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富路怎么回复别人-穷家富路下联
1.北京生活成本是怎么样?
2.为什么有人说要远离以旅游为生活意义的人?
北京生活成本是怎么样?
作为十年新北京人(有北京户口的后来打工者),对北京生活成本有一些切身体会。你年薪20万,都感叹在北京生存有多难?其实,你这个收入水平已经跑赢95%的国人了。可是为什么感觉很难再北京生存呢?分析生活成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归根到底就是房价太高,没买房的人,不敢消费,攒钱速度又追不上房价的涨幅,两头受堵啊。
12年前,我从家乡小城来到北京,一晃12年了。2008年刚来的时候,那时候房价一万多,相比小城的工资来说,觉得这是天价,没有下狠手买房。挣了几年“高薪”,把家乡房子卖了几个钱,在12年那波下跌中买的,付款的时候比起2008年时的房价,简直是割肉般疼痛,但也算是抄到底了。当时用公积金贷款,利息才2.5%,贷到款就是赚到了。有房之后,生活消费就进入系统化。
在说具体成本之前,先说一下前几天的事情:各大平台巨头在社区团购“拼”的时候,我遇到了菜市场的老大哥,他们一家三口靠摆菜摊生活,每次见到我们夫妇,老远就打招呼。前几天,他们搬走了,因为他的果蔬摊已经难以为继,被社区团购挤兑垮了。社区团购打补贴战,现在便宜,以后未必,这是谁都知道的结局。
我们小区周边有五种超市(市场):一是高档超市,进口瓜果,有机蔬菜,起步价就比菜摊贵几倍。二是北京当地超市,价格还算亲民。三是某辉平价超市,基本都是老头老太的天下,图的就是便宜。四是菜市场,有大棚有空调有瓷砖铺地那种市场。五是小区路边的菜摊瓜果摊。
至少让人提供了五种消费层次。同样的一根黄瓜,高档超市里买有机黄瓜一根5元,到路边菜摊上就一根5毛。所以,放心地告诉你,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并不高,由于大物流的优势,经常搞的促销,还有动不动就搞补贴大战,日常消费比小县城还便宜。
还有就是买衣服,消费也不高,档次也不低。我在家乡小城市买一件鳄鱼T恤,五六百,一分钱不让。你到北京那种正品折扣店,一百元就买一件。你买名牌运动装,小城市不打折,北京打折得让人冲动,一件阿迪T恤才卖几十块钱。
但是,你想高消费,多少钱都有地方让你尽情砸。小区不远处就有奢侈品商店,几十万一个的包包,上千万的手表,晃得人眼睛睁不开。你想省钱,路边的假包包,十几块钱一个。
所以,我们分析北京成本,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学(教育)这五个方面,不管有钱没钱,谁都绕不过去这五个主要刚需。忠告即将北漂的职场新人,看懂以下这7点实情,你的心里就有数了。
一住。买房成本高、租房成本高,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买房,大家都知道,就不详细写了。当年来北京的时候,年薪20万,公司附近民房价格为2万元。12年过去了,年薪翻了一倍,房价翻了5倍。如果与收入相比,房价真是一座大山,压得别人喘不过气来。所以,不要着急,先踮起脚尖,买个小房子,慢慢置换大房子,保障生活质量不要因为房子降低到一塌糊涂。
租房,是每位北漂绕不过去的“心痛”。曾经为了孩子上名校,租了一间筒子楼,50平米,月租5000元,估计现在要7000拐弯了。很多年轻人都是合租,在贵贱和远近之间纠结。住在五环内,就要忍受巨高的房租,住在五环外,就要忍受痛苦的通勤。
五环内,大多数人舍不得租一居室,稍微好的一居室要5000元以上,单身公寓要7000以上了。这个价格,随着环数减少而递增,比如,五环边一居室5000元,四环边要6000元,三环边要7000元,在国贸等繁华地区则要8000元。敢这么租房子住的,基本都是企业高薪白领了。
大多数普通打工族,就是合租,租单元房的一间房子。主卧带阳台带卫生间的要3500元起了,次卧要3000元起,小房间(也就能摆一张床一张桌子)2500元起。也是随着环数减少而递增的。
住的费用,是最刚性的。别的能省,这个支出你想省,房东不答应啊。
比较幸福的一群人是,公务员、优质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基本提供宿舍,或提供合租房。不提供宿舍的,也给予较为丰厚的租房补贴。见过最高的租房补贴,中层干部月补6000元,可以让你租一个不错的二居室。你租的差一点,差价就落自己口袋了。
二食。吃饭是一项刚性支出,你想省,肚子不答应。
食,是比较分化的刚性支出。北京高消费的楼堂馆所比比皆是,八规之后,收敛了很多。天价餐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一顿饭吃上百万的并不少见。如果再去某某人间(已被打掉)消消食,一晚上再砸几十万也很正常。所以,我们不写那些奢靡之风。
就说普通百姓的吃饭问题。我说真话,北京吃饭真不贵。参照系有两个:一个是吃饭与收入对比,一个是吃饭与其他城市对比。这两个指标,都不算高,甚至比一些小城市都便宜。
第一指标,吃饭与收入对比,北京吃饭可能控制在收入的10%,比如,你月薪1万,吃饭控制在1000元也能挺好的。你在小城市,这个比例降不到10%,你月薪3000元,你吃饭不会少于2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吃饭还是比较便宜的。
第二指标,吃饭的物价。
有三种层次:
一层:精品超市。比如,华贸地下的某联精品超市,高档楼盘下面的某某好、某某某美等精品超市。有机蔬菜要比普通超市贵一倍以上,关键是精品超市里有各种各样贵重的食品,比如某菌2两就几千元,进口大车厘子一斤300元,有的稀奇古怪的水果也是几百元一斤。
二层:普通超市。比如,某隆、某辉、某发、某家等平价超市,以某辉最接地气、最亲民,有些蔬菜比大市场都便宜。有经验的大妈,专门等打折和优惠时候去买,估计能省一半钱。说真心话,某辉超市的食品比小城市的都便宜。
三层:菜市场、菜摊。北京的特点就是各种档次的卖场共存。比如,我家附近方圆一百米之内就是一套组合拳,有精品超市、某辉超市、某菜市场、菜摊遍地都是,它们和谐共存,各得其所。菜市场和菜摊的蔬菜水果,真心比小城市便宜,质量还不错。估计是得意于消耗量大、批发价格低吧。
反正,我家是三个层次都去,我老婆都是高手,知道买什么去哪里,资源配置很准确。比如,我要买那种大蛤蜊,就去精品超市,贵一倍,但质量真好。买牛奶面包等日常食品就去某辉。买时令蔬菜和水果就去菜市场。这三个层次是来回切换。
如果年轻人自己做饭,一天30元,能解决温饱和营养问题,一天50元就可以保证质量了。前提是你要会买会做。
如果年轻人不开火,那么,一天伙食费起步价60元,早餐8元,中餐20,晚餐20万,水果牛奶饮料12元,至少60元。如果再省,就降低了生活质量。
最舒服的那群人还是体制内,公务员、优质事业编、央企、国企,基本都有食堂,要么是免费,要么只是象征性收一点。象征性收一点的单位,往往有伙食补贴,省下来就是自己的钱。有些单位的伙食不要太好哇,相当于50元的自助餐了,而且干净、卫生、有营养、还方便。
三行。主要是时间成本太贵,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前不久,我同学来看我,我请他们去三里屯玩。我有车不敢开,有些外地同学不理解。我本来想打的,后来决定不打的,外地同学也不理解,觉得我抠门,因为穷家富路嘛,有位同学说我打的吧。我只能请他们打的。结果呢,晚高峰我们打的过去,用时3小时,打的费98元。回来时候,同学都理解我了,乖乖跟着我去坐地铁。
北京的通勤费,以前是全国最低的,公交车4毛,地铁2元能跑遍北京城,现在涨价了,但总体不贵。所以,年轻人完全做公共交通出行,一天十几块钱足够,一个月400元左右可以包住。
我有车,但上班基本不开,主要是周末郊游使用。原因是时间成本和停车成本太高。假设我开车上班,一是堵车耗费时间,二是找车位耗费时间,三是停车费,长期停在路边,与收费大爷搞好关系,每天30元。如果按小时,哪怕一小时10元,一天就80元。
如果去繁华地区玩,比如开车去三里屯、后海、王府井、西单等商业区,找车位难,找到车位,第一小时30元,第二小时40元。真心是割肉疼,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不?
另外,停车费也与“智商”有关系。我就知道哪些地方停车又便宜又方便。比如,你去天安门,你如果停在路边,又远又贵,每小时收你20元就算便宜你了。但是,你停在大剧院地下停车场,离天安门最近,每小时才6元。
所以,对年轻人来说,自己没有车,在北京通勤费还是比较低的,就是时间成本太高。如何辩证地处理房租和通勤的关系,我建议在公司附近租房,哪怕差一点,每天节约2-3小时通勤时间,你会幸福感大增,利用这2-3小时做做自媒体,也能赚回一两百元。
四衣。服饰支出并不刚性,弹性空间大。
衣服等日用品,消费绝对是弹性巨大的非刚性支出。名牌包包几百万一支,在地摊上20元买一个也能背。衣服,也是如此,贵的上天,便宜的入地。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日常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说,某库的衣服,基本都能穿出去,不会掉价。一百元到几百元都有。从内衣到棉衣都有,基本满足需求,消费不高。各大商场一楼,经常摆满了“地摊”,一折两折的服装有的是,大牌子也就几十到几百不等。当然了,从某宝、某多买衣服,也可以应付日常消费,一个月平摊1000元,不算太LOW,不至于抬不起头。
二类:自我安慰。年轻人不想辜负青春年华,也想“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办?北京这一点比小城市要好几倍,各种名品折扣、奥特莱斯等等,一折两折,也能买到大牌子正品。大商场的专柜,有时候搞活动,会逛街的女孩子总能找到“低折扣”。比如,我老婆给我买T恤,咱也不赶时髦抢新品,专门等它打折时买呀,原价3000元,趁它两折时买才600元。
说真心话,北京买名牌衣服,真的真的比小城市便宜很多很多。我在家乡时买某驰衬衣,2000元一件,根本不打折,你爱买不买,没得选。到北京后,发现某弛衬衣,经常打三折以下,几百元就可以轻松买到。
三类:装范提神。谁没有年轻时候,谁不想装装样子?都能理解。在大城市里生活,谁没有一两个“镇宅之宝”?年轻人买几件奢饰品撑撑门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北京,既可以到大商场买正品的名牌货,也可以去某库之类的二手店买正品,可以代购,可以海淘,可以跨境,种种方式,肯定比你在小城市买的便宜,也买的放心。
说完衣食住行等刚需消费之外,北京还有一个超级贵的消费支出,就是教育。
五教育。无底洞,没有天花板的刚性支出。
我在北京的同学,没几个潇洒的,主要原因就是全部耗在孩子的教育上了,一是时间,二是费用。花钱如流水,冤枉钱花得哗哗响,但是毫无办法,谁敢“赌”呀?为了让自己心理过关,该砸的钱一点不敢含糊,明知道不一定有用,反正就图个心安吧。
从幼儿园就开始砸钱,花钱如流水。公立幼儿园抢破头,每月也要大几千。私立幼儿园,弹性空间太大,每月几千一直到每月几万。从幼儿园到大学(留学),简直就是持久的金钱消耗战。
综合培养的费用消耗惊人。主要有兴趣爱好、艺术修养、特殊才能培育、补习、特训、比赛。个个都是花钱的无底洞。而且都是组合式的消耗,有的小孩,简直就是全能赛,什么都不能少,花钱没有数了。
咱不说,马术、高尔夫等教育投资吧,就说寻常百姓家的教育投入。钢琴,好的老师一小时一千。补习,优秀教师一小时一千。英语,厉害的机构一小时还是一千元。参加个比赛,没有几千元包装,自己都不好意让孩子上台。参加个出国训练营,没有几万都报不上名。
如果孩子从初中就要留学,简直就是大出血啊。梅国一年40万支出打底。英国35万打底。不说了,写起来都是泪。反正,我是给孩子补习,托人请的名师,一小时一千元,还送了不少礼。
六其他消费杂项。
北京看病难,但总体不贵,因为有医保。优质单位一般也给员工买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可以保险到95%。北京的医疗资源,这是全国得天独厚的。
文化消费。你在北京,不可能不旅游,不可能不看演唱会,不可能买点书。这些消费,不是刚性的,但你避免不了,这个文化氛围在这儿呢。
健康消费。你的锻炼方式,就是散步跑步,消费不高。北京公园多,健身器材也多,自己免费玩玩不花钱。但凡你有其他爱好,基本也要烧钱。打羽毛球吧,场地费每小时起步价40元。打篮球,好的场地每小时600元。你去健身房,办张卡也是大几千元。
娱乐消费。年轻人在北京,难免要看**,虽然不是刚需,但每年也不少消费。
聚会应酬。你不可能不聚会不应酬吧。北京下馆子,档次千差万别,但只要你不烧包,这项支出可控,总体也不贵。一般聚会,人均200元就够。如果轮流坐庄,相当于AA制,一年几千元可以包住。
通讯杂费。租房也会产生水费电费,手机通讯费,一个月300元就包了,可以忽略不计。
人情往来。主要是结婚随礼、回老家送红包。这个没有办法统计,因人而异,少的一年几千元,多的一年几万元。不管怎么样,挣钱了,就要想着给父母寄点钱,不要当月光族。
七消费与投资是相对的,北京是一个让人升值的地方,不要被消费吓倒。
北京这座城市,我奋斗居住了12年,感觉到,北京除了房价高和教育投入大之外,其他都不叫事儿。房价高,也有对冲的办法,就是努力挣钱,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难题,就不是难题。
北京是最公平的城市之一。干事创业的机会多,竞赛机制公平,另外,就是赚钱的渠道多元。
只要你努力干,可以多渠道赚钱。比如,你业余时间开滴滴、摆地摊、跑跑腿,都能日入两三百元。这在小城市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和空间。
最重要的就是竞赛机制公平。我有个同学年薪两百万元,他就是技术专家,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他这种人,在小城市就是一个小职员,根本不容易混起来,但是在北京,在大公司里,他埋头苦干,有干货有实力,身价就值几百万,不用考虑他是不是圆滑世故。
还有一点就是收入多元化,这一点在小城市不可能实现。我认识一位朋友,体制内的小职员,他喜欢读书,他组建了读书社群,每周双休日给各大书店搞活动,一天能挣一万元,一个月挣8万元。他在单位不声不响的,仕途有限,但他通过自己的爱好实现年入百万。如果他在小城市,他就是一个书呆子,基本没有出头之日,还被人讥笑。
综上,从我奋斗12年的经历来看,北京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高房价这一座大山。上帝关上一扇门,但是打开一扇窗。北京给你提供了更多可实现的弹性空间和实现梦想的平台。北京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时提供公平竞赛的机制,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多元化增加收入,当你买得起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北京生活,消费不高,且丰富多彩。
很多人都追求一个梦想:财富自由。按照前几年的标准,在北京实现财富自由需要2.7亿元,2020年的新标准增长到3.6亿元。北京是世界上千万、亿万级富豪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基本上每百人中有个千万富翁,每千人中有个亿万富翁。所以,你会觉得北京人怎么这么有钱啊!顿时感觉自己很LOW,不禁产生自卑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别忘了,全国的富豪都住到北京来了,有点钱的人都想在北京安个家。你年薪20万,在北京活得像个草根,其实放眼全国,你已经跑赢了95%的人。
为什么有人说要远离以旅游为生活意义的人?
谁在说这话?好像是为我说的吧,我离开了上海这个家回到故乡买了套公寓房做了空巢老人,就是为了远离那个把 旅游 当生活的人,此人是谁?是我的妻子。对 旅游 我自己并不喜欢,但是对家人还是很宽容的,我的退休金全是我妻子领取,先是我自己省出了钱,拿了5千元给我妻叫她去 旅游 ,也就是说这 旅游 开头是我主动支持她去的,但是 旅游 只能偶尔为之,如果迷恋着 旅游 ,或者整天不在家,经常热衷于聚会聚餐这就引起了我的反感,为什么?在经济上我的退休金是我妻子领的,她 旅游 或聚会聚餐就不回家,她有时扔给我十或二十元要我自己买伙食,有时对我说菜冰箱有你自己烧吧,有时给我烧一、二个菜作为我的伙食,一星期她能在家几天?我在家看小狗 ,自己做饭,到后来几乎天天不在家,我既看家,做家务,伙食费也常常自己的钱来买,那我的退休金不就是她的净收入了吗?所以把我的宽容当自己的“福气”了,人总是会算的,既然你不在家,那我也可以不在家,你喜欢到处跑,我也可以回家乡住,这样我就全面收回我的退休金,她不愿意可是她没道理,国家退休金是给我的,她不愿意也没办法,所以任何事不要做得过分,如做得过分那最后真正倒霉的还是自己。
旅游 热其实在中国只是一股子风,真正在 旅游 者享受其美好体验的旅行者极少。很多人将 旅游 作为一种时髦,如果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不仅会跟在后面花钱买罪受;而且还会因为 旅游 次数太少,被一些 旅游 达人讥笑和指责。
跟那些旅行达人混在一起,你必须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花费一大笔钱“周游列国”。然而,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表明你已经到过五湖四海或“亚非拉”。但是, 旅游 文化方面,基本上只能够说出一个大概。在经济核算上得不偿失,收获甚微。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 娱乐 ,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 旅游 。现在 旅游 ,已经成为诸多行业赚钱的无本生意,所以全力推广,各种方法洗脑。
本人祖籍浙江,出生在上海,定居在江苏。曾经在北京、深圳两个一线城市有过工作经历;在上海、陕西西安、浙江绍兴、江苏南通和常州,都有工作和生活经历。可能因为见多识广,所以一直认为没有必要投入太多资金用于外出旅行。
本人的旅行审美要求很高,当年曾经工作过的城市,都因为业务繁忙没有全部领略过当地的名胜古迹。而且,本人喜欢欣赏“ 名胜 ”,不太喜欢“古迹”;喜欢大自然,不太喜欢那些寺庙和古代豪宅。
在内地旅行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的背景下,本人的旅行诉求一再受到负面影响;对于“买买买”,以及走马观花形式的旅行,更是比较排斥。因为本人的旅行,着重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到之处除了领略风景之外,还要充分感受 旅游 地的人文习俗;从而开阔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
非常遗憾的是,朋友圈的一些 旅游 达人,在“周游列国”之后,胸怀并未看涨,还是一副小市民的格局。所以题主问得好、说得好;三观不合,还是“ 各自为政 ”。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世界那么大,你也看不过来!
退休人员,收入不及上班一族,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没有必要都花费旅行上面。适当选择自己钟情 的名胜古迹,到过几处就好了,现在同质化的 旅游 景点太多了。
读完本人的问答,希望 旅游 达人别先骂人;你先回家数数钱袋子,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旅行收获,保不定还要感谢本人及时为你“止损”!
如果你朋友圈里有一个经常性会晒各种美丽的风景照的人,你会怎么看?你会觉得他是非常的有生活情调,还是觉得单纯的不务正业,你会是觉得很羡慕这类生活,想着去与他交流,还是想着这种朋友不适合深交,因为玩心太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也慢慢有了外出 旅游 的能力,只不过不同的是,有些人会把 旅游 当成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而有些人会把它当做是生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乐趣,乐此不彼的攒钱 旅游 ,再攒钱再 旅游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把 旅游 当做生活的意义。
对于这种把 旅游 当做生活意义的人,生活中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很排斥,会想着远离这些 旅游 为生活的意义的人,因为内心某种想法会觉得他们不务正业。在朋友圈看到他们发送的照片时,认为这个人只是特别喜欢装。他们认为人生就是要有责任,就是要工作就是要不停的一直忙忙忙,所谓的休闲与放松,只是退休之后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就用小付来称呼她吧,她就是名副其实的一个把 旅游 当做生活意义上的人,当初中毕业的时候我都在家里呆着,而她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打了一个暑假工,挣的钱当时用来走遍了我们省的大大小小各个景点。升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在说自己暑假干了什么,一个一个全部都是无聊无聊无聊,但是当听到她讲起自己的 旅游 生活的时候,我们都很羡慕,也很妒忌,她还写了一本日志,记录了她出去的点点滴滴,说实话,不羡慕是不正常的。
再后来,我们没有在一起上学,但是我知道,她几乎走遍了我们国家的各个城市,出国看倦了世间的点点滴滴。平时在交流的时候,我可以明显的感觉的到出去见过世面的人是跟我们有区别的,她的见识,她的知识,还有她说话的方式都让我们无比的喜欢她,欣赏她。
在我看来,把 旅游 当做生活意义的人,他们是一群不安于现状,愿意努力去拼搏,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世界的一类人群,他们不甘于现状,所以去 探索 去追求,他们走过的路,他们所见过的视线和我们这样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小小世界中是不同的。
那些不待见,或者说是不喜欢把 旅游 当做生活意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羡慕加上妒忌吧,因为别人的生活非常精彩,他们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一个生活,所以心里难免会有些不舒服。
这个问题 “花小花游记” 来回答。
十几年每年两三次的 旅游 ,我已经自认为我是一个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人。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远离你的原因大体上有这么几个:
这类人多以同事或者领导为主,由于喜欢 旅游 ,会经常在同事面前提到 旅游 中的一些感受,也会经常做 旅游 攻略,更喜欢在朋友圈发布 旅游 拍的。而你的职业又不是 旅游 方面的,会让同事或者领导有一种这人是不是不靠谱的感觉,有了工作上的事情就会交给别人去做,会把你晾在一边。
毕竟大多数人不是穷游, 旅游 花销也是很大的,一年拿出两三万元出去 旅游 ,对工薪阶层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吃力的。而你经常在朋友圈晒 旅游 ,总感觉这人是不是“拆迁户”呀?还是和这人少来往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慢慢的会各自有各自的圈子,人家喜欢安静地读书、喜欢在家里自己做 美食 ,而你却喜欢满世界疯跑,共同话题变少了,也会慢慢淡出朋友圈。
在 旅游 的过程中,你不断学习,见识越来越丰富,品味越来越高。朋友圈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自认为品味不如你的人,也就很少互动了。随着你格局的提升,你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们。就会互相远离,并不是单方面的远离。
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是“苟富贵勿相忘”的,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的。那些酒肉朋友、知面不交心的朋友、为利益挤破脑袋而来的朋友,都不是真朋友,因为喜欢 旅游 而离开的人,不是真朋友。
试试看,当你因为 旅游 而到了朋友所在的地区,已经告知对方了,对方是热情接待还是避而远之。当你因为缺钱,向通讯录里50个人发出借钱的短信,有多少人慷慨解囊,为你来解燃眉之急。当你有了成绩有了收获,和朋友分享,有几个人能与你一起庆祝。当你家里有危重病人,而你又不在身边,有多人能替你照顾家人。不试不知道,一试见分晓。
见面打个招呼、节假日发个短信问候,并不一定是朋友。唯有在患难之中,才能看出谁是朋友。这是一个人性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是否是 旅游 的朋友,是否因为 旅游 而离开你的朋友。
100个人会有100种答案,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视角,对生活的、对工作、对人性、对未来,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对待 旅游 的认识也会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自己想要的最好答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父母一辈子不容易,拉扯我们长大,送我们读书、工作,如今到了回报的时候了,利用空闲时间,陪父母说说话、到处走走,弥补一下他们从前的缺失,只要父母高兴,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平时大家为了工作忙忙碌碌,为了生存拼命赚钱,适当的放松一下,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生活应该一张一弛,不能永远绷紧这根弦,一旦长期绷紧,就容易出问题。
通过 旅游 ,了解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应该是挂在喜欢 旅游 的人嘴上的口头禅。而实际上也是如此。
旅游 并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旅途中随时都有意外发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在无人区生存,如何培养自立自强,都可以通过 旅游 来实现。
我觉得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以 旅游 为名,到处打卡,只为了发朋友圈,各种晒炫。这种人要远离,因为她不会给你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我就有一位好朋友,喜欢到处 旅游 ,每到一处景点就会发各种自拍照、 美食 照,一波又一波的刷屏,一个景点都可以发好几波,每天的朋友圈几乎都被她霸屏了。
如果发的是美景照,对我 旅游 有参考价值意义,这样的朋友圈我会很乐意去欣赏,但是跟我毫无关系的,刚开始还会去看看,后来就觉得特别无聊,最终还是选择了屏蔽。
还有一种就是真正喜欢 旅游 的人,他们的见识与阅历是值得我们欣赏与学习的!
在 旅游 的路上,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通晓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知道什么时候去 旅游 ,怎样去才最合适,所以我不但不会远离,还会向他们请教一些 旅游 攻略。
事情没有绝对,不是所有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人都是只会玩,不务正业的人,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罢了。
古有亲贤臣,远小人,今亦如此!亲“贤”远“闲”!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第三年,单位的财务大姐热心的给介绍了个对象,周末相亲时,看**、逛街、吃饭所有流程都正常进行,然而就在车上他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而我回答:“买个房车四海为家”后,原本看似圆满的约会竟成了“永别”,后来从财务大姐处得知:人们特别是女人最渴望的就是稳定的生活,比如买房子、买车子、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孩子上大学......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对于目前的国人来说,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在周围人看来,还是有些“不务正业”的感觉,150平的复式高层,30万的进口轿车和收入不菲的老公,远比环游世界回归初心重要的多。因此现在谁要跟朋友说“我要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最后换来的就只有疏远,甚至是渐渐淡漠绝交。同时,你的家人也会极力的反对你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远离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人的主要原因。
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和现状的人,初看让人艳羡木易,似乎这种生活方式是所有人追求的,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把 旅游 当生活的人,大多数都是慢性子或者内向的朋友,再就是清心寡欲,同时厌倦了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生活,从而追求平淡自然的理想生活。另外这些人拥有强大的毅力、耐力与永恒平和的心态。这一点在这个诱惑弥漫的时代,大多数人难以自律。如果条件不允许,他们可以一年不吃肉,也要在雪山脚下用雪洗澡,他们可以在冰湖边住上几个月,而不觉得枯燥无味,他们甚至可饱受没有网络,用纸笔记录旅途,然后将照片通过邮车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信念如此强大的人,一旦成为你的朋友,等待你就只有一个结果:被其影响甚至改变。
量力而行是许多人不愿面对,却难以视而不见的现实问题。对于那些热爱甚至迷恋 旅游 的人来说,不管是灵魂还是肉体,只要有一个能在路上就行。可现实往往是,自己的存款绝大多数用在了 旅游 的话费上。而现在更是想改变墨守成规的生活方式,把 旅游 作为自己日常的生活方式。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开始之前记得问问自己,或者从内而外的审视一下自己:“现在的你,真的具备这种能力和条件吗”?所以这一条我要用“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这类人,其实一年200天都在路上的我,有时也会面对这种情况,比如时间不够却还要完成计划,就会选择有风险的路线,从而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对那些辞职甚至变卖财产去旅行的人,虽然栋哥很佩服,但却冰不很认同。
我本人有一定的强迫症,从小时候到现在这种性格就一直跟随着我,比如外出旅行换了床,头一晚的我铁定无法安睡,还有就是洗漱间的口碑和牙刷一定要摆放整齐。有人却说我这是好习惯,也有人说我的自律性很强,好吧,这一条我们就从自律和节制来说,也许一开始你并没有这种性格,但随着你讲 旅游 生活化,你就会整日埋头于行程的规划以及执行,甚至选择高速还是国道,最终都会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平常生活的那些杂乱无章,或毫无秩序的习惯会让你嗤之以鼻。慢慢的你的朋友、同事会嫌你事儿多,最后你也会要求家人按照你的标准来生活。在你看来这样也许并没什么,然而对他人确是十分厌恶的,用那句老话来诠释再合适不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这种生活方式和意义适合你,但不一定适合你身边的人,那么更不要愚蠢的想要改变别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远离以 旅游 为意义的朋友。
这只是攀比心理作祟的言论。怎样对待 旅游 ,是每个人对于自身生活方式选择的自由,而我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远离,其实那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心理在作祟。
我本身就是一个 旅游 从业者,工作之一就要研究 旅游 这种消费方式的特点。毫无疑问,和其它生活消费方式相比, 旅游 是一种低频次的消费方式。原因很直接, 旅游 需要有钱、有闲!
虽然不是说每种 旅游 都要花费很多钱、很多时间,但付出钱和时间却是必须的。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 旅游 被定义为一种生活的“奢侈品”,而 旅游 消费也就被赋予了可攀比的意味。
你有这样的潜意识观念吗:
经常 旅游 的人,必定很有钱。
经常晒 旅游 的人,就是在炫耀……
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暗藏着比较的意识, 旅游 仿佛和奢侈品、包包、 汽车 、工作、甚至是孩子一样,成为常人暗自一拼高下的方式。经常出去 旅游 ,证明这个人有钱有闲,小日子过得好;不去的,那就没混得那么好了。
说到底,认为要“远离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人”,其实就是想远离攀比。说得好听,那是不攀比、自娱自乐。但 探索 深层心理活动,如果不是有这个攀比意识的人,又怎么会觉醒到这是一次攀比和较量?
所以,我认为反而是很介意和比较的人,才会有这种说法。
这是一个生活态度和看法的问题,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所以是否“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本身并没有对错。
像我,就是一个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之一的人。我就是喜欢 旅游 ,我愿意、且没有伤天害理,能怎么着?
我喜欢 旅游 的程度,可以让我选择从事 旅游 业,并且一下就坚守十多年;可以让我把所有的休闲时间和辛苦赚来、且能灵活调用的钱都用在 旅游 上;也可以为了喜欢 旅游 而奋笔疾书,把旅程中积累的经验、发生的有趣故事、辛苦搜集来并通过自身实战经验优化的攻略,都与大家分享。这就是我喜欢 旅游 的态度。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相同的纯粹想法。也许真的有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人,同时也很zuo,把 旅游 作为一个显耀的手段。对于此,我的态度是,容纳别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批判、不赞同、不奉承。
那么着迷 旅游 ,我是经历了什么才至于这样呢?
小时候, 旅游 是父母给我的生活;长大以后, 旅游 就是我寻找生活趣味的途径。
喜欢上 旅游 的历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恰好我父母也是十分喜欢 旅游 的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中国大陆并没有成型的 旅游 概念, 旅游 团也是一个小众而新鲜的事物。就从那时起,作为祖国南大门的广东,最早出了一些旅行社,通过莲花山1天游这类的短平快周边游产品,在把 旅游 推向广大市民,并往日常化消费的方向上推广。
当时还相当年轻的父母,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对新鲜事物有莫名的兴趣。于是,就从这些周边游开始,带我走上了 旅游 的路。我还记得跟着早期的 旅游 团队,去过莲花山,到过当时刚开发 旅游 的河源万绿湖……兴趣也是这样从小培养出来的。
长大成人以后, 旅游 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平常而紧张的工作过后,总会觉得人是麻木的。但只要休假出发,即使路上是攀山涉水的劳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以后,才能发出对生活不一样的感悟。
旅游 成为工作以后,历次的出差经历,除了让我开阔眼界、认识更多的人以外,最重要的是给我强大的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现在,当我能从容面对游客在法国餐厅被偷钱包、在泰国海关处发现护照遗失……种种情况,这都是旅程给人炼造的能力。
最后,我想更正大家的一点错觉:经常 旅游 的人,并非都是有钱有闲。 我虽然经常 旅游 ,但也得每天十多小时地忙碌于本职工作,挣着一份普通的薪金。能不断出去 旅游 ,只是我把消费重点和休闲时间都调到 旅游 这个兴趣上,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免费的 旅游 ”,去实现自己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当然,还有家人的认同和包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行是一种生活调剂方式,而不能算主食。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就是把零食当主食了。
旅游 是行走在路上。中国有句老话,叫“穷家富路”。意思就是在家过日子需要打算着过,一旦出远门,就要多预备点钱财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在路上的 旅游 是会有很多突发情况的。
所以 旅游 需要更多的经济条件来支撑。
但生活不只是远方和诗,生活里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人认为这些是苟且,但个人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旅游 需要的花费真的是很大。吃住行玩,没有一样不需要金钱来支撑。这也成就了每次黄金周动辄多少亿的经济数据。
但除了冒险家和旅行家,绝大多数人还是在既定的轨道里运行生活。之前有个段子,说九月的工资贡献给了十一,所以月光。
上车睡觉,下车打卡。拍照购物,到此一游。
我见过太多的这样去旅行的人。到了目的地,住星级酒店,拍照打卡,自驾或者打车,购物,到此一游......其实一个地方真正的人文却是没有感受到的。
当然还有亲子游。
我是个有孩子的人,也一直遵循着“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自从孩子1岁开始,有空就带着她到处走走看看。后来我发现,其实对于小小孩来说,三亚的沙滩和门前的小沙堆其实没有区别。
旅行的真正意义是沉淀下来去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在小巷、茶馆里去品味它的前世今生,在一个个传说中寻找它的 历史 。
而我在人潮拥挤的景点见过为与标志物拍照打架的,见过太多走马观花看一眼的旅行者。他们旅行的意义仅仅只是“到此一游”,只是朋友圈里的一个某地定位。
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的。
生活的真正意思是发现和创造。每个人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直在路上,那是旅行家和冒险家的意义。
真正成熟的人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工作上的责任和家庭里的责任,而不是永远都在的远方。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会有人有这种想法,但是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说这话的人本身不喜欢 旅游 或对 旅游 存在偏见。有人认为 旅游 没什么意思,又累又费钱,有人认为 旅游 浪费时间精力,他们大多都是觉得 旅游 是“到此一游”;
2.说这话的人没条件 旅游 ,但是却羡慕能 旅游 的人;大部分人觉得 旅游 只适合有钱又有闲的人,而兼具这两者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还是处于忙于工作的状态,看到天天 旅游 的人自然羡慕不已,可能导致对工作失去热情;
3.说这话的人本身不喜欢 旅游 ,但是身边却存在很爱 旅游 的人。比如不喜欢 旅游 的父母,碰到天天在外 旅游 的子女,想见而不能见,还要担心安全问题;比如不喜欢 旅游 的丈夫碰到热爱 旅游 的妻子,等等。
4.理性角度来讲, 旅游 是大部分人的爱好之一,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人人以 旅游 为生活意义,那 社会 可能很难有大的进步;
5.真正的 旅游 很容易让人上瘾。如果不把 旅游 当成拍照打卡,到此一游的事情,而是打开心扉用心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么 旅游 是一件很容易让人上瘾的事情,可能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下脚步。
最后,对于是否需要远离,应该理性看待。 旅游 确实是有很多好处,可以增长见识,放松心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应该把他作为生活的一种调剂,而不是生活的意义。
只有一个怀揣着漂泊心的人,才会以 旅游 为人生的终极意义。寄情山水,浪迹天涯,牵绊太多的人,无法同这种心灵契合。同样,没有漂泊心的人是无法很好的评述以这种生活意义为人生的人的。 从 旅游 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路上的人,一种是回了家的人。 首先我们说回了家的人,这类人占 社会 群体的主流,因为他们在家庭、事业、感情等方面获得了足够的人生归属,这些事情是他一生最好的牵绊, 旅游 只是为了给现有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他们的心灵如同刚成熟的水蜜桃一样饱满多汁,不再在乎旅途是给他带来什么意义,旅行就是生活的佐料。他们只在乎风景给感官带来的冲击,只在乎走出去再完美的走回来这个过程,当行程结束,把美美的照片分享给身边的人,多么美满的事情,不仅自己享受了,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这就是回家的人,他无论走出八千里路,环游世界多少洲,带来多少的阅历和美好的经历,一切都是以身边的人为中心的,他把他的经历、他带回来的东西、美美的照片分享给身边的人,享受这份荣耀,并稳固和酝酿他下一次出行的计划。身边的人让他找到了归属感,就像回到温馨的家里一样,只有他们在, 旅游 才有意义,不然没有人会成为观众。 他们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体,在路上的人才是我们的主角,他们是属于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看风景,一直在行走,一直在寻找的人。每一个动人的景致带来的心灵的悸动,心理的感动,感官的冲击,就是我们这些在路上的人所要寻找的归属感。 是的,他们的心灵因为感情、事业、家庭的牵绊太少,这种太少不是没有经历过,而是经历了不积极的影响,或者痛苦的事情,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让心灵如同建立条件反射一般,开启了自我保护功能。在对这些事情设置防火墙以后, 旅游 的经历,沿途的风景,开始慢慢的走入他们的心里。 我们的心灵就如同一艘行驶在海上的小舟一样,会有风浪,会遇到危机,也会迷航,但是总有各种现实的存在给我们心灵停歇的港湾。有很多把 旅游 当做终极意义的人,最终又把心灵的小船停靠在了感情、事业、家庭的港湾。有些出走之后,始终是少年,用脚丈量天地,让心停靠在天地山水之间。如此而已。 综上,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类人,然后我们才能决定走进什么样的人。这样我们自己的心灵才能在停泊的港湾少走弯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