、樵夫得踪影也没见到。干粮吃光就吞野果,衣服穿烂就披树皮、树叶。渐渐地变得骨瘦如柴,一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一息。

 不知过多久,来一位身背蔑篓,脚着山袜芒鞋得老人,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老人哈哈一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里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个力气活干干,免得把一条命丢在这荒山野岭白白喂豺狼虎豹。”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得话是对得,就千恩万谢地辞别老人。

 没走多远,猛一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山连个人影也没见过,那老汉分明就是仙人。”他回头就追,追上老人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给指引一条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实不相瞒,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这才看破红尘.隐匿在此.”神童半信半疑,但见老汉风度不凡,气宇若仙,决心拜老人为师,苦苦哀求不止。谁知等他抬头再看时,这老人却变成一块高大魁伟得“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头前百拜千叩,忽然石头人肚里发出声音:“踏遍黄山没见仙,只怪名利藏心间,劝君改走勤奋路,包你余生赛神仙.”

 神童最终还是听信仙人得话,后半生不但成家立业,而且日子过得很火红。难怪清人曹来复以诗记之:“世事多乖错,投足皆模糊。请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处指迷途。”在人胜亭北行一公里得石板桥仰视,仙人指路石得形状又变成喜鹊,旁有一棵青松,状若古梅,松石相配成景,人称“喜鹊登梅”。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6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bu)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jun)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bu)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7

 春秋时,楚庄王登基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8

 成语: 探骊得珠

 拼音: tàn lí dé zhū

 解释: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出处: 《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成语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9

 亡羊补牢

 成语: 亡羊补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

 从此,这个牧民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损失。

 拓展阅读:《亡羊补牢》出处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你既然不信我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10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得意思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时,蜀汉得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得信用。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得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得事来,你就取而代之。刘备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得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这么高得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得。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u)是他非常看重得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已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得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得。公元234年,诸葛亮病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一分钟成语故事 篇11

 危如累卵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下令修建一座九层高台。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一些大臣也劝晋灵公,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可是晋灵公执意不听,还说:“谁再来提意见,就杀谁。”

 有个大臣叫荀息,他来求见晋灵公说:“大王,我会一个小戏,表演给您看。”

 晋灵公听了,自然很高兴。荀息便走到桌旁,拿出十二颗棋子一颗一颗地先平摆在地上,然后又拿出九个鸡蛋,一个一个地放上去。他先在棋子上面摆了五个,第二层再摆三个,第三层摆一个。晋灵公看着摆在堆尖上那个勉强搁住的鸡蛋,紧张得直叫“太危险啦!太危险啦!”荀息这时意味深长地说:“这不算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您修建的九层高台,刚动工三年就闹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如果遭到外来侵略,咱们国家不就像这累起的鸡蛋一样危险吗?” 晋灵公听了,吓了一大跳,连忙下令停止筑台,这就是成语“危如累卵”的来由,“累”是堆积;“卵”是蛋。常用来比喻那种极危险的情况。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几次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被提拔为上卿(相当于丞相);地位在有名的老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很不服气,扬言说,如果见到蔺相如,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知道后,就避免与廉颇见面,如果在路上遇见廉颇,也悄悄地掉 转车子躲开。

 蔺相如手下的人埋怨他不该这样胆小。蔺相如说:“秦王那样厉害,我尚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和廉将军不和,只能对秦国有利。我们要考虑国家利益,不能计较个人恩怨啊!”

 这番话传到廉颇耳里,他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光着身子,背 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赔礼道歉。

 从此,他们结为至交好友。 这故事流传很广,“负荆请罪”也便成了成语。“负”是背着;“荆”

 是荆条;“请罪”就是赔礼认错。“负荆请罪”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给以惩罚。现在常用它表示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的意思。

 义无反顾

 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的是写诗作赋。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让他在自己身边作官。这时正赶上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由于他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引起了巴蜀人民的惊恐和不安,发生了骚乱。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且让他写一篇文告,向巴蜀人民作一番解释。

 司马相如在文告中说:“调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长老、子弟并不是陛下的意思。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或自相残杀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镐而上,绝不容许回头看,宁可战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仍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

 司马相如将这件事完成得很好,修路的工程的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又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

 芒刺在背

 汉武帝晚年,大臣霍光很受信任,被封为大将军,汉武帝后,他又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朝廷里的大事都由霍光决定。

 汉昭帝后,由昌邑王继位。他不干正事,霍光因此极为不满,就把他 废掉了,迎立了汉宣帝。

 由于霍光地位高、权力大,汉宣帝也很怕他。一次,汉宣帝要去祭祀。霍光陪同,与宣帝同乘一辆车,宣帝非常紧张,感到如同有细小的芒刺扎在背上一样不舒服(原文是“若有芒刺在背”)。 “芒”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芒刺”就是细小的刺。现在成语“芒刺在背”一般用来形容因为恐惧,或有某种心事而坐立不安的心情。与“芒刺在背”相近似的还有成语“如坐针毡”。意思是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毯子上,用来比喻心神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