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言行打扮来表现人物特点写一篇日记。

2.我和一个比我大八岁的女人在一起了,说真的,我感觉对她没什么心动。可能是双方都寂寞了,才在一起的吧。

通过言行打扮来表现人物特点写一篇日记。

众星拱月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众星拱月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20字

作文方法——怎样写人一、写作指导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网整理)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总分总式。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第二种,逐层进入式。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二、范例妈妈的手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老师点评《妈妈的手》作者写妈妈的勤劳品质,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就“勤劳”写“勤劳”,而是选择一个侧面,从“手”的角度,具体而集中地表现了妈妈勤劳的特点:吃的,是妈妈这双手做好;穿的,是妈妈这双手缝成;温暖,是妈妈这双手送来;懒惰,是妈妈这双手驱走……,由于作者巧妙地选择“妈妈的手”这个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因而文章中“我”对妈妈无限敬爱之情就表现得非常充分。我的语文老师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辅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老师点评《我的语文老师》中,作者对两次作文课进行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件,反映出了陈老师生动的教学风格,写作文象画画一样;我们写人,反映一个人的特征,应该巧妙的选择角度,作者就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通过对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小小音乐家我的小伙伴——张梦瑶,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爱极了。告诉你,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音乐家”呢!有一次,我跟赵梦雪去找张梦瑶玩,梦瑶正在练习拉二胡。她说:“你们来当小听众,听我演奏二胡,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她左手拨弦,右手拉弓,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她说:“我在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军。”张梦瑶拉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艺术节文艺汇演那天,我跑到后台,去给张梦瑶送冰淇淋。她说:“你吃吧,我没有时间。”我只好自己吃。我边吃边对梦瑶说:“梦瑶,祝你成功!”她忙说:“谢谢。”轮到梦瑶上场了,她走上舞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坐到椅子上,忘情地演奏起一首曲子——《光明行》。她的演奏优美动听。观众们仔细地听着,我也入了迷,仿佛回到了抗战的岁月,跟着抗日军民浴血奋战。正当我沉浸在乐曲中时,一个高音“i”,结束了整个曲子。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为她的出色演奏表示祝贺。几天之后,老师宣布,张梦瑶获得了艺术节器乐比赛第一名。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梦瑶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是自己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为此,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啊,张梦瑶,我佩服你,你是我们的骄傲!(网整理)老师点评开头点题,中间叙写苦练情景和参赛场面,最后回应文题。一个小学五年级同学能写出这样布局合理、语句流畅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这篇习作还说明,要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就必须潜心钻研,刻苦练习。  #8楼回目录  总有一个人,我们难以忘怀  描写人外貌的作文|2014-03-2412:17  我最难忘的老师武进区花园小学五(3)曹晴晴打开小窗,窗外,万般宁静,夜是如此得深不可测,月光如牛乳般倾泻在大地上,星星如同一只只慈祥的眼睛。桌上闹钟滴滴答答地走着,更显黑夜的漫长,不禁勾起了我对王老师的思念。王老师是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她长得文质彬彬。一双小眼睛下有一个挺拔的鼻子。那张樱桃小嘴讲起话来有一股难以抗拒的亲和力。王老师的课讲得特别生动有趣,非常吸引人。一上到她的课,我就感觉身临其境。她从不拖课,也不会占用副课。记得有一次,许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很兴奋,都积极举手,老师让发言的人多了些,所以下课时还没讲完课文,大家都认为王老师会拖课,但她没有,只是把内容留到了下一节课讲。王老师非常关心同学。与她在同一小区的同学经常被“荣幸家访”,郭龙龙就是其中一位。郭龙龙在学习上花得时间不多,所以成绩偏差,但王老师从不认为他是“朽木”。相反,还整天去辅导他写作业,在王老师的“唠叨”下,郭龙龙成绩明显进步。清风系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时间。转眼,如梭的时间让我成为了一名五年级的学生,王老师已不再教我,但她如天空般辽阔,似大海样宽广的爱,在我心里永久扎根!点评:习作中的文笔流畅老练,最令人欣赏的语段就是第一、五小节,诗一般的话语寄托的是你对老师的难忘之情。文中记叙的虽然是小事,但写出了老师可贵的品质。如果中间叙述的故事再具体、生动些,就更棒了!难以忘怀的母爱武进区花园小学王佩瑶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熙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是勇者的画像。我的母亲就是集慈祥,坚定,勇敢,耐劳美德一身的伟大女性。我们家在我幼年的时候经济并不宽裕,家中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当司机和母亲做药的小生意来维持。母亲刻苦节俭,将家中收支之事处理的井井有条,经济很稳定,很少有拮据的情形。我上小学的那年,母亲让我参加了羽毛球队的训练。由于功课繁重就渐渐地和母亲的感情变淡了,甚至有时候还给母亲添乱,可是母亲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还是默默地为心,担忧。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总能听到母亲的鼓励。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母亲总是耐心的疏导我克服困难。母亲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我的身上。那一天,我拿着掉了扣子的衣服请母亲缝补时,母亲正在灯下为我织毛衣。我忽然发现母亲的脸庞是那样的慈祥安泰,脸上的皱纹,不但遮掩不了母亲纯真善良的本质,安详的气度,而且带出了过去这么多年来她为我的付出,牺牲与奉献。我不禁想到了一首儿歌:“天塌下来,有母亲撑着;雨打下来,有母亲档着。母亲是最坚强的支柱,我们是最快乐的孩子。”往日我一切对母亲不好的行为,在这电光石火之间,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觉得对母亲有深深的歉疚,而手中的衣服,却已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母亲接过去了。从前有一个人环游世界去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到后来终于知道“家”才是最美好的东西。现在的人不惜重金厚礼,千方百计地想去收集名家的图画,但是他们可曾想到过,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像竟然就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家中。也许你的母亲外貌平平,但是她所焕发出来的光辉,却足以使世界的所有名画黯然失色。母亲的品德与无私让我感动,她的爱让我永远难以忘怀!老师点评:本文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如果能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妈妈的形象就更加丰满、生动了。指导老师董美华购物狂妈妈三(3)袁伟我有一个购物狂妈妈,每个周六周日总会让我和爸爸陪她去购物,每次都得买上个一件两件的衣服或是化妆品,我和爸爸都烦了,但有不敢说,所以,只能静悄悄的跟上去,妈妈到这家看看,到那家逛逛,因为想休息,我和爸爸一看到妈妈穿着好看的衣服,就说好好看哦,买了吧,但妈妈又说,再看看再看看,这时,我和爸爸的高兴劲一下子忽然全没了,妈妈看到我们的样子,就教育到,我天天帮你们洗衣服,你们感谢我了吗?趁周末让你们陪我买件衣服你们都不愿意......我和爸爸听的不耐烦了,只好说好好,配陪你买,我们嘴上说的是陪你买,可心里想的却是在家里睡大觉,因此,我和爸爸想了一个招,装病,下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在家里哼哼唧唧的,妈妈一看,以为我们得了感冒,就把我们带到了医院,我们苦苦哀求,妈妈不要把我们带到医院,要不,我们不就露馅了,可是,妈妈偏不,可是,到了医院,医生检查了半天说了6个字:一点问题没有,妈妈这才发现我们骗了她,把我们扔下就走,最后害得我们回家直跟妈妈道歉。我的购物狂妈妈是不是很狂!

我和一个比我大八岁的女人在一起了,说真的,我感觉对她没什么心动。可能是双方都寂寞了,才在一起的吧。

你说的那个是未修改版的,是有“越来越老”的,包括考古队都吃了尸鳖才会不老的情节,在修改后的正式版都被删掉了,两段我都给你附上吧,:

这个是后来正式版的:

三叔赶紧回倒慢放,原来是一个人从镜头外走进了镜头,我们还听到有开门关门的声音,应该是有人从屋外回来。仔细一看,走进来的那人,是个女人,年纪看不清楚,模糊地看看,长得倒有几分姿色,扎着个马尾。

三叔一下子紧张起来,他走上前去,几乎贴到电视屏幕上了。

可是那女的走得飞快,一下子就从屏幕穿了过去,跑到了另外一边,消失在屏幕外了。

我看三叔的脸色突然不对,想问他怎么回事,他却朝我摆了摆手,让我别说话。

时间继续推进,五分钟后,那女的又出现在了屏幕上,已经换了睡衣,接着她径直走到屏幕面前,屏幕开始晃动,显然在调整摄像机的角度。

这样一来相当于一个特写,那女人的面目就直接贴近了电视机,我看到那女人相当年轻,长相很乖巧,眼睛很大,总体看上去有点甜的那种女孩子。

三叔也正贴近电视,一下子就和电视里的那女孩子对上眼了,我没想到的是,一瞬间,三叔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突然浑身一抖,一声大叫就后退了十几步,几乎把电视机从柜子上踢下来。

他的伙计赶紧扶住电视,我去扶他,只见三叔指着电视里那张脸,发着抖大叫:”是她!霍玲!是霍玲!”

我们给三叔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吓得够戗,他的伙计赶紧丢下电视去扶他,我则先摆正电视机,唯恐摔下来坏掉。

然而他的伙计根本扶不住他,三叔一边叫一边直往后退,一下就撞到沙发上,撞得整个沙发都差点翻了,自己一滑就摔倒在地。这一下显然撞得极疼,他捂住自己的后腰,脸都白了。虽然如此,他的眼睛却还是牢牢地看着电视屏,眼珠几乎要瞪出来。

这下我也有点惊讶。这个女人竟然是霍玲?

按照闷油瓶的叙述,霍玲是一个干部子女,当年西沙考古的时候,同时下到海底墓穴中几个人的其中一个。关于她的资料极少,我不知道她在那张黑白合照中是哪一个,自然也认不出来。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出现在闷油瓶子寄来的录像带中……真有点不可思议……

而且,让我感觉到异样的是,这录像带是怎么来的?从她调整镜头来看,显然她知道录像机的存在,自拍也不是这样拍的,这应该是一种自发的监视,这无疑是监控录像。她为什么要拍这样的录像,而这带子又是怎么到闷油瓶的手上的?闷油瓶又为什么把这带子寄给我呢?

这里面有戏了,我心里嘀咕起来,三叔说得对,看来整件事情还远远没有完。

此时屏幕上那女人已经调整好了摄像机,屏幕已经不抖了,她也重新远离镜头,坐到了写字台边上,支起一面镜子梳头,因为是黑白的画面,加上刚才的晃动,屏幕上变得有点模糊。

三叔逐渐冷静了下来,但是脸色已经铁青,神情和刚才已经判若两人。他手抓着沙发的扶手,浑身轻微地发抖,显然十分的紧张。

我为了确定,就问三叔道:”这女的就是你们一起下到海底里去的那个霍玲?”

三叔一点反应也没有。我没有办法,和他的伙计对看了一眼,他伙计也不知道怎么说。

录像中的霍玲不停地梳头,她的马尾解开了后,头发颇长,我都不知道她到底要梳到什么程度,大概有二十分钟,她才停下手来,重新扎起马尾。

梳完头后,她站起来,有点迷茫地看了看窗外,然后突突突跑到了摄像机照不到的地方,接着又跑了回来,可是等她跑回来,我发现她的衣服竟然变了。

也就是说,她到了里屋,换了一身衣服。

接着,让我感觉到匪夷所思的画面就出现了。

她出来之后,又跑到了摄像机前,似乎是不满意角度,又调整了镜头,屏幕开始晃动,她那白色的脸充斥着整个屏幕。

三叔发出了一声很古怪的呻吟,似乎她的脸十分可怕。

我以为她换衣服是要出去,或者做饭之类的,屋里肯定又会很长时间看不到人,于是拿起遥控器,准备快进,这时候,却看见她却又坐回到了写字台边上,拿起梳子,解开头绳,又开始梳头!

”这女的有神经病!”一边的伙计忍不住叫了起来。

三叔马上做了个手势让他别出声,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她是背对着我们梳头,也看不到她的表情,镜子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动作也几乎一致,频率都似乎一样,我看着看着,简直怀疑她的头是铁头,要是我给这么梳,脑袋早就梳成核桃了。

这样的画面使我感觉气氛变得有点诡异,我忍耐着,又是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她才重新扎起头绳,站了起来,噔噔噔跑到镜头外面去了。

我和那伙计都松了口气,心说总算完了,要再梳下去,我的头也要开始疼起来了。

然而没等我们舒展筋骨,她又换了一身衣服跑了出来,凑到摄像机面前,第三次开始调试角度了。

我一下就迷糊了,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霍玲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也太夸张了,难道她爱好这个……或者,难道她要自杀了?所以不厌其烦地换衣服调角度,接着难道她又要去梳头了?再这样梳下去,梳子都要磨成毛刷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画面一停,回头一看,原来三叔按了暂停,黑白的屏幕上,顿时定格了那张特写的面孔。

三叔脸色铁青,嘴唇还有点发抖,他凑近仔细看了看,哑声道:”天,她也没有老!”

三叔说的,我也早已经观察到了,只是没有说出来,一方面录像带并不清晰,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错,另一方面,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意识到。

果不其然,三叔暂停了画面凑过去看,我也凑了过去,想看个仔细,确定一下。

看了几眼,我就断定,毋庸置疑,霍玲在拍摄带子时候的年纪,不会超过三十岁,倒不是说她长得年轻,而是那种少女的体态,不是装嫩的女人能够装出来的,而且,我不得不说这霍玲实在长得很乖巧,难怪迷得考古队里的几个男的神魂颠倒。黑白屏幕的表现力比彩色的要差很多,但是她那种有点迷茫的眼神和精致的五官,还是能给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样的相貌,想来必定是十分的自信,自幼在众星捧月中长大,遇到闷油瓶这样的闷王不理睬她,她的反应倒也合乎逻辑。不过现在看来,这些反应也可能是装出来的,如果真是那样,这个女人想必也是厉害角色。

三叔的脸色很难看,窝进沙发里啧了一声:”一个是这样,两个也是这样,他娘的,难道失踪的这帮人全部都会这样?他们之后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

我想了想就摇头,对三叔说也不能这么武断,这里我们并不知道录像拍摄的具体时间,看电话的款式也许是20年纪90年代前后,那离她在海底墓穴失踪也没有多少时间,我们不知道霍玲当时几岁,如果她当时只有十七八岁,那就算过了十年也只有二十七八,不能断定说她没有变老。

三叔沉吟了一声,显然没有太在意我的话,而是将录像继续放了下去,我们继续往下看。

然而,让我们想不到的是,继续放了才没几分钟,突然画面上就跳起了雪花。

我们以为是带子的问题,等了一会儿,可是雪花继续,三叔快进过去,一直到底,全部都是雪花。

有“越来越老”的是旧版本哦~

原来是一个人从镜头外走进了镜头,我们还听到有开门关门的声音,应该是有人回来了。仔细一看,走进来的那人,是个女人,年纪看不清楚,模糊的看看,长的倒有几分姿色,扎着个马尾。

三叔一下子紧张起来,我看到他几乎贴到电视屏幕上去了。

可是那女的走的飞快,一下子就从屏幕穿了过去,跑到了另外一边,消失在屏幕外了。

我看三叔的脸色不对,想问他怎么回事情,他却朝我摆了摆手,让我别说话。

时间继续推进,五分钟后,那女的又出现在了屏幕上,已经换了睡衣,接着她径直走到屏幕面前,屏幕开始晃动,显然在调整摄像机的角度。

这样一来相当于一个特写,那女人的面目就直接贴近了电视机器,我看到那女人相当的年轻,长相很乖巧,眼睛很大,总体看上去有点甜的那种女孩子。

三叔正贴进电视,一下子就和电视里的那女孩子对上眼了,我没想到的是,一瞬间,三叔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突然浑身就一抖,一声大叫就后退了十几步,几乎把电视机从柜子上踢下来。

他的伙计赶紧扶住电视,我去扶电视,只见三叔指着电视里那张脸,发着抖大叫:“霍玲!是霍玲!”我们给三叔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吓的够呛,他的伙计赶紧丢下电视去扶他,我则先摆正电视机,唯恐摔下来坏掉。

房间不大,三叔一边叫一边直往后退,一下就撞到床上,撞的整个床都差点翻了,自己一滑就摔倒在地。他的伙计上去扶起来,这一下撞的极疼,他捂住自己的后腰,脸都白了。

虽然如此,他的眼睛却还是牢牢的看着电视屏,眼睛几乎要瞪出来,嘴巴也无意义的开合,还在发出类似“霍玲”的声音。

虽然,我在海底墓里听闷油瓶提过霍玲,但是那实在是太久远的事情了,而且这段时间内我接受的信息量巨大,各种刺激充斥大脑,三叔叫的时候,声音又很古怪,所以一开始没明白,以为他是在叫另两个字。

不过随即我就反应了过来,因为眼前的情景表示,显然三叔的这种离奇反应,是因为认识电视里的人。

三叔一直在我心目中是个相当稳重的人,能让他如此惊慌到了手忙脚乱的事情真的不太多,不过,我一下子就想起我们从鲁王宫出来后在济南,他发现闷油瓶就是当年的张起灵时候的情形,和现在相当的相似。

惊讶之余,自然马上想起了西沙,几方的思维闪电般的一联系,关于霍玲的记忆就闪了出来。

可一意识到霍玲是谁,我就突然打了一个寒战。

倒不是因为害怕什么,而是我稍微一琢磨这来龙去脉,猛的就发现这事情一下子又到云里舞里去了。

霍玲,按照闷油瓶的叙述,应该是一个干部子女,当年西沙考古的时候,同时下到海底墓穴中几个无辜者的其中一个,关于她的资料极少,我不知道她在那张黑白合照中是哪一个,自然也认不出来。

可是,为什么三叔似乎对于这几个下西沙的人有着什么特殊的恐惧,闷油瓶倒还好,看到霍玲的表现简直有点惊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且闷油瓶子寄来的录像带中竟然录的是她,真有点不可思议,而且没理由可寻……从云顶天宫底下的青铜巨门中出来,应该录点相关的东西给我看看,怎么竟然给我们看这个东西。

难道闷油瓶是个相当闷骚的宅男,喜欢别人,或者这霍玲有什么特殊的理由,要把自己的生活监控下来。

我认为这无疑是监控录像,从她调整镜头来看,显然她知道录像机的存在,自拍也不是这样拍的,这应该是一种自发的监视,但是闷油瓶寄给我们这个的目的,已经她要监控自己的目的,又各是什么呢?

不过录像并没有看完,我们也不能下结论,我隐约感觉到,也许录像的后头,有什么惊悚的内容。

此时幕上那女人已经调整好了摄像机,屏幕已经不抖了,她也重新远离镜头,坐到了写字台边上,支起一面镜子梳头,因为是黑白的画面,加上刚才的晃动,屏幕上变的有点模糊。

为了确定一下我刚才脑子所想的东西,我问三叔道:“霍玲?是不是就是你们一起下到海底里去的几个女的之一?”

三叔站的远远的,似乎还怕霍玲从电视里爬出来,人直直盯着电视,手抓着病床的不锈钢栏杆,浑身轻微的发抖,显然十分的紧张,听到我问他,梦游一样的看了我一眼,注意力马上就回到电视上去了,一点回应也没有。

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和他的伙计对看了一眼,他伙计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只好继续看录像的发展,一边注意三叔的反应。

录像中的霍玲不停的梳头,她的马尾解了开来后,头发颇长,我都不知道她到底要梳到什么程度,大概足有二十分钟,她才停下手来,重新扎起马尾,接着,让我感觉到匪夷所思的画面就出现了。

她不知道为什么,梳完头后,站起来,有点迷茫的看了看窗外,然后突突突跑到了摄像机照不到的地方,接着又跑了回来,可是等她跑回来,我发现她的衣服竟然变了。

也就是说,她到了里屋,换了一身衣服。

她出来之后,又跑到了摄像机前,似乎是不满意角度,又调整了镜头,屏幕开始晃动,她的白色的脸的充斥着整个屏幕。

我以为她换衣服是要出去,或者做饭之类的,那屋里肯定很长时间没有人,于是拿起遥控器,准备快进,这时候,却看见她却又坐回到了写字台边上,拿起梳子,解开头绳,又开始梳头!

“这女的有神经病!”一边的伙计忍不住叫了起来。

三叔这时候突然做了个手势让他别出声。表情也从恐惧,变的关注起来。

她是背对着我们梳头,也看不到她的表情,镜子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动作也几乎一致,频率都似乎一样,我看着看着,简直怀疑她的头是铁头,要是我给这么梳,脑袋早就梳成核桃了。

看这样的片子,简直是无聊到了极点,我忍耐着,又是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她才重新扎起头绳,站了起来。

我和那伙计都松了口气,但是没等我们舒展筋骨,那女的又蹬蹬蹬跑到镜头外面去了,这场面相当的熟悉,不由就使得我们张大嘴巴,突然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接着几个人都几乎晕倒——只见她又换了一身衣服跑了出来,凑到摄像机面前,开始调试角度了。

我眉头都皱的要出血了,简直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霍玲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也太夸张了,难道她爱好这个……或者,难道她要自杀了?所以不耐其烦的换衣服调角度,接着难道她又要去梳头了,再这样梳下去,梳子都要磨成毛刷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画面定格住了,回头一看,原来三叔按了暂停,黑白的屏幕上,顿时定格了那张特写的面孔。

三叔脸色铁青,嘴唇还有点发抖,他凑近仔细看了看,哑声道:“完了,她也是一样,难道我们都逃不掉?三叔说这个话的时候,情绪已经受到了的控制,但是声音仍旧是发抖的。

我看着三叔自言自语,知道他看出什么来了,在一边轻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三叔,你别一个人在哪里唱独脚戏,倒是给我说说啊?”

我问的极其小心,其实这个时候按照常理我不应该去问他,而是等他平静下来自己说,但是我知道三叔一旦思索起来,我不知道要等多久,而且我实在忍不住想知道答案了。

三叔转头看了看我,嘴唇似动非动,叹了一声,才颤抖道:“算了……你真想知道,过来,我给你看——”

我凑过去,三叔指了指,那张屏幕上特写的脸,“你自己看看,这张脸,和我们几分钟前看到的有什么区别?”

我调整了一下我的姿势,以便让自己看的更加舒服,贴了过去仔细看。

我很难不说这霍玲实在长的很乖巧,难怪迷的考古队里的几个男的神魂颠倒,黑白屏幕的表现力比彩色的要差很多,但是她的那种有点迷茫的眼神,还是能给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样的相貌,想来必定是十分的自信,自幼在众星拱月中长大,遇到闷油瓶这样的闷王不理睬她,她的反应倒也合乎逻辑。

不过,录像带画面的质量自然不如现在dvd这么清晰,看了半天,除了发现她的睫毛特别长之外,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只感觉这样角度的特写,让人看着难受。

三叔看我越来越迷惑,知道我刚才根本没仔细看,铁青着脸将带子倒了回去,只倒到上一次她调整摄像机画面的时候,再次定格,让我再看。

有了刚才的记忆,又这样一对比,我马上发现了确实有不同的地方,仔细一看,顿时就吸了口凉气。

原来,从上一次调整摄像机到这一次,两次特写的脸孔上,霍玲的脸竟然老了很多。

不过不是那种极其年轻到极其苍老的变化,只是在眼角处,多了几条皱纹。

但是,你想录像带的质量很模糊,能从这么模糊的图象中看出年龄的变化,其真实的脸部应该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衰老才对。问题是,这两次特写,却只相隔了不到30分钟。

一边的伙计也发现了,结巴的说道:“这娘们是不是刚才卸妆去了?”

三叔摇头,在一边叹了口气,摸出一只烟来,点了起来,再次让录像开始播放。

屏幕中的霍玲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晚完了摄像头,接着果然走回到写字台边上,又开始梳起头来。

我的心中升起了一股非常异样的感觉,刚才这一连串连续的场景,让我的心头突然一跳,我似乎竟然觉得很熟悉。

再仔细一想,我猛的就皱起眉头:这——这他娘的,这——这是循环啊。

霍玲现在所做的事情,似乎是周而复始的做同一件事情,这不是和我们在云顶天宫里遇到的循环一样嘛,不停的,毫无意识的来回走动……

但是,那不是那个尸胎在搞鬼吗?难道我们在云顶天宫中的推断,是错误的?可是如果是错误的,我们又是怎么出来的呢?

我简直疑惑到了极点,问道:“三叔,这…我真受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你要是知道你就快说吧。”

三叔看着我,发着抖狠狠吐了一口烟,又看了看地面,似乎要下一下决心,然后拿出了那只装着他从血尸墓里取出的丹药的象牙盒子,对我道:“她这样的行为,就是这东西在捣鬼。你所看到的,只是它副作用的一种而已。”

“副作用?”我奇怪的接了一句,根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是紧接着,突然我就浑身一炸,一下就明白了。

我一下子张大了嘴巴,上去抓住三叔的手,指着那盒子:“难道!你!你们竟然!吃了这东西!”

三叔把脸蒙到手里,一边点头,一边就古怪的笑起来,道:“是的,我们所有的人都吃了,那个时候,我们全部都疯了,全部都疯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果然在骗我,这怎么可能,这东西,吃下去怎么可能还有命在!”

三叔苦笑摇头,“你他娘的懂什么,你没有到过那一间中心的椁室,你没有看到那一副壁画,你没有看到汪藏海的尸体,你不会明白,那一次和解连环下海底墓,我看到了太多我不该看到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