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辟邪侈的邪什么意思-放辟邪侈的侈什么意思
1.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2.《齐桓晋文之事》注解
3.齐桓晋文之事 放辟邪侈 邪读什么音
4.对“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这句话怎么理解?
5.《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厌: 通“餍”; 满足。形容词。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厌: 通“餍”; 满足。形容词。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 通“宴”; 安逸,安闲。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阳 同“佯”; 假装,表面。 “皆阳应曰:‘诺,。”
昂 同"仰"; 抬头脸向上,与“俯”相 “引弓昂射,颇伤城上人。”
邀: 同“要” 要挟。动词。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飖: 同“攒” 飘摇。动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
要 同“邀”; 约。动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 同“邀”; ;邀请。动词。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 同“邀”; 拦住。动词。 “鸠宗 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 同“邀”; 拦住。动词。 “鸠宗 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 同“邀”; 邀请。动词。 “张良出,要项伯。”
耶 通‘爷”; 父亲。名词。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 通“怡; 平和,和悦。形容词。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已: 同“以” 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 通“已” 太甚。副词。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
以: 同“已” 止。动词。 “无以,则王乎 ”
亿: 同“繶”; 束。量词。 “胡取禾三百亿兮 ”
佚: "逸"; 安逸,安闲。形容词。 “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 同“溢”; 涨水。动词。 “澭水暴益。”
逸: 通“佚”; 散佚。动词。 左忠毅 公逸事。”
翼: 通“翌”; 明(天)。名词。 “翼日 进宰。”
阴: 通“萌”, 树荫。名词。 “绿杨阴里白沙堤。”
阴: 通“荫”, 树荫,名词。 “也傍桑阴学种瓜。”
阴: 通“荫”; 绿荫。名词。 “佳木秀而繁阴。”
有: 同“又”; 更。副词。 “殆有甚焉。”
有: 同“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 同“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 同“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 同“又”; 再。副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 同“欤”; 吗。语气助词。 “唯赤则非邦也与 ”
与: 同“欤”; 吗。语气助词。 可得闻与 ”
与: 同“欤”; 吗。语气助词。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与: 同“欤”; 呢。疑问语气词 “是谁之过与 ”
豫: 通“预”; 预先,事先。副词。 “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员: 通“圆”; 圆形。名词。 “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 同“源” 源泉。名词。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圆: 同“圆”; 圆形。名词。 “多平方,少圆。”
芸: 同“耘”; 锄草。动词。 “植其杖而芸。”
暂: 通“渐”, 欺诈。动词。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蚤: 通“早”; 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 “使遂蚤得处囊中。
蚤: 通“早”; 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 同“债”; 欠别人的钱财。名词。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
曾: 同“增”; 增加。动词。 “曾益其所不能。”
旃: 同“毡“ 毛织的毡毯。名词。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旃: 同“毡” 毛织的毡毯。名词。 “与旃毛并咽之。”
霑: 同“沾”; 浸湿,浸润。动词。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鄣: 同“鄣”; 遮蔽。动词。 “一一以叶自鄣。”
振: 通;震; 震动。动词。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 通“震”,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 通“震”; 震动。动词。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振: 通“震”; 震动。动词。 “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 同“赈”; 救济。动词。 “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征: 同“徴”; 证据。名词。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支: 通“肢” 肢体。名词。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
支: 通“肢”; 人或动物的四肢。名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枝: 同“肢”; 肢体。名词。 “为长者折枝,”
知: 通"智" ,聪明,智慧。形容词。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 通“智” 聪明,智慧。形容词。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 通“智”, 智慧。名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祗 同“祗”, 同“只”;只是。副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直: 通“值”; 价钱,代价。名词。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 通“值”; 价钱。名词。 “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 通“值”; 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 "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直: 通“值”; 值得。动词。 史进道:“直什么?
直: 通”值; 价值,动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指: 同“旨” 旨趣。名词。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 通“贽”; 见面礼。名词。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 同“锧”, 刑具,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陼: 同"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朝发枉陼兮,夕辰阳。”
属: 同“嘱”; 嘱托、托付。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住: 通“驻”; 动词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著: 同“着”, 穿。动词。 “著我旧时裳。”
转: 通“啭”; 鸟宛转地叫。动词。 “蝉则千转不穷。”
椎: 通“锤”, 兵器。名词。 “右夹大铁椎。”
椎: 通“锤”; 兵器。例句中前一个“椎”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濯: 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兹: 通“滋” 副词。兹,更加。 “赋敛兹重”。
咨: 同“谘”; 询问。动词。 “其以义理相谘访。”
咨: 同“谘”; 询问。动词。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卒: 通“猝”, 仓猝。形容词。 “五万兵难卒合。”
卒: 通“猝”; 仓猝。形容词。 “群
尊: 通“樽” 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 同“座”; 座位。名词。 “直上载公于上坐,”
坐: 同“座”; 座位。名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矉: 同“颦”; 皱眉头。动词。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齐: 同“剂”; 量词,例句中为名词。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蕲: 同“祈”; 求。动词。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
契 同“锲” 刻,动词 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襁: 同“襁"; 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 “则人物归亡,襁至而辐凑。”
躈: 同“噭” 一说是肛门。名词。 牛羊蹄躈各以千计。”
禽: 通“擒” 捕捉。动词。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禽: 通“擒”; 捕捉。动词。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诎: 同“屈”; 弯曲。动词。 “诎右臂支船。”
取: 通“娶”;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去: 同“弆”; 藏。动词。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却: 同“却”, 退。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郤: 同“隙”; 空隙。名词。 “依乎天理,批大却
阙: 通“缺”; 缺点。名词。 “必能 裨补阙漏”
輮: 通“揉”; 使……弯曲。动词。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蒻: 同“箬”, 箬竹。名词。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善: 通“缮”; 修治,拭擦。动词。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沈: 同“沉”: 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沈: 同“沉”; 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生: 同“性” 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 通“伸”; 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 通“志”, 标志,记号。名词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 通“志”; 记住。动词。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
识: 通“志”; 记住。动词。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食: 同“饲”; 喂。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 同“屎”; 粪便。名词。 “然与
式: 通“拭”; 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逝: 通“誓”; 发誓。动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 同“授” 给,与。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 同“熟”; 煮熟了的。形容词。 “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孰: 同“熟”; 仔细。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 同“说 高兴,愉快。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 同“悦; 高兴。形容词。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 同“悦”; 愉快。高兴。形容词。 “而民说之,”
说: 同“悦”; 愉快。形容词。 “秦王不说。”
竦: 同“耸”; 高。形容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太: 通“大” 大部分。形容词。 “者太半。”
汤: 同“烫”: 用热水焐。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 同“畋” 打猎。动词。 “今王田猎于此。”
帖: 同“贴”; 用标签标出。动词。 “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 同“贴”; 粘附。动词。 “对镜帖花黄。”
庭: 同“廷”; 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 同“途”, 道路。名词。 “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涂: 同“途”; 道路。名词。 道路。名词。
土: 同“仕” 作官。动词。 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 通“托”; 托付,委托。动词。 “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顽: 同“玩”; 开玩笑。动词。 “我又不同你顽。”
亡: 同“无” 不,副词 “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 同“无” 不。副词。 “亡何国变,宁南。。
亡: 同“无” 没有。副词。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亡: 同“无”, 没有。副词。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 同“无”; 不。副词。 “回望女
亡: 同“无”; 不。副词。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同“无”; 没有。副词。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 同“网”; 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
惟: 通“唯” 应答声。象声词。 “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先生乐游。”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陈言之务去。”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有门前镜湖水。”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惟: 通“唯”; 只,只有。助词。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
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文: 同“纹” 纹理。名词。 “其中多斑文小鱼。”
文: 同“纹”; 纹路,纹理。名词。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 通“毋”; 不要。副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无: 通“毋”; 不要。副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希 同“稀” 稀疏,少,罕见。形容词。 有志乎古者希矣。”
希: 同“稀”; 稀少。形容词。 “鼓瑟希,铿尔。”
熙:“ “嬉”, 欢乐,快乐。形容词。 其余则熙熙而乐。”
郤: 同“隙”; 隔阂,嫌怨。名词。 “令将军与臣有郤。”
孅: 通“纤” 精细。形容词。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县: 同“悬” 挂着。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 ”
县: 同“悬”; 挂,动词。 县明太 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乡: 同“向” 对着、朝着。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乡: 同“向”; 对着,朝着。介词。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飨: 同“享”; 受。动词。 “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向: 通“响”; 响声。名词。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 同“耶” 吗。疑问语气词。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径验邪 ”
邪: 同“耶” 呢,吗,疑问语气助词。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邪: 同“耶” 呢,吗。疑问语气饲。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
邪: 同“耶”; 吗,呢;疑问语气词。 “何忧令名不彰邪 ”
邪: 同“耶”; 吗。疑问语气词。 “其真邪 ”
邪: 同“耶”; 呢。疑问语气助词。 何预我邪 ”
羞: 同“馐”; 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 同“墟”, 市。名词。 “之虚所卖之。”
畜: 通“蓄”; 积聚,储藏。动词。 “故其畜积足恃。”
炎: 通“焰; 火焰。名词。 “顷之,烟炎张天。”
奄: 同“晻”; 日无光。形容词。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 通“餍”; 满足。形容词。 “暴秦之欲无厌。。 厌: 通“餍”; 满足。形容词 “奉
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盖: 通“盍”, 为什么。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盖: 通“盍”; 何不。兼词。 “盖亦反其本矣。”
盖: 通“盍”; 为什么,疑问代词。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干: 通“岸”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彀: 同“够”。 能够。副词。
彀: 同“够”; 达到。动词。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估: 通“贾”; 商人。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 通“盥”; 洗手。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函胡: 同“含糊” 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 同‘何”; 什么。疑问代词。 “蹈不顾,亦易故哉 ”
衡: 通"横” 跟竖、直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 通“横” 梗塞,指不顺。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
衡: 通“横” 与纵相对, “外连横而斗诸侯。”
衡: 通“横”; 与竖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左手倚一衡木
华: 同“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 “混黄华叶衰。”
画: 同“划” 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 同“欢” 欢聚。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 同“环”; 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还: 同“旋”; 回转、掉转。动词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 通"惶” 恐惧,惊慌。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
皇: 通“惶”; 恐俱,惊慌。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 通“惶”; 恐惧,惊慌。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皇: 同“凰” 传说中的雌凤。名词。 “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 同“恍” 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恍惊起而长嗟。”
麾: 同“挥”; 指挥。动词。 “麾众 拥豪民马前,”
惠: 同“慧”; 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惛:: 通“昏”; 昏乱糊涂。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 同“浑” 水不筒,污浊,形容词。 举世沼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溷: 同“混”、“浑” 混浊。形容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 同“混”、“浑”; 厕所。名词。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 同“伙”; 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 “出门看火伴”。
火: 同“伙”; 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疾: “嫉”, ,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 同嫉; 嫉妒,憎恨。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 同“戟”; 兵器。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 通“藉”; 垫。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纪: 通“记”; 记载。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 通“价”; 钱。名词。 “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 同“拣” 选,择。动词。 “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 同“拣”; 挑选,选拔。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同“拣”; 挑选。动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 同“现” 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见: 同“现” 呈现,露出来。 “信义安所见乎 ”
见: 同“现” 呈现,露出来。动词。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 同“现”: 出现。动词。 “路转溪头忽见。”
见: 同“现”; 呈现,露出来。动词。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 同“现”; 呈现,露出来。动词。 “才美不外见。”
见: 同“现”; 出现,露出来。动词。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而: 通“尔”; 你的。代词。 “若欲 而父,即前斗”
而: 同“如” 象。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 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 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无他,但手熟尔。”
尔: 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以头抢地尔。”
尔: 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 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非则徙尔。。
蕃: 通“繁”; 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 同“返, 返回。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
反: 同“返” 返回,归来。动词。 “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 同“返” 返回。动词。 “人穷则反本。”
反: 同“返”; 返回。动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同“返”; 返回。动词。 “盖亦反其本矣。“
反: 同“返”; 往返,返回。动词。 “使子路反见之。”
反: 同“返”; 往返,返回。动词。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
反: 同“返”; 往返,返回。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 通“俸” 俸禄,薪俸。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 同"捧"; 两手托着。动词。 “而察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 同“棒”; 两手托着。动词。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奉: 同“捧 两手托着。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 同“缻” 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 同“弼”; 辅弼。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 同“甫”,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
"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绌: 通“黜”; 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从: 同“纵”; 合纵,联合抗秦。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 同“纵”; 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 同“纵”; 与“横相对,地理上的南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 通“焠"; 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 同“措”; 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 同“措”; 放。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 通“挡” 抵挡,抵偿。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 通“挡” 抵挡。动词 “曹军不能抵当。”
当: 通“挡”; 抵。动词 :以尔汉而当汉半地,臣请往如楚。。
当: 通“挡”; 抵挡。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 通“挡”; 遮挡。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 通“倘”; 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 同“导’; 引导。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 通“德”; 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
吊: 同“掉”; 落。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 同“叮咛” 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 通“逗”; 即现在的“,”。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 同“渡”; 渡过,越过。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
队: 通“坠; 坠落。动词。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 同"夺; 强取,夺取。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 通“隳”; 毁弃。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蛾 同蚁 蚂蚁。名词 土民蛾 聚者万人,。
而: 通“尔”; ”你的。代词。 “吾乃 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
而: 通“尔”; 你,你的。代词。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
而: 通“尔”; 你。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辟: 通"避”; 躲避,逃避。动词。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 通“避”; 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 通“僻”; 行为不正。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 通“敝”; 困顿,失败。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通“敝”; 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 通“敝”; 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 同“遍” 遍及,普遍。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 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名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 同“否”; 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 同“否”; 不会。副词。 “王曰:‘不也’。”
不: 同“否”; 吗。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
不: 同“否”; 吗。疑问语气词。 “汝见我不 ”
不: 同“否”; 吗。疑问语气词。 “宁可共载不?”
材: 同“才”; 才能。名词。 仆材 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
材: 同“才”; 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 通“才” 仅,只。副词。 “城中 兵不满千,户裁及万。”
裁: 通“才”; 刚刚。副词。 “手裁 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 同“彩” 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 同“彩”; 颜色,彩色。名词。 “须臾成五采。”
仓: 同“苍”; 黑色。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 同“脏” 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 通“缠” “胡取禾三百廛兮 ”
唱: 通“倡”; 倡导。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 同“抄”; 抄写。动词。 “适 中手自钞录。”
雠: 同“仇”; 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 同“锄”; 锄头。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案: 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 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 通“班”;“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 同“版”; 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蜯: 同“蚌”; 河蚌。 “民食果损蜯蛤。
暴: “同曝” 晒。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暴: 同“曝” 暴露,显露。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 同“曝”; 暴露,显露。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暴: 同“曝”; 晒。动词。 “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杯: 同“杯”; 酒器。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 通“背”, 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同“背” 背叛,违背。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 通“被”; 顶。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 同“披”; 穿着。动词 “闻妻 言,如被冰雪。”
被: 同“披”; 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同金生皆被绮绣,”
被: 同“披”; 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以示尚
被: 同披; 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 同“睥睨”; 斜着眼看。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齐桓晋文之事》注解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 事:指两人称霸诸侯的业绩。 可得闻乎?” 可得:助动词性结构,同义并列关系。相当于“可以”“可能”。○劈头就问齐桓、晋文之事,旨在图霸而且心切。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仲尼:孔子的字。徒:门徒,学生。道:称道。桓文:齐桓公晋文公的省称。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的门人,所以这么说。 是以后世无传焉, 是以:因此。传:传述。焉:兼词,于之,对他们的事迹。“之”指齐桓晋文之事。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孟子主张行“王道”,反对武力称霸,所以借口“无道”和“无传”巧妙地撤开桓文之事。话虽说得委婉,但一语撇开,实则斩钉截铁地表明了“霸道”不值一谈。 无以, 以:同“已”,动词,止。“无已”是文言里的一种习惯说法,这里直译是“(如果您要问一个)没完没了”,意即“如果不能不说”。 则王乎?” 则:那就。王(wàng):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这一分句等于说“则我请言王乎”,主语“我”和谓语“言”都省略了。○本篇本意在宣扬“王道”,却由问“霸道”发端,通过撇开“霸道”以引出“王道”,一开始便纳入驳辩之局,文势顿挫生姿。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德:指国君的道德。
曰:“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民:使人民生活安定。保,安定,这里属使动用法。莫之能御: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孟子说过:“以德行仁者王。”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施惠于民,所以首先明确提出“保民而王”,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一段: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保民:即“保民而王”,承上文省言之。
曰:“可。” ○先使齐宣王树立信心。
曰:“何由知吾可也?” 何由:从哪里。
曰:“臣闻之胡龁曰: 胡龁(h否):齐宣王的近臣。“臣闻之胡龁曰”的语法结构是:“臣闻之(于)胡龁,(胡龁)曰”,“(于)胡龁”是“闻”的补语。“曰”前省“胡龁”二字。之,指代下文所叙之事。 ‘王坐于堂上, 堂:殿堂。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过:走过。 王见之,曰:“牛何之?” 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动词,往。 对曰:“将以衅钟。” “以”后省宾语“之”(指牛)。衅(xùn)钟:新钟铸成,杀牲以祭,取血涂其缝隙,叫做衅钟。 王曰:“舍之! 舍(shě):放掉。 吾不忍其觳觫, 觳觫(húsú):恐惧颤抖的样子。 若无罪而就地。” 若:代词,如此,这样。作“无”的状语。就:走向。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然则:是代词“然”与连词“则”结合而成的连词性结构。(如果)这样,那么。 曰:“何可废也? 何:怎么,哪里。 以羊易之。” 易:斟换。 不识有诸?” 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词。○这一故事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是心:这种心肠。足以:助动词性结构,完全可以,足够用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以:认为。爱:吝惜。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固:副词,本来。王之不忍:主谓短语作“知”的宾语,“之”字用来取消词组的独立性。○以宣王自身经历的事例证明他有“不忍之心”,论定他有“保民而王”的根基,亦即有行“王道”的根本,从而把他与“王道”牢牢绾合起来。与此同时,又插写“百姓皆以王为爱”一句,以引出下文宣王的辩白和孟子的分说。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诚:确实。者:特殊的指示代词,复指“百姓”。 齐国虽褊小, 褊(biān)小:狭小。 吾何爱一牛? 何:作状语,为什么,怎么。 即不忍其觳觫, 即;就(是),副词,作状语。 若无罪而就地,故以羊易之也。” 故:所以,因此。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无:通“毋”,副词,不要。异:奇怪,这里是感到奇怪的意思。于:对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主谓短语作介词“于”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异”的补语。“之”用于主谓词组的主谓间以取消词组的独立性。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彼:他们,指百姓。恶(wù):表反问的副词,怎么,哪里。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地, 若:假设连词,如果。隐:同“惚”,哀怜,心里难过。 则牛羊何择焉?” 则:那么。挥:区别。焉:语气词。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是:指示代词,这,作句子的主语。何心:什么样的心理。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其:那。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应该。是句子的谓语,前置以加强感叹语气。乎,语气词,表感叹。百姓之谓我爱: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曰:“无伤也, 没有什么关系。伤,损害。 是乃仁术也, 是:这。乃:副词,就(是)。仁术:仁爱的心术。 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 于:对于。 见其生,不忍见其,闻其声, 声:指被宰杀时的哀鸣声。 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旧读yuǎn。庖(páo)厨:厨房。
第二段:论证“保民而王”的内在条件在于“不忍之心”,并用具体事例说明齐宣王并菲没有这一条件,为提出自己的主张立下根基。
王说, 说:同“悦”。 曰:“诗云: 诗: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他人有心, 他:旁指代词,别的。 予忖度之。’ 忖度(cùnduó):推测。付,揣测;度,衡量。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巧言》。 夫子之谓也。 (这两句诗就是)说先生啊。“夫子”是宾语,为了强调它而前置。之,助词,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 夫我乃行之, 夫(fú):发语词。乃:代词,如此,这样。作状语。 反而求之, 反:回过头来。求:推求。之:指这样做的原因。 不得吾心, 得:懂得,了解。心:(做这件事时的)想法。 夫子言之, 之:捐孟子所说的道理。 于我心有戚戚焉。 意谓我心里就动起来有所领悟了。戚戚,内心有所触动或领悟的样子。焉,语气词。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所以合于王者:同推行王道相符合的原因。所以……者,……的原因。
曰:“有复于王者曰: 复:报告。子:向。 ‘吾力足以举百钓, 足以:这里是“能够”的意思。下边两个“足以”同。钧:古代重量单位名称,三十斤为一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 而:表转折,却。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视力。察:细看,这里指看清楚。秋毫:鸟兽秋天新长出的绒毛。末:尖端。 而不见舆薪。’ 舆(yú)薪:整车的柴。比喻大而易见之物。舆,车。 则王许之乎?” 则:那么。许:相信。○在孟子看来,不忍之心之所以合于王者,是因为以此心推思于百姓,就能“保民”而得到百姓的拥护。但是齐宣王虽然对牛有不忍之心,却并未推恩于百姓。要说服宣王行王道,就必须使他懂得推恩的道理。所以这一节对于宣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提问并不迳直作答,而是巧为设喻,用迂回之法为下文论推恩的问题作准备。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 及:达到。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功:功德。者:语气词,表提顿。 独何与? 独:副词,表反问语气,究竟。 然则一羽之不举, 举:意念上的被动,被举起。这是一个分句,结构助词“之”用于主谓之间,表分句的语意未完。 为不用力焉; 为:连词,因为。下面两个“为”字同。焉:语气词,下面两个“焉”字同。 舆薪之不见, 见:意念上的被动,被看见。 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不见保:没有被安抚。见,助动词,表被动。 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 第二个“王”,动词,读wàng。 不为也。非不能也。 ○先用三个排比句,以前两句作喻,有力地说明齐宣王对百姓“不用恩”;然后归结为“不为”而“非不能”。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形:具体表现。何以异?”何以:凭什么。异:动词,区分,区别。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 挟(xié):夹在胳膊下。太山:即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 语人曰: 语(y?):告诉。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是:代词,这。作这一判断句的主语。诚:副词,的确。 为长者折枝,’ 长(zhǎng)者:老年人,长辈。折枝:折树枝。又:“枝”通“肢”,因此又解为躬身作揖或按摩肢体。三种解法都指轻而易举的事。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是:这。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是:这。○再一次设喻,进一步说明“王之不王”是主观上的“不为”,而不是客观上的“不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用作动词,尊敬。第二、三两个“老”用作名词,老人。以:介词,后边省宾语“之”。及:推及,推广到。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用作动词,爱护;第二、三两个“幼”用作名词,幼儿。 天下可运子掌。 运于掌: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诗云:‘刑于寡妻, 给自己的妻子做出榜样。刑,同“型”,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出榜样,示范。寡妻,君主对自己的妻子的谦称,正如君主自称为“寡人”一样。 至于兄弟, 至于:指推及,推广到。以御于家邦。’以:连词,这里可译为“从而”“进而”。御:治理。家邦:家和邦。“家”指大夫所统治的政治区域,“邦”指诸侯国。这三句是《诗经·大雅·思齐》中的诗句。 言举斯心加诸被而已。 “言”前省略主语“此”。此言……,这(不过是)说……。举:拿。斯心:这种(爱自己亲人的心思。斯,这。诸:“之于”的合音词。彼:第三人称代词,这里作“别人”讲。而已:罢了。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推思:推广恩惠。保四海:安抚天下。保,与“保民而王”的“保”义同。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都有海,所以称全中国为“四海之内”“海内”或“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无以:动词与介词结合而成的助动词性结构,不能,没法。妻子:老婆孩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所以大过人者:大大胜过一般人的原因。过:超过,胜过。他:别的。焉:语气词。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推其所为:推广他们的所作所为。而已矣:罢了。○提出“推恩”作为“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把王道概念具体化;并用对比的手法说明“推恩”与“不推恩”的不同结果,发人深省。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用秤(chèn)称。 然后知轻重, 然后:连词性结构,现代汉语里仍然沿用。度(duó),用尺量。 然后知长短。物皆然, 物:事物。然:代词,这样。 心为甚。 人心是更加(需要度量)。 王请度之!” 请:表敬副词。
第三段:论证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是推恩于百姓,并说明齐宣王目前并没有推恩是不为而非不能。
“抑王兴甲兵, 抑:连词,或者。兴甲兵:使甲兵兴,即发动战争。“兴”属使动用法。甲兵,铠辛和兵器,指代战争。 危士臣, 使士兵和臣子们陷于危险境地。危,属使动用法。 构怨于诸侯, 构怨:结怨。于:同。然后快于心与?”快:痛快。○明知故问,以引出下文的辩论。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 何:怎么,为什么,作状语。于是:介词结构,作补语,对这些。 将以求吾吾所大欲也。” 以:介词,后边省宾语“之”。以之,凭借这些。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子口与? 为:因为。肥甘:形容词用为名词,肥美、香甜的食物。轻暧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用为名词,轻巧暖和的衣服。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子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便嬖(piànpì):君主亲近宠爱药人。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岂:难道。○一连用五个排句,用筛涂法,巧妙地引出下文所写齐宣王的“大欲”是霸天下的结论。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已:同“矣”。 欲辟土地, 辟:开辟。 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见(称臣)。朝,属使动用法。 莅中国, 莅(lì):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中国: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 而抚四夷也。 抚:安抚。四夷:四方的外族。夷,古代对中原地区以外的四方少数民族的轻蔑的称呼。○揭出要害。 以若所为, 若:代词,这样,作“所为”的定语。所为:作法。 求若所欲, 求:追求。所欲:希望得到的东西。 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木:爬到树上。缘,攀缘。○用“缘木求鱼”为喻,生动地显示出了“霸道”的路线性错误。
王曰:“若是其甚与?” “其甚若是与”的倒装。它的严重程度象这样吗?
曰:“殆有甚焉。 恐怕有比这更严重的哩。殆:副词,表推测和不肯定,恐怕,也许。焉:兼词,于是。于,比。是,代缘木求鱼的事。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菪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 邹:当时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楚:当时的大国。这句主语是“邹人”,“与楚人”是介词结构作状语。 则王以为孰胜?” 以为:认为。孰:谁。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大:都是形容词用为名词,指小国、大国。下文的“寡、众、弱、强”与此同。固:本来。 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纵横千里的地方共有九块。《礼记·王训》:“凡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这是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 齐集有其一; 集:会集,指截长补短总计其面积。 以一服八, 以:凭。服:使动用法,使……屈服。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用“邹,人、与楚人战”再设比喻,并用排句把大小、众寡、强弱之悬殊和盘托出,指出“以一服八”的决不可能,从而充分说明霸道不可行,以彻底清除齐宣王以霸道统一天下的念头。 盖亦反其本矣! 盖(hé):同“盍”,“何不”的合音词。亦:句中语助词,用以加强反问的语气。反其本:返回到那根本上来。本,指施行仁政王道。○在批判霸道之后,出一呼告语引其改邪归正,显得情深意切,警策动人。 今王发政施仁, 今:表假设语气,现在如果。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推行仁政。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仕者:做官的人。朝:朝廷。 耕者皆欲耕手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商贾(g?):商人。藏:贮藏货物。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行旅:外出旅行的人。出:出入,经过。涂:同“途”,道路。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疾:憎恨。这句中“欲”字不可解,疑为衍文。 皆欲赴想于王; 赴想于王:投奔到君王这里来申诉。赴,投奔。想,同“诉”。○五个排比句,极力铺陈王道乐土的美好境界与天下归心的情景。其若是,其:连词,如果。孰能御之?”之:本是第三人称代词,在对话时可活用以指听话的对方,这里作“您”讲。
第四段,论证齐宣王行霸道征服天下的大欲不可能实现,劝说其反本而行王道。
王曰:“吾懵, 懵(hūn):头脑昏乱,胡涂。 不能进于是矣。 进:指进一步地领会。于是:对于(您说的)这些。 愿夫子辅吾志, 辅:辅佐,这里是帮助实现的意思明以教我。明白地教导我。以,连词,连接状语于中心语。 我虽不敏, 敏:聪明。 请尝试之。” 请:表敬副词,可译为“请让我”。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长久,固定不变。恒产,指能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恒心,指守道不变的思想。 惟士为能; 惟:副词,只有。士:指脱离生产的读书人。 若民, 若:连词,说完一件事转而述说另一件事时,用“若”提接;可译为“至于”。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则:那就。因:因而。 苟无恒心, 苟:如果。 放辟邪侈, 放荡不羁,行为不正。放、侈,都是放荡的意思;辟(通“僻”)、邪,都是行为不正的意思。 无不为已。 已:通“矣”。○以上几句话是对“士”的吹捧和对劳动人民的污蔑,但从中也反映出劳动人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必然起来反抗的事实。 及陷于罪, 及:等到。 然后从而刑之。 从:随着。刑:用作动词,用刑法处罚。 是罔民也。 罔:通“网”(网),用作动词,设罗网去陷害。 焉有仁人在位, 焉:疑问代词,哪里,用作状语。 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是故:因此。制:规定。产:产业。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使”后省兼语。仰:对上。事:侍奉。 俯足以畜妻子; 俯:对下。畜(xù):养育。妻子:老婆和儿女。 乐岁终身饱, 乐岁:丰年。终身饱:终年一身饱足。 凶年免于亡, 凶年:荒年。凶,谷物没有收成。亡:饿和逃荒。亡,逃亡。 然后驱而之善, 之善:走上正路。之:往,走上。 故民之从之也轻。 民之从之:百姓听从他。主谓词组作句子的主语。第一个“之”用以取消词组的独立性。也:语气词表停顿。轻:客易。 今也制民之产, 今也:现在呢。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亡;此惟教而恐不赡, 惟:仅只。救:救于,(把自己)从亡中救出来。不赡(shàn),不足,来不及。赡,足。 奚暇治礼义哉! 奚:哪里。暇:空闲。“奚”和“暇”在这里都用作状语。治:讲求。 王欲行之, 之:指王道。 则盍反其本矣。 本:指王道仁政的根本问题,即下文所述制民之产的基本内容。 五亩之宅, 相传古代一个男子可分得五亩供建造住宅的土地。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树之以桑, 树: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yì):用作动词,穿。帛:丝绵。 鸡、豚、狗、彘之畜,豚(tún), 小猪。彘(zhì)猪。 无失其时, 无:同“毋”,不要。失:错过。其时:指家禽、家畜繁殖的时节。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丁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勿夺其时, 勿:不要。夺:侵占。时:指农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庠(xiáng)序之教:学校教育。庠、序都是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叮咛。孝悌(t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义:道理。 颁白者不负藏于道路矣。 颁(bān)白者:头发斑白的人。颁,同“斑力。负:背东西。戴:用头顶东西。○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分四层排比写出自己构想的王道仁改模式图,既说明了它的制度,又说明了它的好处,鲜明地表现出一幅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的诱人图景。 老者衣帛食肉, 衣(yì):穿。 黎民不饥不寒, 黎民:众民,百姓。黎,众。 然而不王者, 然:代词,如此,这样。指“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与开头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相呼应,形成完整的结构。
齐桓晋文之事 放辟邪侈 邪读什么音
古汉语不读xie
古汉语的邪 都通假于 耶 所以念ye
古汉语是没有 邪这个字的 不当现在的邪讲
但放辟邪侈 读xie
我查过了
邪和辟的意思一样
当 邪僻,不老实讲
所以,读xie
对“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这句话怎么理解?
意思是: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出自战国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选自《孟子》卷五。
节选原文: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译文:
民有一个基本道理: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罚,这等于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认真办事、节省费用、有礼貌地对待部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本句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所以恭俭对待人民,要“取于民有制”。
孟子提出民本思想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烙印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严重,连年的战争,给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规模又不断升级,饱受战争之苦的是广大平民。
孟子虽为贵族后裔,但也是平民出身,切切实实地感受过战争割据带给百姓的创伤,自小内心便有着一颗仁义之心。
孟子在游学过程中结识儒学,并拜在曾子门下,潜心研究儒学。儒学的“德治”主张同孟子的想法不谋而合,使得他更加潜心的研究。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之后,孟子在这一基础上又提出了“仁政”学说,这一学说充分贯彻了孟子所向往的“民本”,更加完整。
孟子也带着自己的学说往来于各国之间,游说各国君主,期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说治理这个乱世。很多人多说孟子是个杰出的游说家,在他的众多游说中,都用他那雄辩才略让君王点头称道,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与梁惠王的多次辩论。
百度百科--孟子·滕文公上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 文]
齐宣王①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②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③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④也。无以⑤,则王乎⑥?”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⑦民而王,莫之能御⑧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⑨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11)?”对曰:“将以衅钟(12)。”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毂觫(13),若(14)无罪而就地(15)。”对曰:“然则(16)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17)有诸(18)?”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19)也,臣固(20)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21)。齐国虽褊(22)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毂觫,若无罪而就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23)于百姓之(24)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5)?王若隐(26)其无罪而就地,则牛羊何择(27)焉?”
王笑曰:“是诚(28)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29百)姓之(30)谓我爱也。”
曰:“无伤(31)也,是乃仁术(32)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33)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34)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35)。’——夫子(36)之谓也(37)”。夫(38)我乃(39)行之,反(40)而求之(41),不得吾心(4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43)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44)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45),而不足以举一羽;明(46)足以察秋毫(47)之末,而不见舆薪(48)。’则王许(49)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50)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5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52),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53),何以异(54)?”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55),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57),以及人之老(58);幼吾幼(59),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0)”。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61)。’——言(62)举(63)斯(64)心加诸(65)彼(66)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67),然后知轻重;度(68),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69)之!
“抑(70)王兴甲兵,危(71)士臣,构怨(72)于诸侯,然后快于心(73)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74)求吾所大欲(75)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76)不足于口与?轻暖(77)不足于体与?抑(78)为采色(79)不足视于目与?声音(80)不足听于耳与?便嬖(81)不足使令(82)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83):欲辟(84)土地,朝秦楚(85),莅中国(86)而抚(87四)夷也。以若(88)所为,求若所欲,犹(89)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91)与?”
曰:“殆(92)有甚焉(93)。缘木求鱼,虽(94)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95)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96)大,寡固不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97),齐集(98)有其—;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99)亦反其本[1]矣!今王发政施仁[2],使天下仕者[3]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4]皆欲藏[5]于王之市,行旅[6]皆欲出于王之涂[7],天下之欲疾[8]其君者,皆欲赴[9]愬[10]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11],不能进于是矣。愿[12]夫子辅吾志[13],明以[14]教我;我虽不敏,请[15]尝试之。”
曰:“无恒产[16]有恒心[17]者惟士[18]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19],无不为已[20]。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21]之,是罔民[22]也。焉[23]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24]民之产,必使仰[25]足以事[26]父母,俯[27]足以畜[28]妻子[29];乐岁[30]终身饱,凶年[31]免于亡;然后驱[32]而之[33]善,故民之[34]从之[35]也轻[36]。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亡;此惟[37]救[38]而恐不赡[39],奚[40]暇[41]治[42]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43]反其本矣。五亩[44]之宅,树之以桑[45],五十者可以衣帛[46]矣;鸡、豚[47]、狗、彘[48]之畜,无失其时[4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50]其时[51],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52]庠序[53]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4]”,颁白[55]者不负[56]戴[57]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58]不饥不寒:然而不王[59]者,未之有[60]也。”
[注释]
①齐宣王:姓田,名辟强,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②得:能。③道:讲述。④未之闻:即“未闻之”。
否定句代词为宾语时需提至动词前。⑤无以:不得已。以,同“已”,止。⑥则王(wàng)乎:那么说说行王道吧。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⑦保:安。⑧莫之能御:即“莫能御之”, 没有人能抵御他。否定句代词为宾语时需提至动词前。莫,代词,没有人。⑨何由:由何,根据什么。⑩闻之胡龁(hé):“闻之于胡龁”的省略。胡龁,人名,齐宣王左右的小官。(11)何之:到哪里去。(12)衅(xìn)钟:祭钟。新钟铸成,杀牲涂血于其上,用以祭祀。(13)觳(hú)觫(sù):恐惧哆嗦的样子。(14)若:这样。(15)就地:走向受的地方。(16)然则:既然如此,那么。(17)识:知。(18)诸:之乎。合音兼词。(19)爱:吝惜,舍不得。(20)固:却。(21)诚有百姓者:的确有(对我误解)的百姓。(22)褊(biǎn)小:狭小。(23)无异:不要感到奇怪。异,形容词用如使动词,认为……怪异。(24)之:取消“百姓以王为爱”的独立性,使它充当介词“于”的宾语。(25)彼恶(wū)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彼,他们。恶,怎么,哪里。(26)隐:恻隐,哀怜。(27)择:挑选。(28)诚:到底。(29)宜乎:当然。乎,然,形容词词尾。(30)之:取消“百姓谓我爱”的独立性。(31)无伤:不碍事,没关系。(32)仁术:仁道,行仁政的途径。(33)之:舒缓语气的助词,不译。(34)远:形容词用如动词,远离。(35)他人有心,子忖度(cǔn duó)之: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见《诗经·小雅》的《巧言》篇。(36)夫子:先生。这里指孟子。(37)……之谓也:……说的就是……。(38)夫(fú):发语词。(39)乃:居然,竟然。(40)反:反过来。(41)之:它,指“仁术”。(42)不得吾心:“不得之于吾心”的省略。(43)戚戚:心动的样子。(44)复:报告。(45)钧:三十斤,古代重量单位名称。(46)明:眼力。(47)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非常纤细。(48)舆薪:整车的柴火。(49)许:相信。(50)功:与上句的“恩”系互文,同义。(51)独何与(yú):却是为什么呢。独,却。与,同“欤”,呢。(52)不见保:没有受到爱护。见,表被动。(53)形:表现,情况。(54)何以异:怎样区别。(55)挟(xié)太山以超北海:挟着泰山而跳过北海。挟,夹持,夹在掖下。太山,即泰山。以,而。超,跃过。北海,渤海。(56)为(wèi)长者折枝:对长辈弯腰作揖。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又说,指做 *** 。(57)老吾老:前面的“老”是动词,指敬爱老人;后面的“老”是名词,指老人,长辈。(58)以及人之老:“以之及于人之老”的省略。把这种敬爱推广到他人的长辈那里。(59)幼吾幼:前面的“幼”是动词,指爱护孩子;后面的“幼”是名词,指孩子。(60)运:运转。(61)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见《诗经·大雅》的《思齐》篇。先给自己的妻子作表率,再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自己的封地和国家。刑,通“型”,作榜样,动词。寡妻,寡德之妻,谦辞。家,指卿大夫的采邑。御,治理。(62)言:说的是。(63)举:用。(64)斯:此,这样。(65)诸:之于。合音兼词。(66)彼:他人。(67)权:秤,这里用如动词,指用秤称。(68)度(duó):量尺寸。(69)度(duó):忖度,思量。(70)抑:或许,大概。(71)危:形容词用如使动词。使……陷入险境。(72)构怨:结怨。(73)快:痛快。(74)以:助词,舒缓语气。(75)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76)肥甘:形容词用如名词,指美味的食物。(77)轻暖:形容词用如名词,指既轻又暖的服装。(78)抑:还是。(79)采色:美色。采,同“彩”。(80)声音:音乐。(81)便嬖(pián bì):左右受宠爱的人。(82)使令:使唤。(83)已:同“矣”。(84)辟:开拓。(85)朝秦楚:使秦楚入朝。朝,使……来朝见。(86)莅(1i)中国:统治中原。莅,临,对着,引申为统治。中国,指中原地区。(88)若:你的。(89)犹:犹如。(90)缘木:爬树。缘,攀援,向上爬。(91)若是其甚:即“其甚若是”。意思是“它的严重性超过像你说的这样”。(92)殆:恐怕。(93)焉:于之。于,比。之,它。(94)虽:即使。(95)邹:当时的小国,在现在山东省邹县。(96)敌:抵御。(97)方千里者九:纵横各一千里的国家有九个。一说,指九州。(98)集:会集,这里是总计的意思。(99)盖(hé):通“盍”,何不。[1]反其本:回到它的根本。本,指王道。[2]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义。[3]仕者:当官的。[4]商贾(gǔ):做生意的。[5]藏:贮存 (货物)。[6]行旅:来往的旅客。[7]涂:同“途”,路途。[8]疾:恨。[9]赴:跑着来。[10]愬(sù):同“诉”,申诉。[11]惛(hūn):通“昏”,昏乱糊涂。[12]愿:希望。[13]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14]以:结构助词,可译为“地”。[15]请:请让我。[16]恒产: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恒,常、长久。[17]恒心:常心。这里指孟子所说的人生来就有的善良之心。[18]士:这里指有志之士。[19]放辟邪侈: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的事,没有不做的了。放,放荡。辟,通“僻”,指行为不正。“邪”同“僻”,“侈”同“放”都是互文,意思相同。[20]已:同“矣”。[21]刑:名词用如动词,加以惩罚。[22]罔民:陷害人民。罔,同“网”,罗网,这里用如动词,指张开罗网捕捉。[23]焉:哪。[24]制:规定。[25]仰:对上。[26]事:赡养。[27]俯:对下。[28]畜:养活。[29]妻子:妻儿。[30]乐岁:丰年。[31]凶年:荒年。[32]驱:驱使,督促。[33]之:往,趋向。[34]之:取消“民从之”的独立性,使它成为主语。[35]之:指国君。[36]轻:轻易。[37]惟:只,仅仅。[38]救:“救己于”的省略。把自己从亡中救出来。[39]赡(shàn):足。[40]奚:何。[41]暇,空闲。[42]治,讲求。[43]盍:为什么不。[44五]亩:相当于现在一亩二分多。[45]树:动词,栽种。[46]衣(yì)帛:穿丝织的衣服。衣,动词,穿。[47]豚(tún):小猪。[48]彘(zhì):大猪。[49]无失其时: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期。无,通“毋”,不要。失,错过。时,这里指牲畜的繁殖期。[50]夺:侵夺,侵占。[51]其时:指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52]谨:形容词用如使动词,重视。[53]庠(xiáng)序:地方上的学校。殷代称庠,周代称序。[54]申之以孝悌(tì)之义:状语后置,即“以孝悌之义申之”。把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道理反复叮嘱他们。申,反复地开导。悌,善待兄弟。[55]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黑白相间。[56]负:背东西。[57]戴:用头顶东西。[58]黎民:百姓。黎,众。也有人认为“黎”应解作“黑”。黎民,就是黑头发的人,少壮的人。[59]王(wàng):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60]未之有:即“未有之”,宾语前置。
[译 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迹,你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
孟子答道:“孔子的门徒,没有讲齐桓公、晋文公的事的,因此后代的门生没有什么传闻,我也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谈,那就谈谈推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问:“要具备怎样的德行才能够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用安定百姓生活的方法去统一天下,就没有人能挡住您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吗? ”
孟子说:“能。”
齐宣王说:“您根据什么知道我能呢? ”
孟子说:“我听胡龁讲:有一次,您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一条牛在殿堂下走过。您看到了,就问:‘这条牛牵到哪儿去? ’那人回答道:‘准备宰了去祭钟。’大王您就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像这样毫无罪过却走向被宰杀的地方。’那人回答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一只羊替换它。’不知有这么件事吗?”
齐宣王说:“有这么回事。”
孟子说:“凭这样的心地就完全可以实行王道了。可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舍的,我却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呀!”
齐宣王说:“是呀。确实有这样误解我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何至于舍不得一条牛?我就因为不忍心看到它那种瑟瑟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毫无罪过却拉向被宰杀的地方,于是用羊换下了它。”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怎么会了解其中的原因呢?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去送,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可以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呢?我确实不是舍不得钱财才用羊换牛的,(经你这么一说,)老百姓说我小气是该当的了。”
孟子道:“(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正是个推行仁政的契机呀,(您之所以用羊换牛,是因为您) 见到了牛的可怜相而没有见到羊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们去;听到他们的哀鸣,就不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要远远离开厨房啊方。”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上说;‘别人有心事,我能揣摩到它。’这说的就是先生您呀!当初我是这样做了,回过头来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却说不清我当时的心思。先生这么一说,我深有同感。这种心思之所以同推行王道,统一天下相契合,为什么呢? ”
孟子说:“假如观在有一个人向大王禀报说:‘我的力气完全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根羽毛;我的视力完全能够看清秋天鸟兽细毛的尖端,却瞧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木柴。’大王相信他吗?”
齐宣王说:“不信。”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恩惠足以施加到禽兽身上,可是您的恩德竟没有施加到老百姓那里,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动,因为没有用力气;整车木柴看不见,因为没有用目力;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定,是因为大王不肯施恩啊。所以说,大王不能推行仁政统一天下,(其原因是)不去做,并非做不到啊! ”
齐宣王又问:“不去做和做不到的情况,怎么区别呢? ”
孟子说:“(要某人)挟着泰山跳过北海,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要他)替老年人折树枝,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不是做不到。所以大王不推行仁政,不属于挟着泰山跳过北海这一类;大王不推行仁政,是属于为长者折根树枝这一类啊。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疼爱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疼爱别人的儿女:做到这一点,整个天下就可以运转在你的手掌中了。《诗经》中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治理好自己的封地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这种仁爱之心扩大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广施恩惠就完全能够安定天下,不能推恩可能连妻子儿女都保不住;古代的圣君贤王之所以能远远地超过一般人,没有其他诀窍,只不过善于广施他们的恩惠罢了。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施加到禽兽身上,可是您的恩德竟没有施加到老百姓那里,却是为什么呢?用秤称,然后才知道轻重;用尺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一切东西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请王衡量衡量吧。”
“难道王一定要发动战争,使士卒臣子去冒生命危险,去与诸侯结怨,然后才觉得心里痛快吗?”
齐宣王说:“不,我怎么会对这些感到痛快,我不过是想满足我的最大欲望。”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欲望可以说来听听吗? ”
齐宣王笑笑而不答。
(孟子)说:“是因为山珍海味不够吃吗?是轻柔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美色看不够,悦耳的音乐听不够,宠幸的近侍不够使唤呢?(所有这些,)王的各位臣僚都能尽量提供给您,您难道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我并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所谓的大欲便可以推想到了:(您是)想扩大领土,使秦、楚都来朝贡,成为中原的霸主而镇抚四方的异族。然而采用您的这种作法,想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就如同爬到树去抓鱼呀!”
齐王说:“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只怕比这更加严重啊。爬上树去捉鱼,虽然得不到鱼,却没有后患;然而采用您的这种作法,想满足您这样的欲望,(而且)尽心尽力地去做,到头来肯定会灾难临头。”
齐宣王说:“能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邹国和楚国作战,王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回答道:“楚国胜。”
孟子说:“既然如此,那么力量小的必定敌不过力量大的;人少的必定敌不过人多的,弱的必定敌不过强的。普天之下的土地,纵横千里的诸侯国共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合计起来也不过九分之一,要以区区的一份土地的力量去降服其他八份,这与邹国想同楚国对抗有什么两样?大王为什么不回过头来从根本上做起呢?如果大王如能颁布政令实行仁政,使天下当官的人都想侍立在大王的朝堂上,(天下的)农夫都想耕种在大王的田野里;(天下的)商人都想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里,(天下)来往的旅客都想通行在大王的道路上,(天下)所有痛恨自己国家君主的人,都想向大王倾诉衷情。如果真能这样,谁能够抵挡您(统一天下)呢?”
齐王说:“我这人糊涂,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希望先生帮我实现我的志愿,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不聪明,还是想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保有生来就有的善良之心,只有士人才做得到;至于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便也失去了生来就有的善良之心。假如失去了生来就有的善良之心,就会放荡不拘,胡作非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等到他们陷入了法网,然后再进而惩处他们,这就等于坑害他们。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可以做陷害老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须确定百姓有足够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上足够赡养父母,下足够养育妻儿,(赶上)好年成丰衣足食,(赶上)坏年成也不至于亡;然后引导他们识理从善,走上正路。这样,老百姓就很容易听命于您了。观在的君王所确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供养父母,下不够抚育妻儿,(赶上)好年成生活一年到头都很困苦,(赶上)坏年成就只有路一条;这样一来,就仅仅想保住性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暇去讲究礼义啊!大王如果要推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它的根基上来呢;每一家给五亩宅地。让他们在周围都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的饲养,不使失去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都有肉吃了;每家分给一百亩田地,不要侵占他们耕耘收获的农时,那么,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头顶肩挑地在道路上劳碌奔波了。老年人穿丝绸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一步,)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鉴 赏]
这篇政论文孟子反复劝诫齐宣王放弃霸业,奉行王道。论述爱护人民,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才是实现统一天下的根本方法。然而既没有抽象的说教,也没有板着面孔的批评,而是通过生动、浅显、妥贴的比喻,通俗易懂的事例,运用气势充沛的语言,针对齐宣王的心理,或因势利导,欲擒先纵,或开门见山,对症下药,或旁敲侧击,迂近,逐步深入,从而取得完全说服对方的效果。
文章充分显示了孟子善辩的特点。孟子在论辩中善于把握主动权,撇开无益的话题,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议论的范畴。他擅长借题发挥,从很小的话题,引出一番大道理。例如,齐宣王以羊易牛,本是一桩小事,但孟子却借此发挥,点出齐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足以王矣”,不仅替齐王解了嘲,而且说得他“于我心有戚戚焉”。运用巧妙的譬喻来加强文章的逻辑力量,也是孟子常用的论证方法。他为了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个论断,连续使用了两组比喻。他先让齐宣王承认“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情况是荒谬的,接着提出:“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紧接着指出,这就如同“一羽之不举”,是不用力,“舆薪之不见”,是不用明一样,可见“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从而得出“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然后再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同“为长者折枝”作比较,进一步分析齐宣王不推行王道属于不愿意“为长者折枝”一类,“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层层剥笋,说理十分透彻而有逻辑力量。
为了加强论辩的力量,孟子常使用对偶、排比的句式,使文章具有一种逼人的锐气。比如为了说明施行“仁政”可以天下无敌,孟子说:“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一句接一句,如江潮滚滚而来,极富于鼓动性,说得齐宣王心动神驰,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愿望。
篇中也有一些简练传神的描写。比如孟子追问齐王的“大欲”是什么,齐王“笑而不言”。活画出一心想实行霸道的齐王虽想说却又不敢说的窘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