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弃疾的平生

2.王虐庵先生传翻译

3.鲁迅为什么晚年不回故乡,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

4.描写人脸部脏的词语

辛弃疾的平生

报仇雪耻之乡-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另一方面,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同样无可奈何的心境,使辛弃疾和陆游一样,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他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曾自述“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感皇恩》)。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感受并在词中表现“一壑一丘”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而由于个性和审美趣味的不同,他的这一类词作不像陆游诗那样偏向于古朴淡雅,而是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如《清平乐》写农家生活的情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遣兴》写自己放旷的生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但这类词作,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悲愤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生活的闲适而谈化。这只是一时的忘情,也是悲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要读一下著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可以知道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的选择。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辛弃疾写这一类词时真正的心态。

王虐庵先生传翻译

王谑庵先生传

山阴王谑庵先生(2),名思任,字季重。年十三,即从漏衡岳先生馆于槜李黄葵阳宫庶家(3)。先生落笔灵异,葵阳公喜而斧藻之(4),学业日进。万历甲午(5)以弱冠举于乡(6);乙未成进士(7)。房书出(8),一时纸贵洛阳(9)。士林学究(10),以至村塾顽童,无不口通先生之文。及幼小题,直与钱鹤滩、汤海若争坐位焉(11)。

先生作县令(12),意轻五斗(13),儿视督邮(14),偃蹇宦途(15),三仕三黜(16)。自二十一释褐(17),七十二考终(18),通籍五十年(19)。三为县令,一为司李(20),一为教授,两为臬幕(21),三为主政(22),一为备兵使者;直至监国(23),始简宫詹(24)晋秩少宗伯(25)。而国事又不可问矣(26)!

五十年内,强半林居。乃遂沉湎同,工糵(27),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自庚戌游天台、雁宕,另出手眼(28),乃作《游唤》。见者谓其笔悍而胆怒,眼怒而舌尖,恣意描摹,尽情刻画,文誉鹊起(29)。

盖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矢口放言,略无忌惮。川黔总督蔡公敬夫,先生同年友也,以先生闲住在家,思以惟幄屈先生,檄先生至(30)。至之日,燕先生于滕王阁(31)。时日落霞生,先生谓公曰:“王勃《滕王阁序》,不意今日乃复应之”。公问故。先生笑曰:“落霞与孤鹜齐飞,今日正当落近霞,而年兄眇一日,孤鹜齐飞殆为年兄道也(32)。”公面頳及颈(33)。先生知其意,襆被即行。

人有咎先生谑者。其客陆德先叹曰:“公毋咎先生谑。先生之莅官行政(34),摘伏发奸,以及论文赋诗,无不以谑用事。昔在当涂,以一言而解两郡之厄者(35),不可谓不得谑之力也。中书程守训春天请开矿,与大珰邢隆同出京(36),意欲开采,从当涂起,难先生。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生,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37)。一邑骚动(38)。先生曰‘无患’。驰至池黄,以绯袍投刺称眷生(39)。珰怒诃(40),谓县官不素服。先生曰:‘非也,俗礼吊则服素,公此来庆也,故不服素而服绯。’珰意少解,复诃曰:‘今天刺称眷何也?”先生曰:‘我固安阳状元婿也,与公有瓜葛’。(41)珰大笑,亦起更绯,揖先生坐上座,设饮极欢。因官及横山(42),先生曰:‘横山为高皇帝鼎湖龙首,樵苏且不敢(43),敢问开采乎?必须题请下部议方可’。珰曰:‘如此利害,我竟入徽矣。'先生耳语曰:‘公无轻言,入徽也,徽人大无状,恩甘心于公左右者甚众(44)。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珰大惊曰:‘吾原不肯来,皆守训赚我’。先生曰:‘徽人恨灶训切骨,思磔其肉(45),而以骨饲狗渠。是以观望瓜洲,而赚公先入虎穴也。’珰曰:‘公言是,我即回京,以公言复命矣。’当涂徽州,得以安诸如故(46),皆先生一谑之力。”

先生于癸丑、已未,两计两黜(47)。一受创于李三才(48),再受创于彭瑞吾。人方眈眈虎视,将下石先生,两先生对之,调笑狎侮,谑浪如常,不肯少自贬损也(49)。晚乃改号谑庵,刻悔庵以志已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谑毒益甚。

甲申之变,弘光蒙尘(50),马士英称皇太后制(51),逃奔至浙。先生以书诋之曰(52):“阁下文采风流,吾所景羡(53)。当国破众散之际,拥立新君,阁下辄骄气满腹,正本自由,兵权在握,从不讲战守之事,而但以酒色逢君。门户固党(54),以致人心解体,士气不扬。判兵至则束手无措,强敌来则缩领先逃(55)。致令乘舆迁播,社稷邱墟(56)。观此茫茫,谁任其咎?职为阁下计,无如明水一盂,自刎以谢天下,则忠愤之士,尚尔相原(57)。若但求全首领,亦当立解枢柄,授权之守正大臣,呼天抢地,以召豪杰不(58)。今乃逍遥湖上,潦倒烟霞,效贾似道之故辙(59),人笑禇渊,齿已冷矣(60)。且欲求奔吾越,夫越乃报仇雪耻之国(61),非藏垢纳污之地也。职当先赴胥涛(62),乞素车白马,以拒阁下。此书出,触怒阁下,祸且不测,职愿引领以待鉏麑(63)。”书传,人大曰:“不降。”监国至越,请备顾问,乃以一席笑谈,遂致大位。江上兵散,屏迹山居(64)。贝勒驻跸城中(65),先生誓不朝见。不薙发(66),不入城。偶感微疴(67),遂绝饮食僵卧。时常掷身起,怒目握拳,涕洟鲠咽(68)。临瞑连呼高皇帝者三(69),闻者比之宗泽濒,三呼过河焉(70)。

论曰:谑庵先生既贵,其弟兄子侄,宗族姻娅,待以举火者数十余家(71)。取给宦囊,大费供亿(72)。人目以食,所由来也。故外方人言王先生赚钱用,似不好,而其所用钱极好。故世之月旦先生者(73),无不称以“孝友文章”。盖此四字,帷先生当之,则有道碑铭,庶无愧色。若欲移署他人,寻遍越州,有乎?无有也。

注释:

(1)作者:张岱(1579—约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有些作品表现出明亡后的怀旧伤感情绪,文笔清新,时杂诙谐。

(2)山阴:旧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王谑庵:即王思任,是我国明代一位很有个性、颇有成就的文学家。

(3)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县。

(4)斧藻:修改增饰。

(5)万历(1573—1620):明神宗朱翊钧年号。甲午:1594年。

(6)弱冠: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弱冠指20岁时。举于乡:即中乡试。

(7)乙未:1595年。

(8)房书:科举时的试卷。乡试称为房书。

(9)纸贵洛阳:出自左思典故。西晋左思写了《三都赋》,富豪家竟相传抄,致使洛阳纸价飞涨,极为昂贵。这里是形容人们纷纷抄他的“房书”的盛状。

(10)学究:学者。

(11)钱鸣滩:钱江华亭人,明诗人。因家近鹤滩,因而自号。以诗敏捷见长,驰名一时,著有《鹤滩集》。汤海若: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有《五茗堂集》传世。

(12)先生:指王谑庵。

(13)意轻五斗:虽作县令,但有骨气,像陶渊明那样,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14)儿视督邮:督邮为汉代官名,是郡守的佐使,掌管备县违法之事。后废此疫置。这句是说王思任像陶渊明一样,对于上级督察机构改的官吏也不放在眼中。

(15)偃蹇官途:是说他仕途中很不得志。偃蹇:困顿。

(16)三仕三黜:三次做官,三次都被罢斥。

(17)释褐:脱下老百姓穿的衣服。指做官。“褐”是指老百姓的服装。

(18)考终:是“考终命”的简称,意为寿终。

(19)通籍:登仕途的意思。即姓名著于朝廷册籍。

(20)司李:即司理,官员,在州里掌管狱讼勘理之事。

(21)臬幕:臬即臬司,是明代的提刑按察司。主管一省刑名按察等事。这句是说王谑庵两次在臬司做属官。

(22)主政:官员,即各部的主事,事位次于员外郎。

(23)监国:甲申年,明都北京陷,浙人奉鲁王朱以海为监国,意图恢复明室。

(24)宫詹:鲁王监国擢王思任为詹事,迁礼部右侍郎,进尚书。詹事掌太子东宫庶务,因称“宫詹”。

(25)少宗伯:礼部尚书称为大宗伯,礼部侍郎称为少宗伯。

(26)国事又不可问矣:指南朝王朝的覆亡。这句是伤痛之情的表达。

(27)强半:大半。曲糵:酒药,代指酒。

(28)庚戌:1610年。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属仙霞岭山脉。雁宕:即雁荡山。另出手眼:另有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

(29)笔悍:笔锋犀利。舌尖:文辞尖锐。鹊起:应时而起。

(30)同年:同一年中第的进士。帷幄:指幕府。屈:委曲。檄:以书邀请。

(31)燕:宴会。滕王阁:阁名,旧址在江西新建县西,面临大江。为唐代滕王李元安所建,王勃有《滕王阁序》,很有名。

(32)落霞与孤鹜齐飞:为《滕王阁序》中名词。眇一目:瞎一眼。殆:大慨。

(33)面頳:脸红。

(34)莅官:指官吏在职。

(35)厄:危难。

(36)珰:太监。

(37)瓜州:即“瓜洲”,镇名,在江苏邗江县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隔岸相对。勒:命令。

(38)骚动:惶恐不安。

(39)绯袍:县官按其品位,应服青袍。绯袍为一至四品官官服。但遇庆典百官均可服绯。因为王思任不愿按照程守训的命令,以属官礼见太监,所以故意不按常规办事。投剌:递上名片。剌:名片。眷生:古时亲戚间的称呼。

(40)诃:大声喝斥。

(41)瓜葛:有亲戚关系。

(42)横山:在江苏省仪征县、六合县一带。

(43)鼎湖龙首:鼎湖为帝王上仙(去)的意思。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乘龙上仙,后人因名其处曰鼎湖。”龙指地脉。鼎湖为首意谓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明太祖陵墓在南京,横山按地形看正是墓地龙脉之首。樵苏:打柴割草。

(44)大无状:很不安分。甘心于公左右者:一心想要冒犯你的左右的人。

(45)磔:分裂肢体的刑罚。

(46)安堵如故:像往常那样平安无事。

(47)癸丑:1613年。已未:1619年。两计两黜:对官吏的考核叫“计”,这是说他两次计吏都没有升官。

(48)李三才:明朝天通州人,字道甫,万历进士,累迁右都御史,擢户部尚书。

(49)下石:即落井下石、中伤。谑浪如常:调笑戏谑如往常一样。少:稍微。

(50)弘光蒙尘:弘光指明末福王朱由崧。北京陷,史可法,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年号为弘光。当时马士英排斥异己,朝政十分黑暗,清兵对,南京陷,弘光帝奔芜湖,被迫清兵所执,送北方,不久卒。此指弘光帝被迫执一事。

(51)马士英:明贵阳人,万历进士,崇祯时为兵部侍郎,后与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南京破,辗转至浙江相庐、建德、淳安一带,为清兵所杀。制:帝王的命令。

(52)诋:痛哭。

(53)景羡:景仰爱慕。

(54)政本自由:政治专制,不听旁人意见。门户固党:结党营私,自立门户。

(55)叛兵:提左良立儿子的叛兵。领:脖子。

(56)乘舆:皇帝的车乘,代指皇帝。迁播:到处转移流离。社稷:代指国家。邱墟:废墟。

(57)职:自称之词。明水:古代祭祀用的水。盂:计量单位。尚尔相原:尚能原谅你。

(58)求全首领:保全性命。立解枢柄:立刻交出大权。召:召集。

(59)贾似道:南宋末年宰相。只知聚敛财富,歌舞宴乐,致使朝政紊乱,不能抵御元兵。

(60)禇渊:南齐阳罗人,字产回。原为宋中书令,尚宋武帝女。萧道成欲反,袁粲欲攻之,褚渊泄其密于萧。袁粲命。萧道成篡位,为齐高帝,封禇渊为南康郡公,加尚书令。因而禇渊以名节而受讥于后世。这里是比禇渊比马士英,齿冷:讥笑。

(61)报仇雪耻之国:用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灭吴国以雪耻报仇雪,比喻越地人民是有骨气的。

(62)胥涛:胥,伍子胥。吴越之争时,伍子胥曾因谏吴王夫差要提防越国,加强吴国的力量,而触怒吴王被处。相传伍子胥后为潮神,潮来则驾素四白马而至。

(63)引领:伸出脖子。鉏麑:春秋时晋国力士。晋灵公派他去刺杀赵盾。他潜入越邸,见赵盾恭敬有礼,不忍加害,又不能违反君命,因此触槐而亡。这里以鉏麑指代刺客,此句意为我等着你派刺客来杀我。

(64)江上兵散:郑成功与张煌言曾举兵北上,攻下长江沿岸数十城,力图恢复明王室。后来兵败,郑成功退兵海上,张煌言兵溃败,间道返浙东。屏迹山中:隐居山中。

(65)贝勒:清代的封号,原称为多罗贝勒,用以封清宗室及蒙古外藩。为部落长的意思。

(66)薙:与“剃”通。

(67)閅:病。

(68)涕洟鲠咽:痛哭流涕,哽咽。

(69)临瞑:临。高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

(70)宗泽:宋义乌人,字汝霖。靖康元年募集义勇抗金兵,黴、钦宗二帝被掳后,人援京师,为东都留守,屡败金兵。多次上书力请宋高宗收复失地,不纳。后忧愤而,临终时连呼“过河”。

(71)姻娅: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待其举火者:依赖其接济维持生活的人。

(72)供亿:供给,供养品。

(73)月旦:对人物评头论足,品评。

鲁迅为什么晚年不回故乡,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

名画家黄永玉有一句名言,刻在了作家沈从文的墓碑上,“一个战士,不是战沙场,就是回到家乡”。但这句话对于同作家兼战士的鲁迅而言,显然是不适用的。

鲁迅其人,似乎尤其刻薄寡恩,近代文化名人,可说没有能出其之右者。他的一生,放言无惮,树敌四海,几乎所有交往都凶终隙末,搞到老婆兄弟关系都要破裂。对于绍兴故乡,他似乎也很冷漠。

他18岁离家上学,之后除了辛亥革命成功回乡教书过两年,还有一次回去变卖祖产之外,此外几乎终生没有再踏足故乡一步。他在晚年,定居毗邻的上海,按理说即便不会回去安度余生也可以“常回家看看”的,但是他没有。有人说,他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

现在的绍兴,大吃鲁迅饭,什么都要和他扯上关系。绍兴人民戏言,“百草园的泥墙根都是钞票”,鲁迅用过的厕纸能找到应该也会被供奉起来。但鲁迅有知,以他为人,想不但不会领乡党们的情,恐怕还会“怨愤责数”篇几千字檄文的。

我想,需要说明的是,鲁迅老不回家,不代表他对故乡没有感情。只是这种感情,比较复杂。可以说,归纳起来就是:爱慕故乡存留在古籍中的文化和前贤,但是现实中的人和事却又有点深恶痛绝,或者是带点“哀其不幸”的悲悯的。

从这一点上看,不管他对故乡的主观 情感 多么复杂,实际最影响他一生的地方,还是“乃报仇雪耻之乡”的绍兴。他的生命,起步于绍兴,他后来的大放异彩,也脱离不开越东特有的地域精神,及“故郡先贤”迥然的人文格调的影响。

鲁迅诞生在绍兴,也成长在绍兴。他在绍兴,是生活到了成年才“离家出走”的。他小时的亲人、老师、玩伴,还有故乡的风物,读过的书籍,如影随形伴随了他一生。乡邦的先贤们,从大禹、越王勾践,到陆游、徐文长,再到王思任、朱舜水,那种宁不屈硬骨头的精神,也让他刻骨铭心,至老弥笃。他后来在北京,在上海,虽然远离故土,但是一直都在校勘辑录乡贤所著史书和地方志。

我们看他的那些文章,从《故乡》,到《呐喊.自序》,到《朝花夕拾》,也可以发现他其实无一日或忘绍兴。素有水乡名城之称的绍兴,它的乌篷船,它的绍兴酒,它的百草园、它的三味书屋,鲁镇的街景、外婆家的桥、江南的集镇、村庄好玩的农舍、子虚乌有的酒店、可爱的闰土的毡帽、地方风情的社戏等等,无限风情都在鲁迅笔下。

但是,从这些地方我们大概也可以看出,鲁迅对故乡绍兴的喜欢及挂念,多半只是停留在“文化”和“先贤”认同上的。

鲁迅晚年,选择上海作为“归骨之所”,而断然不会落叶归根回绍兴养老,除了有各种形势牵制外,还因为故乡给了他太多不好的回忆吧。

鲁迅在绍兴期间,故乡的生活固然曾给予他很多温煦和欢乐,但是那里的大家族生活,也带给他太多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创伤。他后来的愤世嫉俗,不好相处,多疑严苛,其实都和这段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他10岁前后家族败落。祖父入狱,父亲病逝,作为家中长孙长子,面对屋里束手无策的寡母和弟弟,只能独自一人,迎头面对一切外界的风吹雨打。这种家庭败落后所饱尝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一直在摧折着鲁迅的身心,正如他后来自己所描绘的那样,“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敖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正是遭受了太多故乡人事的刺激,多少让他体悟到以血缘关系连接的感情纽带是如此的脆弱,既经不起时代浪涛的震荡,也接不住人性浊浪的冲击。

鲁迅甚至都不大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我们看周作人的《知堂回忆录》,其中赫然写道,“在北京这地方绍兴人便很不吃香,因此人多不肯承认是绍兴人。鲁迅便是这样,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他自己在文章里,也直接说过讨厌那里的人。比如,他说有一个婶娘让他拿家里钱,过后又传出他偷家里钱;比如,他亲爹一过逝,族中的大人不但不会体恤,甚至前门还摆着棺材,后堂就悄悄开会如何抢夺他家产了。他对那里的亲人,是愤怒的;而那里唯独还让他剩点好感的贫苦大众如闰土,他又亲见都成了“麻木”的群体,心情也是绝望的。

这一点,他的《故乡》、《在酒楼上》、《孔乙己》等文章都写的非常袒露而深切,甚至更多是哀伤。

也所以,当鲁迅有能力展翅高飞时,其实是迫不及待“离家出走”的,头都不回看一眼。

1919年前后,他一旦在京城可以立足,就马上回家变卖祖产田地,举家北迁, 再也不会回去了。1919年2月8日,鲁迅带病四处觅屋,拿着老家变卖的钱财,终于在北京构筑起八道湾这一暖巢。客舍似家家似寄,错把他乡当故乡,至此,至少在现实生命的履迹上,他和故乡绍兴正式地不再有了关联。

这一年的除夕,他在日记中如此写道,“晚祭祖先,夜添菜饮酒,方花爆”。这位努力离家出走的“弃子”,那晚的心情,到底欣喜,还是悲伤,单单从这几句话,我们真的无从揣摩的。盛席华筵终要散场,即便前方荆棘丛生,也还是要向前走。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生活中有不知道多少人,一旦踏上征程,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甚至在心底诅咒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爱恨交织。鲁迅不回家,也不是特殊的。对于晚年的鲁迅而言,其实也和我们很多人的 情感 并无二致,故乡梦影,永在心头,但已经是不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好在凡事有失必有得,鲁迅失去了绍兴,却成为了现代中国最好的作家。而我们要失去了故乡,可能赢得了暂借的房子,精神上却什么都没有了。

2018,12,12,晚,匆匆闲谈几句

鲁迅晚年不回故乡的根本原因是他老早就把祖宅给卖了。回故乡干嘛?

首先鲁迅并不穷,他的收入很可观,其次虽然鲁迅革各个阶层的命,但是其骨子里还是相当传统的,他在北京买了一套大院子大概,然后把三兄弟老母亲老婆朱安全部安顿过来,因为买房子钱不够,他自己出三分之一,两个兄弟不愿意出,于是商议就把祖宅卖了,再借点钱就买下了北京的那套院子。

题外话那套院子也是导致兄弟不和的原因

至于朱安,鲁迅虽然不爱朱安,但是在鲁迅在世的时候对朱安在经济上面还是不错的!如果和朱安离婚,朱安根本没法生存,所以鲁迅一直养着朱安,哪怕和兄弟周作人闹翻搬出北京的大院子,鲁迅在外面另买了一套小院子安顿母亲和朱安。朱安困苦在鲁迅去世后失去了经济来源。

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大篇幅地写到故乡,却并非出于对故乡的感情,而是对于童年的感情,我们从题目上就能看出,他的着眼点在时间而非地点。晚年他干脆不再回故乡,提起绍兴,口气里也常常并不友善,这里面有自嘲,也有真切的疏离感。

为何鲁迅对故乡的感情如此淡薄?窃以为这里有故乡的原因,也是鲁迅的个性使然。

首先当年鲁迅是带着对于故乡的怨气离开的。

他的祖父周介孚是前清进士,做过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等等,后来被卷进一场科场行贿案,判了斩监侯,虽然没有真的行刑,却让周家家道就此中落。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写道: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 社会 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

其实鲁迅的处境可能很多人都有过,故乡并不完全是温柔的,相反,它常常很凌厉。因为彼此知根知底,互相有可比性,在故乡更有可能见到恨人有笑人无的人,再加上你在故乡的时候,可能是你尚未得到发展,因此一生里最为弱小的时期,更有可能被各种人事碾压,留下不快的记忆。

只是,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与故乡依然是恩怨交加,人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都是出身之地,不可轻易嫌弃。故乡亦是如此,甚至每每在外人面前夸张地赞美,当成独有的资本,不能落人下风。而鲁迅却有一种刀斩般的分明,又称一个都不原谅,他曾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仍然愿意地火从地下升起,将野草同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对于他而言,温情总是需要让位于愤怒,对于故乡有这种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其对家乡的描述,如《社戏》《故乡》等,和所有中国人一样都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同时又在避讳着绍兴,警惕着绍兴,表现出一种与家乡漠然隔绝的态度。鲁迅1919年底最后一次离开绍兴,直到1936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七年里始终没有回过老家。

鲁迅对家乡和家乡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其中不乏一种憎恶。这里面除了对绍兴师爷、刀笔吏这种名声的厌恶之外还有痛苦的少年经历给他造成的巨大阴影。但是他晚年始终不回故乡,也许还有不为人知的内中隐情。

首先,鲁迅晚年不回绍兴的原因与他的夫人朱安有关。朱安也是绍兴人,家庭富足,名门之后。 众所周知,鲁迅的这一段婚姻是失败痛苦的。朱安不仅大鲁迅三岁,而且身材相貌超出了自己能够接受的底线,让他陷入绝望的境地。两人形同路人,有名无实。对鲁迅不喜欢妻子朱安,许多人为尊者讳,说是因为朱安是一个旧时代的女人,不识字,缠小脚,和鲁迅没有共同的理想志趣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我以为还是因为朱安不漂亮,缺乏女性起码的魅力。朱安的外在条件鲁迅在婚前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他和朱安未谋一面,婚前也许还心存幻想,觉得以母亲的眼光为他找的妻子应该能够让他接受,但是没想到新婚之夜看到的朱安瘦小枯干,面色黄白,尖下颏,薄嘴唇,宽前额,有些发育不全。鲁迅心里的苦恼和愤恨是可想而知的。但凡他对妻子有一丝好感,二十六岁的新郎不会在新婚的第四天就抛妻别母,与二弟周作人远赴重洋,返回日本。鲁迅对妻子朱安几乎不闻不问,一旦有机会他一定会逃离家乡,以躲避痛苦的婚姻。试想:鲁迅的亲戚朋友、同学乡里,朱安的娘家亲人等等都在绍兴,假设鲁迅回去,以他当时的状况,自己或朱安的亲友问起家里情况,问起朱安,鲁迅会如何作答,以鲁迅的自尊自重,这个尴尬的话题实在是难以面对。

鲁迅晚年不回绍兴的再一个原因,还和他的家庭、兄弟有关。 鲁迅十三岁时,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亡,家境迅速败落,少年的鲁迅经常出入药店和当铺。少年的鲁迅一度生活在紧张焦虑惊悸的状态中,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变故带来的心理落差、经济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抑,熟人甚至族人的轻蔑对鲁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晚年不回绍兴有着复杂的难与人言的个人 情感 因素。

鲁迅肯定爱家乡绍兴,爱恨交加可以理解。作为宁波人绝大部分认同绍兴,宁绍同源,宁绍平原,宁绍商帮,还有上海滩的宁绍轮船公司,两地关系友好既独立又合作,这样的不亲不离关系其实亲人间也应该如此,过于亲近了解反而会感情纠葛……宁波人中对绍兴人不大感冒的恰恰余慈人居多就能说明问题,呵呵但不能说余慈人不喜欢绍兴,因为原属绍兴更了解对方

绍兴出师爷,所谓刀笔吏,鲁迅家道中落正是因科场舞弊案被刀笔吏所陷害,从此一蹶不振。为了重振家声出人头地,周氏兄弟负笈东瀛,终成大家。乡下人怕官,所以鲁迅要去京城做个官给他们看看(教育部佥事也算是个官)。连祖屋都卖了,可见是拔了根了,再不想回去了。因为那是伤心地啊

鲁迅先生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说:“中国人几乎都是爱护故乡,奚落别处的大英雄,阿Q也很有这脾气。”鲁迅应该也和别人一样,对自己的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他在后来的许多散文中总是回忆着少年时期在绍兴的生活,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朝花夕拾》中,但是他同时又在避讳着绍兴,警惕着绍兴,表现出一种与家乡漠然隔绝的态度。最明显的例证就是鲁迅一九一九年底最后一次离开绍兴,直到一九三六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七年里始终没有回过老家。自从一九二七年十月鲁迅和许广平一直生活在上海,上海距离绍兴,大概一百四十公里,这点距离即使在交通不算发达的当年,也不足以成为鲁迅不回绍兴的理由。

鲁迅在感情上与故乡产生隔膜,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这里面除了绍兴师爷、刀笔吏这种名声让他忌恨以外,还有他痛苦的少年经历造成的巨大阴影,让他对家乡和家乡人产生一种憎恶心理。但是他晚年始终不回故乡,也许还有不为人知的内中隐情。

首先,我以为,鲁迅晚年不回绍兴的原因与他的夫人朱安有关。朱安也是绍兴人,家庭富足,名门之后。她是鲁迅本家玉田叔祖母的内侄孙女,媒人又是周玉田的儿媳妇谦婶,婆媳俩和鲁迅母亲的关系很好。

众所周知,鲁迅的这一段婚姻是失败痛苦的。朱安不仅大鲁迅三岁,而且身材相貌超出了自己能够接受的底线,让他陷入绝望的境地。两人形同路人,有名无实。对鲁迅不喜欢妻子朱安,许多人为尊者讳,说是因为朱安是一个旧时代的女人,不识字,缠小脚,和鲁迅没有共同的理想志趣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我以为还是因为朱安不漂亮,缺乏女性起码的魅力。朱安的外在条件鲁迅在婚前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他和朱安未谋一面,婚前也许还心存幻想,觉得以母亲的眼光为他找的妻子应该能够让他接受,但是没想到新婚之夜看到的朱安瘦小枯干,面色黄白,尖下颏,薄嘴唇,宽前额,有些发育不全。鲁迅心里的苦恼和愤恨是可想而知的。但凡他对妻子有一丝好感,二十六岁的新郎不会在新婚的第四天就抛妻别母,与二弟周作人远赴重洋,返回日本。

从日本回国后,一九一〇年九月,鲁迅回到绍兴担任中学堂教员兼监学,他这时的状态是:囚发蓝衫,喝酒抽烟,意志消沉,荒落殆尽,其内心的痛苦压抑是可想而知的。他长期住在学校宿舍,尽管离家并不很远,走路只需几十分钟,但鲁迅每周只回家一次,主要是取些书籍衣物,看望母亲,对妻子朱安几乎不闻不问。一旦有机会他一定会逃离家乡,以躲避痛苦的婚姻。果然,一九一二年二月,他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教育部任职,第二次离开故乡。

这之后,鲁迅在北京最终与许广平相恋,两人几经周折,于一九二七年十月在上海共同生活。

鲁迅在感情上从来没有接受过朱安,这个可怜的女人为鲁迅守了一辈子活寡。就两人的婚姻而言,朱安无过错可言,此中的是非我们不去管它,问题是,绍兴不仅促发了鲁迅一段恶梦般的痛苦婚姻,还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共同故乡,在鲁迅的感情生活中这无疑是一处伤心之地。离开家乡另组家庭的鲁迅如何面对,最明智的选择只能是回避。试想:鲁迅的亲戚朋友、同学乡里,朱安的娘家亲人等等都在绍兴,假设鲁迅回去,以他当时的状况,自己或朱安的亲友问起家里情况,问起朱安,鲁迅会如何作答,以鲁迅的自尊自重,这个尴尬的话题实在是难以面对。

鲁迅晚年不回绍兴的再一个原因,我以为还和他的家庭、兄弟有关。

鲁迅十三岁时,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亡,家境迅速败落,少年的鲁迅经常出入药店和当铺。在《呐喊自序》中,他谈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少年的鲁迅一度生活在紧张焦虑惊悸的状态中,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变故带来的心理落差、经济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抑。请注意这一句话:“在侮蔑里接了钱……”我以为,让鲁迅感到侮蔑的决不仅仅是质铺里的伙计,也许还有周围数不清的熟人,甚至是同族亲人。父亲去世以后,有一回家族聚议,重新分配房屋,亲戚本家欺负鲁迅家,要把坏房子分给他们,鲁迅作为一房长孙,称祖父还在狱中,坚决不肯签字,由此引起一位本家长辈的厉声呵责。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里记载过这件事:“鲁迅往南京前一年间,……和本家会议本‘台门’事情,曾经受到长辈的无理的欺压。……鲁迅系是智兴房,由曾祖父苓年公算起,以介孚公作代表。这次会议有些与智兴房的利益不符合的地方,鲁迅说须要请示祖父,不肯签字,叔祖辈的人更声色俱厉的强迫他,这字当然仍旧不签,但给予鲁迅的影响很是不小。”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初,绍兴老屋由新台门六房联合出卖,鲁迅接母亲、朱安和周建人一家北上。年初的时候,他在给许寿裳的信中提及此事:“明年,在绍之屋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便拟挈眷居于北京,不复有越人安越之想。而近来与绍兴之感情亦日恶,殊不自至(知)其何故也。”(《鲁迅全集》第十一卷,第三百五十八页)变卖绍兴老屋是因为“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这里面很可能与族人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鲁迅居住的新台门都是他的本家亲戚,却也因为家庭的变故,变得冷酷和势利起来,这不禁让敏感的他对家乡人产生一种感情上的憎恶。变卖新台门周宅,接母亲鲁瑞和妻子朱安及三弟周建人一家到北京与二弟周作人同住于八道湾,他在绍兴几乎没有 情感 牵挂与依恋之人,绍兴自然没有非回去不可的理由。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晚年不回绍兴有着复杂的难与人言的个人 情感 因素。

这类问题编者不觉得很滑稽吗?这类问题就好比专家去点评名人字画一样可笑。那我问你,鲁迅为什么非要回绍兴?他不能有对故乡的厌恶吗?他儿时身受家道中落的感触,又到他青年时期面对的他父亲的去世。我想,当时鲁迅学医也是认真的。毕竟之前,绍兴城的周家还是名望很高的 翰林之家。这个换位思考。换作现在,估计能有鲁迅类似经历的人,多半会衣锦还乡,牛逼一番。区别就在这里,爱我所爱,恶我所烦。这就是鲁迅的性格。虽然他当时在北京的收入按现在来说也是“土豪。”了,晚年更是迷恋上看**。生活对比当时的 社会 环境,也可以算奢侈。但中国从屈原开始为一,到鲁迅为二,三还没有出现。鲁迅的伟大,是可以和屈原相并肩的。

鲁迅是绍兴人,更是中国人。心怀国家,对 国家前途和民众心智 忧心忡忡,哪还有晚年回故乡的心思(提一句,鲁迅去世时才55岁,不存在“晚年”一说吧)。国内除了在绍兴厦门,鲁迅生活过的主要在几个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工作生活医疗等等条件也比地方上要好要便捷。

我很喜欢一句话 如果你对一个地方依旧怀念 那是因为你青春埋藏的地方或你忘不掉那里的某个人。 鲁迅晚年依旧不回绍兴 或许绍兴没什么令他怀念的 儿时的玩伴儿时的地方都已经变了 变得不再是熟悉和喜欢的了 假如回去 遇见朋友能聊什么呢 或许剩下的只是简单的寒暄。过不去的青春。还有回去更加尴尬 因为关系处的不是很好。 老家..父母还健在的话那就是老家 每年都会回去 如果父母不在的话那老家就只是记忆里的美好了

描写人脸部脏的词语

1.描写脸部很肮脏的成语

肮肮脏脏不干净。

比喻卑鄙、丑恶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卑鄙龌龊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 关于肮脏的成语出处: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他们里面的坏人,的确是天地间最坏的东西。背信弃义,放火,横抢武夺,卑鄙龌龊,什么都干得出来。”

卑陋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

亦作“卑鄙龌龊”。出处:无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

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藏垢纳污垢、污:肮脏的东西。

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描写肮脏的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的黑窝。涤瑕荡秽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

指清除旧的恶习。出处:汉·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使其上下一心,痛自刻责,~,发愤为雄,犹足以为善国。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风尘肮脏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

—— 关于肮脏的成语出处:无垢面蓬头指面目肮脏,头发凌乱。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蚤起》:“如云鬓发粗粗卷展,蛾眉低偃,也只索垢面蓬头,净洗朱铅。”

见豕负涂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出处:《周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纳垢藏污垢、污: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描写肮脏的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受人钱甘心~。明·陈汝元《金莲记·构畔》同流合污流:流俗;污:肮脏。

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此数贼者,~,败坏国政。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污手垢面形容手脸都很肮脏。

出处:无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 关于肮脏的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辞秽语*:不健康;秽:肮脏。

指轻薄的下流话。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词秽语,概所不录。”

肮肮脏脏 卑鄙龌龊卑陋龌龊不干不净藏垢纳污涤瑕荡秽风尘肮脏垢面蓬头见豕负涂同流合污污手垢面掩鼻而过*辞秽语。

2.形容一个人脏的词语

雀小脏全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五脏六腑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

脏污狼藉 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风尘肮脏 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

贪脏枉法 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真脏实犯 脏物上真的,罪犯是确实的。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捉贼捉脏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坐地分脏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肮肮脏脏 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

3.描写人物很脏的句子

○ 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 面目可憎: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 獐头鼠目: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 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 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 囚首垢面:象监狱里的,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4.描写人物面部的词语

奸笑 冷笑 猥琐的笑 傻笑 憨诚惶诚恐 胆颤心惊 吊胆提心 担惊忍怕 担惊受恐

担惊受怕 大惊失色 胆裂魂飞 怛然失色 胆丧魂惊

胆丧魂消 胆战心寒 胆战心慌 胆战心惊 胆战心摇

骨寒毛竖 骨软筋麻 汗不敢出 汗出浃背 汗出洽背

魂飞胆颤 魂飞胆裂 魂飞胆落 魂飞胆破 魂飞胆丧

魂飞胆战 魂飞魄散 魂飞魄丧 魂飞魄飏 魂飞魄越

魂飞神丧 惶惶不安 魂耗魄丧 惶恐不安 汗流浃背

汗流夹背 汗流洽背 寒毛卓竖 魂飘神荡 汗洽股栗

骇人听闻 骇人闻听 魂丧神夺 魂亡胆落 魂消胆丧

魂消魄夺 魂消魄丧 寒心酸鼻 惊愕失色 惊弓之鸟

惊惶万状 兢兢战战 惊恐失色 惊恐万状 噤若寒蝉

惊心吊胆 惊弦之鸟 恐慌万状 恐后争先 栗栗危惧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了无惧色 泪下如雨 目瞪口呆

目定口呆 目瞪口僵 目瞪口结 目瞪口张 目瞪舌强

目瞪舌挢 目瞪舌强 毛发倒竖 毛骨悚然 目怔口呆

捻神捻鬼 怕风怯雨 怕鬼有鬼 魄散魂飞 魄散魂消

魄消魂散 怕硬欺软 钳口挢舌 欺软怕硬 欺硬怕软

肉颤心惊 肉跳神惊 肉跳心惊 丧胆亡魂 三魂出窍

舌挢不下 色若灰 神逝魄夺 缩头缩脑 肆无忌惮

谈虎色变 贪生恶 贪生畏 提心吊胆 畏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