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吕蒙的成语-有关吕蒙的成语故事
1.关于吕蒙的成语
2.关于吕蒙诸葛亮项羽的成语
3.出自《孙权劝学》中的成语有哪些?
4.有关于形容吕蒙的成语大全-成语故事
关于吕蒙的成语
v三国中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有两个: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
刮目相待: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吕蒙是东吴名将,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责任重了,应该抽时间读点书才好。”吕蒙说:“在军营里事务那么多,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呢?”孙权笑着说:“我并不是要你像博士(官名)那样精通经书,只是要你多浏览一?
关于吕蒙诸葛亮项羽的成语
关于吕蒙的成语:
士别三日,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后以形容对人重视,另眼相待。吴下阿蒙,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 ,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典故运用智谋,比喻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借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关于项羽的成语:
霸王别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无一还心。”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自《孙权劝学》中的成语有哪些?
1、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刮目相看”初作“刮目相待”,意思是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始见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
3、士别三日(形容人分别的时间很短)。
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4、开卷有益(比喻读书有用处)。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有关于形容吕蒙的成语大全-成语故事
吕蒙的成语
刮目相看
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手不释卷
一拥而上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洗脚上船
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读 音:
shìbiésānrì,guāmùxiāngdài
释 义: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出 自: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近义词:
穷奢极侈
反义词:
节衣缩食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
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后,不久地也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
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
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成语吴下阿蒙
读 音:
wúxiàāméng
释 义: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 自: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近义词:
爱不释手学而不厌
反义词:
不学无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