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4个含有“猴”的熟语

2."弄鬼掉猴"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3.猴的成语故事大全

写出4个含有“猴”的熟语

弄鬼掉猴调皮捣蛋是什么生肖-弄鬼掉猴在红楼梦中说谁的

猿穴坏山

释义:“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典故: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穷猿奔林

释义:“穷猿奔林”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

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杀鸡儆猴

释义:“杀鸡儆猴”指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弄鬼掉猴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猕猴骑土牛

释义:“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典故:《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惊猿脱兔

释义:“惊猿脱兔”指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典故: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教猱升木

释义:“教猱升木” 指导人作坏事。

典故:语出《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朱熹《诗集传》:“猱,猕猴也,性善升木,不待教而能也。”

猢狲入布袋

释义:“猢狲入布袋”比喻山野之性受到约束。

典故:此语出自《景德传灯录》,有和尚问年代寂禅师:怎样使学生专心学习?禅师回答说:“猢狲入布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记述道,诗人梅尧臣奉命编修《唐书》时对他的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心猿意马

释义:“心猿意马”比喻心意像猿腾马奔一样胡思乱想,控制不住。或写作“意马心猿”。

典故:出自汉代《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又见于佛经变文《维摩托车诘经菩萨品》。

猿鹤虫沙

释义:“猿鹤虫沙”比喻战乱使人变非人和异物。后用以指阵亡将士和战乱中的者。

典故:出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唐代吴筠《玄猿赋》引作:“君子变为猿鹤,小人变为虫沙。”

沐猴而冠

释义:成语“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窃据名位者。沐猴,即猕猴。冠,戴帽子。

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则冠耳。“讽刺项羽不能成帝业。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解释说:“言虽著人衣冠,其收不类人也。”就是说,猴了子戴上人的帽子,却并不是人。

"弄鬼掉猴"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装神弄鬼

zhuāng shén nòng guǐ

解释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装神扮鬼、装神做鬼

例句你们别和我~的,什么事我不知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猴的成语故事大全

 每一个 成语 背后,都有一个引人人胜、寓意深远的 故事 ,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下面是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猴的 成语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猴的成语故事1:

 尖嘴猴腮

 拼音:jiān zuǐ h?u sāi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肉吃。”

 释义:原意是说猴的尖嘴巴、瘦面颊。现用来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通常用作贬义词。

 故事:出自《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的故事中。范进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他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到了六月尽头,范进想进城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不要得意忘形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屁!?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 文章 ,还是宗师看见你老,过意不去,舍给你的,如今疑心就想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的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给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得范进摸门不著。辞了丈人回来,自己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著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刻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后人用“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猴的成语故事2:

 猴头猴脑

 拼音: h?u t?u h?u nǎo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二十一回:“看他虽是人形,却似猴头猴脑,身上着件单衫。”

 释义:原意是说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现多用来形容 儿童 好动、静不下来,显得调皮可爱。含有一定的褒义。

 故事:《七剑十三侠》写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徐鸣皋等十二英雄聚义,各仗侠肝义胆、超群武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七位以"子"命名的剑仙)及十三生(十三位以"生"命名的剑仙)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结果七子十三生与十二英雄各受封赏。

 成语《猴头猴脑》出自《七剑十三侠》第二十一回《句曲山侠客遇高人 华阳洞众妖谈邪道》:闲话休提。且说众弟兄来到后山,寻看华阳仙洞,......这夜众人皆已睡熟,独有徐鸣皋再也睡不熟,便起来开了窗,望望山景。只见一轮皓月当空,万里无云,静悄悄好不有趣。看了一回,远远的望见一人行而来。走到仙人洞畔,沿山坡转弯过去。看他虽是人形,却有猴头猴脑,身上着件单衫。暗想:“如今天气寒凉,怎的他不怕冷?况且更深夜静,独行山中,又是这般嘴脸,莫非是个妖怪?”

  猴的成语故事3:

 弄鬼掉猴

 拼音:n?ng guǐ di?o h?u

 出处: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释义:原意是指搞鬼花样,耍猴把戏。现用来形容调皮捣蛋,不听话,不驯顺,耍花样。

 故事:贾赦(贾母的长子)看上了贾母的大丫头鸳鸯,非要纳她为妾,让邢夫人(贾赦的妻子)去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贾母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

 “弄鬼掉猴”出自邢夫人对鸳鸯的劝说中:邢夫人便坐下,拉着鸳鸯的手,笑道:“我特来给你道喜来的。”鸳鸯听了,心中已猜着三分,不觉红了脸,低了头,不发一言。听邢夫人道:“你知道,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些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因满府里要挑个家生女儿,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儿不好,就是性子不好;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因此常冷眼选了半年,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意思要和老太太讨了你去,收在屋里。你比不得外头新买了来的,这一进去了就开了脸,太太讨了你去,收在屋里。你比不得外头新买了来的,这一进去了就开了脸,就封你作姨娘,又体面,又尊贵。你又是个要强的人,俗语说的,?金子还是金子换?,谁知竟叫老爷看中了!你如今这一来,可遂了你素日心高智大的愿了,又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

猴的成语故事4:

 土龙沐猴

 拼音:tǔ l?ng m? h?u

 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释义:沐猴:猕猴。用泥土做的龙和戴上帽子的猕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猴的成语故事5:

 杀鸡骇猴

 拼音:shā jī h?i h?u

 出处: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释义:原意是说因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用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也作杀鸡哧猴、杀鸡儆猴、宰鸡教猴等。现用来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故事1:清朝末年,有位姓文的制台,他有一个脾气,就是在他吃饭的时候,不准任何人来打扰,总要等他吃过饭、擦过脸再说。否则,对禀报的下人,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 这一天,文制台正在吃饭,一个外国领事要见制台。一听洋人来了,制台吓得六神无主,不但打破惯例,说“请进”,而且穿好衣帽,亲自来到滴水檐前迎接。

 原来,制台新近处了一名亲兵,谁知杀的地方不对,既不在校场,也不在辕门外,偏偏在这位领事的公馆旁边,所以领事前来问罪。

 见了面,领事愤愤地把上述情形讲了一遍,责问制台,为什么在他公馆旁边?制台临时编出一套理由,说:“这个亲兵原是拳匪,正因为拳匪专同洋人为难,这就对贵领事也有所不利,所以我特地想出一条计来,把这人杀在贵衙署旁边,好教他的同党惧怕。俗话说杀鸡骇猴,把鸡杀了,那猴子看到自然就怕。我这回虽说只杀一个亲兵,然而所有拳匪见了这个榜样,以后就不敢再和贵领事为难了。”

 那领事听了制台的回答,称赞他办得好,告辞而去。

 故事2: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