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求人》-万事不求人的故事
1.遇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还是不懂“借力”?
2.庄子的《山木》原文和译文
3.什么是世故?懂世故真的重要么
遇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还是不懂“借力”?
遇事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虽有不懂"借力"之嫌,我更趋向于认同它是一种"美德"。
人生路上,有平坦,有崎岖,有花香,也有荆棘,遇事遇困难屡见不鲜。有的人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不遇困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遇到困难时,不外乎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借助外力,一种是纯靠内力。
借力解决困难,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借助外力,会让你少些苦苦挣扎,"逢凶化吉,遇险呈祥",可毕竟得有外力可借。借助外力,会有给别人添麻烦之感,借助外力,会有不思进取之疑。遇事总靠借力,就决非好事了。
相反,遇事首先想的是迎难而上,而不是去麻烦别人,不去"借力",与其说是一种美德,还不如说是磨砺自己的心智,"真金不怕火炼",就怕缺少锻造。人亦如此,困难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发扬"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是没有跨不过的坎的,人的潜能在此时最容易得到有效而最大激发,此时天上飘来七个字,"什么事都不是事",多好啊!
人,越战越勇;事,越理越顺!遇事时,借力也好,不借力也罢,关键是积极处理而非临阵脱逃。
笔者认为:如此事将成为麻烦,给别人政治、经济、生活、财产、法律等方面带来不利后果,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如此事只是打扰,难以应付,一个无法完成,能给别人带来利益,不产生负面影响,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不懂“借力”。
一个丧失美德的故事:
一个朋友酒驾,撞伤了路上行人。他给小王打电话,说他喝酒了,不能开车,叫小王帮他开回去,车停在某路边。小王两分钟不到,来到现场,因不知实情,开车就走,后被警察拦下,着了个顶包的罪名。这事 虽 后面查清楚,但成了小王的麻烦,受到相应的教育与处罚。这个朋友为减轻自己的责任与处罚,叫小王顶包,基本法律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美德。
借力,简而言之就是借用外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借力。
比如:自己要修栋房子。其内容包含设计、基础、主体、水电、消防、暖通、排水、装修等,其工艺包含打桩、钢筋、混凝土、砌筑、抹灰、贴砖、厨房、卫生间、门窗、水电消防管线、设施设备安装等。
凭自己一个做不了这么多,也不可能样样会做,怎么办,请专业的设计人员、专业的水电安装人员、消防施工人员,不管是付钱还是帮忙,这都是借力。
美德与借力不属同一范畴,但在生活工作中美德与借力又紧密联系,一个人好汉三个帮,要人心向善,遇事多考虑别人的想法,维护对方的利益。生活中,我们需要美德,也需要借力。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
不给别人添麻烦被视为一种美德,在培养这种美德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成长为独立又客气,礼貌又疏离的人。
《奇葩说》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档节目,不仅仅是因为节目很 搞笑 ,会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忘记烦恼,也因为这其中的一些辩题会引起我的思考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不是一种美德?
日本人是一个很不爱给别人添麻烦的民族,走到哪里,大家都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七大姑八大姨,今天麻烦这个帮忙看管一下孩子,明天别人又麻烦你帮忙捎带点东西。虽然觉得日本很好,但是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会显得有点冷漠、疏离。而在中国,人情既是羁绊又是温度,人与人之间相处总是热热乎乎的。
个人认为要分情况而定。
吃力不讨好的事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人不是万能的,该借力的时候还得借力。
打个比方,你生病要做个手术,自己的钱不够。至少懂得先借钱吧。难道崇尚美德就不管自己的命吗?怎么样也要先赚到钱再去做手术?有时候恐怕不会是由你决定了。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础在于麻烦别人。说好听一点的就是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属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沟通。比嘴上说的好听,结交出来的感情要好。
人脉的建立基于互利,只有互相帮忙互相得利。才能建立好人脉关系。这个利不管是指钱财还是感情上的。建立起来总是好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所以说不给人添麻烦,是美德还是不懂借力,不能一概而论。
说现实一点的,如果有一个人他需要帮助,而你对他很有好感,相信顺手而为的话你会很乐意的。那种情况你会怪他不懂找你帮忙又怎么会介意他的借力!
总结一点,人生在世很多事都要看情况而定。只要认为是好的去做就行了。不必去判断各种方面的客观现象。
有人总觉得处处有朋友事事有人助是一种荣益,是人脉广路子宽。其实当你把自己交给朋友交给 社会 时你的立足点就己不稳了,你该想想你能给朋友什么帮助,你为 社会 付出了什么?
如果你权是不是利用公有力去交换别人的帮助,如果你有钱是不是要用钱去维护朋友关系。如果你无权无钱又无能谁会帮你,如果你空口白牙的求人谁能为你出力。
我的原则是多读书多练艺(手艺),能自己解决的绝不求人。艺不压身,生活中难免遇到问题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厂家找维修找小时工。如果墙上打个眼儿找朋友,换个水笼头找朋友,通个下水道找朋友,那朋友不成了你的帮工了。孩子上幼儿园找关系,上学求人找门路,等等这些朋友帮了你拿什么回报。帮不上忙你能和人家断了关系?
人脉是用来在 社会 生活中行走的,朋友是用来分享幸福的;亲友是用来相亲相爱的,没有那一层关系是来利用的。所以万事不求人是美德,万事有人求是匠人匠心。
我是返乡归来,您的关注是我的幸运。
对我而言,遇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我做人的基本道德,这并不能称之为“美德”,但是但也能算得上是不懂借力!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朋友很少,遇到事情,很多时候也是自己扛着,不愿意去麻烦别人。虽然有时候你和朋友说,对他而言,或许只是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忙解决,但是最后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解决了。
我还是太过于板,这是我的问题所在。其实往往有些事情,寻求帮助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可是最后我都因为不想欠别人人情,而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说好听点,这就是题主说的“美德”,说不好听点,也就是不懂借力。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是会遇到一些自己专业之外,或者一些自己一时半会无法办到的事情的,有些人咬牙自己扛着,不麻烦任何人,有些人,懂得利用资源,借力完成。你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人性不同,选择不同。
所以,你认为呢?
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
首先这是一种美德,在当下 社会 非常需要推广这样的美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行为举止过度张扬,影响到了他人而不自知;还有很多案例,没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却试图将责任转嫁给他人。如果每个人以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约束自己, 社会 的文明程度一定将会极大地提升。
其次这个准则的核心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什么叫添麻烦呢?其实,添麻烦更多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一些事情,去打扰了别人的生活,让别人做人做事变得有烦恼。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靠着互动和联系才活络起来的,所以人与人的关系,需要互动。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人与人需要互动,而把给人添麻烦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强调“互动”这个前提,并掌握好分寸,并不是所有的麻烦都是不好的,可以列举一些具体表现如下:
1,麻烦也许仅是别人的举手之劳,别人未必认为是麻烦。
2,有意图的所谓“麻烦”,使别人获得被需要的感觉,这在 社会 生活和职场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及领导技巧。
3,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必须向外寻求帮助。
4,麻烦彼此是资源共享的需要。
5,购买了服务后,合理范围内应该获得的服务。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真实生活中,不麻烦别人是不可能的,掌握好分寸,做换位思考,然后适度补偿。那么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修养, 社会 也将更加和谐有序,还能保持足够的温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喜欢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最要好的朋友。
也不能算是不是美德吧,就是大家现在都好像不太愿意去打扰别人,像亲人的话觉得会让他们担心。朋友的话,现在大家也都有各自的生活,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真的只是自己这样觉得,其实别人根本没有觉得是麻烦和负担。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怎样拉进与一个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要不断的去麻烦他。虽然没有试过,但是越来越独立的我们的确现在身边都没有什么朋友了。
★美德,一般是对于陌生不太熟悉的朋友吧,但是对于自己亲人和要好的朋友也不能用美德这个词语来形容吧!
★借力,一般是对自己有帮助和有能力的人才会用这个词形容。
联系你所用的这两个词,那一定是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既然是不太熟悉的朋友,我觉得完全没有纠结的必要。可以试一下他愿不愿意帮你,你也可以适当的给他一点回报。当然因为你们不太熟悉,也可能人家不会帮你,所以就试一下呗,不用过多纠结。
交流一下。
不给人添麻烦,这是人类提昌遵法守道背景下得良好行为。与不善借力无关。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绝大多数人群,走的是大道,谋的是“稳利”。人人皆而行之,世界就稳定、发展、美好。
论借力,尤其“险”中借力风险很大,甚至有冒险倾向。冒险的结果是很多人承担不起的。这需要有专业团队充分掌握信息,做出超精准的判断,然后规划、设计、审核、试运行。作为广大的个性群体是无法做到的。个性群体只能依靠国家团队的引领来“运行”“自我”,这样安全可靠。所以,“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科学、稳妥的做法。绝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做的。需借之力时,也会借国家准许的“力”,这更安全。
谨参与。
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别人也不要有事没事总来麻烦我,不给别人添麻烦,是考虑别人家有他自己家的事情要做,他也没必要也没这义务天天过来要给你来帮忙,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喜欢麻烦别人的人是很自私的,什么都要找别人家帮忙,很反感很烦这种人,他她只考虑他她自己得利益和感受,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的,只为他她自己,多为别人考虑,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他她家人的感受,有些忙不必要帮也不想帮,帮一俩回就行了,学会拒绝,好意思为难你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拒绝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庄子的《山木》原文和译文
《山木》的作者,庄子作为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其思想也是博大精深 的。庄子的思想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等,庄子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光芒。原文如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 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 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 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 、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 ,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 !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 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 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 饥渴隐约,犹且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 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 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 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 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 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君曰:“彼其道远而险, 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 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 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 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 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 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 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_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 ,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 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 。王子庆忌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之设?”奢曰:“一之间无敢设 也。奢闻之:‘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 傅,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乎 ?”曰:“然。”“子恶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 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____,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 ,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 知以惊愚,修身以明_,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 ,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 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 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 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 不恶,而况人乎!孔子问子桑_曰:“吾再逐于鲁, 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 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_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 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 ,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 ,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异日,桑_又曰:“舜之将, 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 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_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 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 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 ,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 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 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 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 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 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仲尼曰:“ 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 。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 何谓无受人益难?”仲尼曰:“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物之所 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 之何哉?故曰:鸟莫知于_鸸,目之 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 存焉尔!”“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 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何谓人与天一 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 。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 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_步,执弹而留之。睹一 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 ,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 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日不庭。蔺且从而问之,“ 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 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 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 庭也。”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 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 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 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 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 仰天而叹。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扁子曰∶“向者休来,吾 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弟子曰:“不然。孙子 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 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 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 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 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安平陆而已矣。今休,款启寡闻之 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_以钟鼓也,彼又恶 能无惊乎哉!”翻译如下:庄子率领学生游山,到正在采伐的林区,遥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走近看,一群砍匠在大树下搭了夜宿的木棚。庄子问:“要砍这棵大树吗?”砍匠说:“没用处,不砍。”庄子回头对学生笑笑说:“因为没用处,所以不挨刀。这棵大树命好,能活满天年了。”庄子下山,天快黑了,到一位友人家中投宿。友人高兴,吩咐童仆杀鹅待客。童仆请示:“两只公鹅,一只爱叫,一只不爱叫,杀哪一只?”友人说:“爱叫的有用处,夜晚能防贼呢。杀那只不爱叫的吧。”翌日早起,道谢友人,返回漆园。途中,学生上前对庄子笑笑说:“昨天山上那棵大树,因为没用处,所以不挨刀。昨晚山下那只公鹅,因为没用处,所以挨了刀。有用无用都可能挨刀,老师站在哪一边呀?”庄子忍不住笑了,说:“一边是有用,一边是无用。两边都站不得,只好站中问了。那我庄周就站在有用无用之间吧,从有用那边看我是无用,从无用那边看我是有用。站在有用无用之间,似是而非地两边欺骗人,所以我活得很累啊。要想活得轻松愉悦,只有驾乘双翼,一翼修道,一翼养德,随风漂泊。逃出了有用无用的范畴,不受称赞,不被谴责。顺应社会的变革,改换自身的形色的住宅。一会儿是天上的金龙,一会儿是洞中的黑蛇,不要固定。该显扬便显扬,玩味万物同根,根在虚无该隐匿便隐匿,总以合乎天性为原则,悟得众生皆是过客,谁也不比谁优越变人就该自己作主,岂可作那过客之客,被他们任意踏躞!一旦作主便自由,哪会活得像我这样杌陧!这些便是炎黄二帝的处世原则,理想国道德。至子众生的实况和人类的积习,无原则,不道德,说来真遭孽,联合的分裂,成功的毁灭,廉洁的受挫,高尚的被推斜,做事的吃亏,贤良的遭困扼,不贤不良饭碗又会碰缺。这样的社会,哪能活得轻松愉悦!太可悲了。你记住吧,要想活得不累,只有修道养德。”鲁国隐士熊宜僚,家住市场南端,人称市南先生,应邀进宫,拜见国王。国王满面忧愁,仰天叹气。市南先生说:“看你满面忧愁,有什么事?”国王说:“所以要请你来谈谈了。我自即位以来,按照先王的教导,继承祖辈的事业,想把鲁国治好。祭祀鬼神啦招纳贤士啦我都亲自抓,不敢稍有放松。可是政局最近又闹危机,总有些人要跟我过不去。我焦虑的就是这个。”市南先生说:“对付政局危机,你的那套办法太天真啦。看见你穿狐裘,坐豹皮,我就想起那些肥狐花豹。肥狐花豹,住在山林,躲在岩洞,何等地守静哟;夜间活动,昼间睡眠,何等地警惕哟。忍饥耐渴,仍然不去人烟稠密地区觅食,何等地认命哟。就这样,还是落了网,还是触了机,难逃杀身之祸。肥狐花豹什么错误也没有犯,是那一身漂亮皮毛惹了祸哟。今日鲁国江山社樱不就是你的漂亮皮毛吗?要想避免政局危机,躲脱大祸,听我劝吧,赶快开刀,剥掉你这一身皮毛,剖腹洗净心中贪欲,然后逃到荒无人烟的地区去。你还坐在深宫焦虑什么。”市南先生又说:“‘我原是楚国人,知道楚国以南是蛮荒的百越,百越的南部有个城邑是建德国的首都。建德国真正是理想国。中国远古时代也有过理想国,所谓至德之世。炎黄称帝以后就没有了。逮德国的民众尚未开化,私有观念不强,物质欲望更谈不上。他们只会勤勤耕种,不会多多储藏,不会偷,不会抢,所以没有粮仓。他们周济贫困,不索报偿。要什么仁义的榜样!要什么礼法的框框!他们不动脑筋,行为未免放荡,却又出自天性,合乎自然,并不荒唐。他们快乐过一生,了有人安葬。啊,我希望你放弃鲁国,抛掉君权思想,修道传道,投奔建德之邦。”国王说:“去那里路太远,恐怕有危险。何况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到哪里找车船?”市南先生说:“放下架子便是车。不要留连便是船。”国王说:“不但路远,没有一册旅行指南,而且路上太孤单。白天谁侍候?黑夜谁陪伴?谁押运粮草?谁供应御膳?毫无准备,能抵达终点?”市南先生说:“俭省费用,节制食欲,哪怕不带一粒粮食,路上也有吃的。你从鲁国向南去吧,渡长江,下南海,一望无涯,航程有无穷的神秘在等待你。那些送你的土人离开海岸回家了,你从此进入全新的境界,愈漂愈远,永不归了。要谁侍候呢,要谁陪伴呢,你是多年来养成了习惯支配百姓哟。惯于支配百姓的人给他自己添了累赘,惯于被百姓支配的人给他自己惹来烦扰。所以好国王尧爷爷不愿支配百姓,也不愿被百姓支配。不愿支配百姓,他把权力下放给官员们。不愿被百姓支配,他让他们自治自理。我希望你割掉累赘,扫除烦优,独自逃到辽阔空虚之国去修道吧。你知道空虚的好处吗?你放船渡黄河,上游漂来一艘空虚的船触撞了你的船,你不会愤怒吧,纵然你性情暴躁。如果那艘船不空虚,哪怕载有一人,你便会喊话,叫他靠边撑。喊一遍不听,喊二遍不听,喊到三遍你一定会骂他娘了。船空虚,你不骂;船不空虚,你便骂了。逃到辽阔空虚之国,你自己也空虚化了,哪还会有政局危机要你的性命呢!”北宫奢是卫国的长官,复姓北宫,名奢,奉国王的命令,负责为宫廷乐团铸造一套编钟。国王盼咐:“钱是没有的,叫百姓捐献。”北宫奢在首都城门外筑了个献金台。台上奏乐,歌星助兴,以广招徕。观众拥挤,有献钱的,一也有献铜器的。钱凑够了,三个月便铸成高低两个音部的钟,共十六只,挂满悬架上下两格。在卫国做官的周王之子庆忌,对这次捐献活动感兴趣,问北宫奢:“你搞了些什么手段?”北宫奢说:“全心全意投入,不敢稍存半点手段之想。艺术归真返朴,这个道理我懂。我以愚直态度信任百姓,守在献金台下,表情既专注又恍惚,迎来送往。人来了,我不推拒,谁都可以来。人走了,我不挽留,谁都可以走。他若表现僵硬,一毛不拔,我也不批评他思想,顺从他好了。他若表现大方,捐献巨款,我也不赞扬他热爱祖国,随便他好了。总之,要让百姓自愿掏腰包,决不花言巧语骗取,不变相摊派榨取。所以,从早闹到晚地让人捐献,并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一点也没有。捐钱铸钟,小事一桩罢了。推而广之,以大道治天下又该怎样呢?”孔子率领一班随员,去做宫。他在西行路上,离开鲁国,到楚国去,楚国国王聘请他。经过陈蔡两国交界地,被两国的民兵误会,以为强盗来了,群起而围困之,断炊七天七夜。误会澄清以后,当地有隐士任太公来到现场看望孔子,送酒肉给孔子压惊。孔子感激涕零。任太公问:“险些把你饿断气吧?”孔子说:“是啊,差点要老命。”任太公问:“你不想吧?”孔子说:“当然啦。”任太公说:“那就好。我告诉你保命的方法,供你参考。东海有鸟,鸣声晰哩晰哩,就是年年春季南方飞来的燕子。燕子翩翩翩翩,轻巧灵活,决不显示强翩健羽。群起而飞翔,互相照应。群落而栖息,互相靠拢。飞来总是一齐飞来,不敢争先。飞走总是一齐飞走,不敢落后。发现虫虫飞,便呼朋叫伴大家吃,决不独吞,决不争嘴。燕子有这些品德,所以群体不散,外侮不来,免于祸患。燕子选择无能,作为保命方法。瞧瞧那些有能的吧,直树先砍,甜井先涸。你一心想显示自己知识渊博,自己行为高尚,以唤醒别人的愚昧,以映照别人的卑污。你的光辉炫目,双手擎起太阳月亮,到处游行,所以难免于祸患哟。从前我听老聃讲学,记得这位集大成的学者说过:‘自夸的必然失败。成功的早迟垮台。成名的会被取代。’谁肯归功于民?谁肯还名于众?只有至人能做到这两点。大道潜流而不闪耀光辉,大德潜行而不显示踪迹。至人行为迟钝,面貌平常,给人以傻瓜的印象,不愿出头露脸,不肯结派拉帮,不修建记功的牌楼,不铸造留名的塑像,不想给史册写笔糊涂帐。至人从不批评世俗,世俗也没法谴责他。至人不求闻达,你却贪爱功名,这是为啥?”孔子说:“批评得好。”决定不到楚国去了。当即谢绝社交,遣散随员,逃入山林。在这一段隐居岁月,孔子披裘皮御寒,拾板栗充饥,洗尽文明色彩。他从心理上做到了无能,混入鸟群兽群,鸟不惊飞,兽不惊逃。鸟兽都不厌恨他了,人还会敌视他吗。可惜这段岁月不长,后来又出山了。孔子拜访子桑户,一位修道的隐士。孔子说:“我在咱们鲁国从政,两次被迫自我流放。第一次不说,说第二次吧。五十岁我当公安部长,整顿鲁国治安秩序。齐王不放心,送一批女歌星和骏马给鲁王,要他疏远我。我受不了国王的冷遇,不得不辞职,一走了之。后来我去宋国传授古礼,官方不给课堂,只好在大树下排演。古礼一演完,国防部长就叫人把大树砍了。又后来我去卫国旅游演说,被官方驱逐出境。我停过车的地方地皮都被铲了。又后来呢,到殷墟,到周都,求职不得,走投无路,讨乞回家。再后来就是上次应聘去楚国,经过陈蔡两国交界地,被民兵围困了七天七夜,险些饿。短短几年,一连串的遇祸,亲戚朋友疏远了,随员学生星散了,为啥哟?”子桑户说:“从前有个假国,被晋国灭亡了。晋军烧杀,国百姓逃命,好多悲惨故事哟,你没听说过吗?假国贤士林回,家破人亡,逃跑时背负着一块玉璧。那是传家宝,千金难买啊。敌军在后头追得正紧呢,林回发现路边有个弃婴在哭,立即抛掉玉,背负弃婴跑了。同路逃命的百姓,责怪林回太愚蠢。想想也是。要说值钱吧,兵慌马乱的时候,婴儿一钱不值。要说拖累吧,背个婴儿拼命跑,还要奶他养他教他,够拖累的了。丢了千金玉璧,背了婴儿逃命,这林回他到底图个啥哟?林回说:‘利益叫我要玉璧,天性叫我要婴儿。’林回背叛了利益,投奔了天性,所以抛掉了玉璧,背负了婴儿。因为利益而结合的,面临生关头,都会互相遗弃。出自天性而结合的,面临生关头,都会互相保护。互相遗弃,互相保护,两者之间岂可同日而语!君子交情淡淡若清水,小人交情甜甜若米酒。君子情虽淡,长久亲切。小人情虽甜,一朝翻脸。你的某些亲戚朋友随员学生,恕我直言,当初同你结合,并不是出自他们的天性,所以同你分手,他们的良心也不会难受。你若明白这点,便不会责备他们了。”孔子说:“聆教了。”觉得苦闷消失,轻松愉快,走路飘飘然若飞翔。回到学校,宣布停课,封存图书。学生早已星散,只有少数留校不走。在他们面前,孔子不再表演圣贤风度。他们也不必再打拱作揖,练习那些繁文褥礼。他们对孔子的敬爱日深,可又说不出原因在哪里。也许这就是子桑户说的出自天。后来孔子又拜访子桑户。子桑户家贫,健康状况很差,语声断续而低沉。可能是想到了亡吧,他向孔子谈起舜帝遗嘱。他说:“舜爷临,一再叮吁禹爷:你今后还得小心些。对人对事,态度要顺,内心要真。要顺,关系方能牢周。要真,情绪方能轻松。关系牢固了,情绪轻松了,就不必繁文褥礼地装模作样了。白身洒脱,万事不求人,这样就好了。舜就是这样对禹讲的呢。”孔子听得出来,这是子桑户诚挚的叮咛。在下庄周穿着麻布长袍,袍襟补了疤,来到梁国王宫。提脚跨上阶陛,袍带和鞋带都挣断了。抱歉一笑,停步系好,然后向梁惠王行礼。梁惠王说:“庄先生为何如此窝囊?”庄周说:“不是窝囊,贫穷罢了。读书人有抱负没法施展,那才真窝囊。至子长袍补疤,鞋子破烂,像你眼前所见,确切地说,这是贫穷,不好混同窝囊。读书人窝囊,皆因生不逢时。正如鄙人。你看那跳跃在树梢的长臂猿,让他栖息楠梓樟类的乔木林,攀援高枝,称心如意,纵然有神箭手,也休想暗算他。砍尽乔木,逼他逃入钩棘臭橘一类有刺的灌木丛,行动躲躲闪闪,两眼偷看,一身战栗,难道是抽了筋换了骨,四肢僵硬了吗?当然不是。处境不妙,他没法施展自己的本领罢了。现今这局面,上坐昏君王,下立乱宰相,有抱负的读书人被夹在中间,要不窝囊,谈何容易!商朝末年忠臣比干不肯窝窝囊囊,惹得暴君震怒,结果被剖了腹剑了心,有例在先嘛。”梁惠王不高兴,装聋没有听见。阶陛一下的宰相惠施先生是庄周的老朋友了,眼看庄周没有希望捞得一官半职,便放心了。孔子在陈蔡两国交界地,因被民兵误会,身陷绝境,断炊七天七夜、每当饿得眼花,孔子打起精神,敲敲梆子唱唱歌。这一次唱的是炎帝神农时代的歌,有乐器而无拍子,有唱腔而无调子。梆子伴奏歌声,分明唤起一班随员心中的共鸣。随员颜回合掌低眉,面壁静坐,听见老师敲梆子唱古歌,深受感染,回头偷看,神情激动。孔子察觉,当即停唱。他怕颜回感情失控而激愤,触景伤怀而哀哭,所以训导说:“颜回,想开些吧。人生在世,不受天害容易,不受人恩困难。任何终点都是起点。要与自然保持一致。刚才唱歌的人并非真正的我,你知道吗??”颜回问:“不受天害容易,此话怎讲?”孔子说:“冷我饿我,晒我渴我,穷我困我,全是天造的,地设的,万物运行所引起的。我顺从地跟着运行,苦是苦,不受害。这不是很容易做到吗?你看那些官员,侍候君王,不敢违命。君命尚且不敢违抗,敢违抗天命吗。”颜回间:“不受人恩困难,此话怎讲?”孔子说:“投身宦场,少年得志,左右逢源,上下通关,提级加薪,愈爬愈高。不是他贪,名利如潮水从外面涌来,门板都挡不住。一切外来物质利益,全是人恩,并非他本命应该享有的,不过碰巧归他罢了。君子不盗,贤士不偷,道理都懂。外来的人恩,开门收下了,也是被动的偷盗啊。如果是我,也会开门,被动做贼。楚国国王聘我做官,这是人恩。我带着你们去楚国受恩,中途被围困在此地,生未卜。由此可见、要想不受人恩,多么困难。你抬头看,燕子飞来飞去。这些绝顶智慧的小鸟,知道该在哪里栖息。非安全的住处,例如前头那片密林,燕子飞过那里,决不眷顾一眼。噜,你快看,那只燕子衔的巢泥掉在地上了,竟不回头拾起,因为降落不安全呀。还有呢,燕子害怕人类,可又偏偏在人家屋檐下筑巢,求人庇护,免遭大鸟欺凌。燕子国的江山就这样保住了。唉,要想不受人恩,多么困难!”颜回问:“任何终点都是起点,此话怎讲?”孔子说:“万物都处在变化过程中,人也是这样。下一阶段变成什么状态,自己都不晓得,还晓得终点在哪里吗?还晓得起点在哪里吗?阶段一个接续一个,无穷。守好自己的天性和正德,静待变化,如此而已。”颜回间:“要与自然保持一致,此话怎讲?”孔子说:“人受自然控制,自然本身也受自然控制。人扭不过自然,乃是很自然的,生就了的。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面对危亡泰然处之,主动地与自然保持一致,走向终点,亦即走向下一阶段的起点吧。”孔子说完,继续敲起梆子,唱起歌来。在下庄周著书漆园,夏日闷倦,肩挂弹弓,外出散步,登上了雕陵山。前山一大片是果园,同漆园一样,属国家所有。果园四周绕以绿篱,外人不得入内。庄周站在篱外,忽听背后扑扑有声,掉头看时,前额挨一翅膀,吓得大叫。原来是一只奇怪的大鸟,长尾巴,黑白花,状似喜鹊放大,翼展七尺,目径一寸。黄河流域没见过这样的怪鹊,估计来自遥远的南方吧。此时怪鹊飞过庄周头上,翔入果园,收翅歇在板栗树林。深秋季节,板栗成熟,满林栗叶呈暗铜色,衬托出怪鹊的黑白花,分外惹眼。庄周好奇,呆看不走。庄周喃喃自语:“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而飞不远,太肥?眼睛大而撞着人,盲目?”随即起了庖厨念头,吞清口水。于是撩起长袍,跨过绿篱,急步窜入板栗树林,取下了肩挂的弹弓,仰脸窥测方向。正要瞄准,瞥见目标旁飞来一只蝉,庆幸自己找到浓荫,噪得痛快极了,渐入忘我境界。蝉的前面爬来一只膛螂,前爪握持一张枯叶,作为隐蔽自身之用,步步向蝉通近,正要捕捉。由于猎物即将到手,蟆螂同样入了忘我境界。膛螂的后面是那只怪鹊,大眼盯住蝗螂,正要啄食,也同样入了忘我境界。怪鹊的后面又是谁?谁的后面又是想到这里,庄周震惊,叫出声来:哎哟!一个吃一个,一个吃一个!多可怕的食物链呀!贪利忘身,把他们,把我,一个个地串锁起来!”于是抛掉弹丸,挂弓上肩,转身便逃,跃出绿篱。这时候管理员从果园深处追赶出来了,向着篱外吼骂:“不要脸的东西,偷板栗呀!”庄周低头快步下山,回漆园去。此后三天,心情仍不舒畅。日常侍候在身边的学生蔺且,跟踪追问:“老师近来很不舒畅,为啥事哟?”庄周说:“我在反省。我只顾营养肉体,忘记了保全自身。一沟脏水,我看见了,远远避开。一池清水,我倒看不见了,差点淹。先师老聃有教导说,到哪里守哪里的规则。三天前我散步到雕陵山,忘记保全自身,怪鹊飞来警告我,翅膀摘我前额。溜进板栗树林,又误入忘我境界,讨得了管理员一顿臭骂。三天不舒畅,就为这件事。”杨朱先生到宋国来,夜宿旅馆。馆主娶了两个姨太太,一个美,一个丑。丑姨太太坐柜台,管帐目,指挥馆仆,地位较高。姨太太接旅客,管客房,打扫清洁,地位较低。杨朱听过不少笑话,都是挖苦宋国佬的。做蠢事的在笑话中都是宋人。可不,眼前又多一个馆主。第二天早起,馆仆送水来。杨朱找馆仆打听内幕。馆仆回答说:“美太太觉得自己美,我不觉得她美。丑太太觉得自己丑,我不觉得她丑。”杨朱给了赏钱,相信馆仆不蠢。杨朱回头对随员们说:“学生们记住吧。行为高尚,又不觉得自己多么高尚,不管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来源:神州·下旬刊
什么是世故?懂世故真的重要么
世故是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物,是带有人情味的假面具。
世故是对客观的否定,是对主观的歪曲。
世故源于生活,却怎么也不像艺术那样高于生活。
世故有可耻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于世故结的甜果。
还有人说,世故的另一面叫通俗,谁读了谁懂,老少咸宜。
于此,我们不得不世故,不世故就是不合群,不世故就会得罪人,不世故就会像竹篓里的螃蟹永远无法爬到篓外,永远被别人牵制。
不世故的人存在过,那个救了狼的东郭先生,谁会体会他的善良呢?他的背后更多的还是嘲笑吧?!
尽管如此,古今中外不世故的人仍然不少呢。诸葛亮不世故,七擒孟获,以德服人;马班邮路上的王顺友不世故,用简单而原始的方式传递大山内外信息与情意;“诗仙”李白不世故,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坚持“日心说”的哥白尼不世故,用血的代价推翻了“地心说”……
不世故的人太具备勇气和胆识了,不世故的人尽管不会被所有人理解,一定于心是快乐的。
不世故是要与世故格格不入的,不世故不必伪装得可爱大方,不世故本身就光芒万丈。
而得意于世故的人也有这样的气愤吧——世故也不尽酿美酒,还结苦果。
故事里说: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一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这就是世故的悲哀。
还是做回本我吧,你管人家当不当官,有没有钱,出不出名呢,迎合别人反让自己负重了一生。
不世故不是我行我素,无组织无纪律,不分尊卑长幼,而要自尊自信自爱地活,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得意,不必处处沾亲带故,贴个近乎不可。你高,有你的自得;我不低,有我的优势。
不世故的人活得简单,活得不累。不世故的人不是“房顶开门,灶坑打井”,万事不求人,人和人之间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体,沟通与理解,互助与互爱才能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