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山雪歌词

2."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句话什么意思

3.世间存在的法则存在哪几种?

4.想静心清杂念推荐些道家之书。

江山雪歌词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原文-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1、《江山雪》歌词:

念白:纯则粹阳则刚

天行健两仪遵道恒长

故有长久者不自生方长生之讲

百丈峰松如浪

地势坤厚德载物之像

故君子不争炎凉

唱:纯则粹阳则刚

天行健两仪遵道恒长

故有长久者不自生方长生之讲

百丈峰松如浪

地势坤厚德载物之像

故君子不争炎凉

混沌开分阴阳

轮转更迭万物始苍苍

观其微妙于九天之下六合八荒

自春生入秋藏

天之道四时更迭有常

若有常为何晨曦比这夜还凉

若无常为何我总会想

与你守月满空山雪照窗

念白: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zhǎng)养万物。

一念坐忘趁月光

听清风追逐流云缠绵飞舞的痴狂

交错的刹那生怕泄露心头沉沦的慌

微漾

念白: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fú)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未曾忘蒙昧时授我出世方(君却重入尘浪)

如何渡暖意才能化尽你眼底千山月下霜(将眷恋深藏)

挥剑斩痴念万丈(已决意相忘)

却输给回眸一望

曲中全直藏枉

盛世于斯须间兴亡

有谁能与天数相抗

逆转世态炎凉

都说

心欲静更难放

何时起光阴与心意

放纵如白驹

不肯收缰

念白: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

时有序世沧桑

天地将倾时谁保谁无恙

指上诀念念入心藏

君为刃吾便以此身为盾防

仗剑镇山河护你无恙

念白:别忘

2、《江山雪》是2014年由荀夜羽作词,KIDE作曲,小爱的妈演唱的歌曲,出自剑三同人专辑《十方天华》。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句话什么意思

解释为: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

这句话出自《清静经》

原文中说: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至东汉年间,葛玄(164-244)笔录而成书;道教经典之一。经文大旨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纯正理论学说,无神话色彩。经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语。

《清静经》五百八十字左右。篇幅虽短,却是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编入《早坛功课经》之中。全真道士领受初真戒时,也必须诵习此经。因此,《清静经》在后来的道教中,被视为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由於一般人思维的局限性,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并无法深入剖析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

正因为”道”本身是难以言说,所以在《清静经》里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抽象,但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道,是「一」之上,不可言说者,为体。 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而生生不息即是道体的作用,道存在於天地之间的生命意义。

《清静经》有杜光庭、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玉蟾、无名氏、李道纯以及默然子等多种注本,均收入《正统道藏》。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

世间存在的法则存在哪几种?

在万物初生的一刹那,法则应运而生,时间,空间法则也是之一,所以有了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并赋之好坏美丑。阿赖耶识就是万物初生时的第一识,万变不离其踪的法则之源,世界万物都受制于它的约束,就像河流在岸的约束下流向大海,若没有岸边就不成河流。同样世界的运行也需要“岸"法则的约束,才能化生万物,山河大地,并不断向前演化发展。所以《清静经》里讲“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世界万物的化生发展不过是阿赖耶识的幻生幻灭。

构成人和万物的也不是实体,而是法则、约定或者说是心的意志,这是混沌初生时的嗔起一念,心之造作,万物就是由基本的约定构成的,而不是基本的粒子,因为基本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一种法则约定,这构成了粒子的全部,意识也是由约定构成的,这样,此种约定即力的表现,阴阳的吸引或排斥就是远古的最初的盟约,这个盟约于人的感觉来说表现为实体的表象.规则盟约其实就是一种虚无的心的意志。

想静心清杂念推荐些道家之书。

《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 它首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 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因此,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接着说明,人神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 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 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 入真道,名为得道”。所以《清静经》,是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是道门日常讽诵 修持的重要功课之一。道教徒认为:“常清静设教,导俗辅正,扶宗务化,民以归根, 使含真而抱一,体洽玄元,炼神合道,羽化飞仙,不为乖谬……乃至千真万圣咸不出于 此矣。”②《清静经》有、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玉蟾、无名氏、李道纯 以及默然子等多种注本,均收入《正统道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仙;中士修之,南宫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