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楼记 一句原文 一句翻译

2.《岳阳楼记》赏析——从“古仁人之心”到***人的“今仁人之心”

3.岳阳楼记翻译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4.《岳阳楼记》中 1.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原文以及注释翻译

岳阳楼记 一句原文 一句翻译

皓月千里是成语吗?-皓月千里前一句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代〕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原文: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赏析——从“古仁人之心”到***人的“今仁人之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用在下啰嗦,大家上学的时候都背过,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古代士人最高的追求,其实这与***人为了劳苦大众而奋斗的志向同出而异名。从现代的角度看,《岳阳楼记》在古文中无疑可称得上顶尖之作,无论是写景的气势还是立意的深广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最重要的是它的用词遣句形象简洁,并不像许多其它古文那样难以理解,所表达的思想精神也是通贯古今,永垂不朽。不愧为经典中的经典。

下面我们就先来重温一下这篇《岳阳楼记》,然后在下将从景物描写和思想情感两方面进行简单的赏析,看完之后或许你对这篇经典会有新的感悟。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写洞庭之景,触景生情;后一部分笔锋一转摒弃了前文所描写的“以物喜,以己悲”,表达古仁人高远的志向。

1.洞庭湖景引悲喜

开头一段简短地交代了写作的背景,我们直接从第二段往后写景的部分开始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将写景的对象划定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衔”和“吞”两个动词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一下展现出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两句进一步加重气势,同时给人一种广阔无涯的感觉。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把湖面之上复杂的气象变化生动描写出来。

仅从这几句已能窥见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因势利导,通顺连贯,一气呵成。景物在文中总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写除了使景物生动起来以外,更重要的是丰富立体了起来,更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接下来三、四两段是集中写景的段落,不过区别于第二段的是同时借景抒情。第二段起到了引子一般的作用,后半段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迁客骚人就是指作者这样的士人群体,整篇文章都是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的。而三、四两段就来具体地抒发“迁客骚人”所产生的情感。

第三段和第四段直观地看是并列的关系,景物描写加入了“商旅”、“渔歌”等侧面描写,依旧特点鲜明,十分立体。第三段描写了那些令人“感极而悲”的景色,第四段则写那些“心旷神怡”,令人喜洋洋的景色。不论是“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还是“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所有景物描写皆像是在作画一般,行云流水,无比通畅,无比生动,富有变化。

其中我想拿出来单独讲的是第三段“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和第四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两句,尤其是后一句,个人认为是文言文写景的巅峰描写之一,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共同占据了我对语文教科书印象的最佳地位。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的光辉都被(阴风浊浪)隐藏了,山岳也都潜藏了形体。这一句从视觉光线的角度侧面描写恶劣天气,“隐”与“潜”对应,“曜”与“形”对应,两个清新脱俗的动词短语把动态变化的自然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月光在水面上如跳动的碎金,静静的月影像玉璧沉入水中。与前一句异曲同工,也是从光影的角度,以动词来写自然现象,最妙的是这些动都不是真正的动,是用来描写处于动态的自然现象的。相比于上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两个短句每个位置都一一对应,“浮”与“静”、“光”与“影”、“跃”与“沉”、“金”与“璧”对应得十分工整,且光影的组合更加和谐美妙,这样的景象虽是动态的,却没有在变化,可以在想象中永恒持续;这样的描写千百年间,可遇而不可求!

关于《岳阳楼记》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知识,有些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范仲淹创作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去过岳阳楼,这些占据文章2/3的景物描写实际上是通过想象得来的。或许也正因如此,文章中的洞庭湖景色才会如此变化多端。

三、四段表面虽是并列关系,但从情感上来说暗藏了递进关系。三段中“迁客骚人”从阴雨天的景象而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悲从中来。四段用“至若”开头表明天气变化了,时间上处于三段之后。放晴后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一扫悲伤忧愁,心境整个清明了起来。三、四段的情感是从悲到喜,逐渐平和的过程。

2.忧乐皆为天下人

在一般的文章中,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这篇《岳阳楼记》是万中无一的作品,与其他普通文章当然是不一样的。下一段第五段才是本文的中心段,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产生了巨大的转折,文章立意上升到了“仁”的高度。前文借景抒发的情感在瞬间的感悟中变得轻如鸿毛,作者的观点这时才亮了出来,否定了两种情感,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称得上是仁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是千古名句,亦是《岳阳楼记》中心思想的核心。这句话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理想。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是一种奉献精神。这个“天下”的概念虽与现代的思考习惯有所不同,但其中包含了普罗大众。君主皇帝是天下的主体,人民亦是天下的主体。***人的理想归根到底也是一样,也是一种奉献精神,只不过心系的不是“天下”,而是底层劳苦大众。二者都是高尚的“仁者”,若前者是“古仁人之心”,那后者就是“今仁人之心”,天下大同之理想古今中外延绵不绝。

在中国,陈独秀、等最初的***人凭着爱国心发起了和五,并创立了党,对古仁人之心是继承和发扬,也是进步和改良。与范仲淹等一群志存高远的古仁人一样,都配得上“国士无双”的称号。他们这些革命先驱,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因高远的志向和对世人的博爱不断地学习、钻研、实践才找到了路,创建了党。为了苦难深重却缺乏勇气和力量反抗的我们,他们拿出了仁、智、勇甚至生命与自由尝试拯救。即便是在封棺入土,又或是横尸街头后,他们依然在后世千百年中化作星火,指引和激励无数有相同志向的后来者。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永恒的标志!他们让我们够能相信并期待人类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岳阳楼记翻译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岳阳楼记翻译一句原文一句翻译如下: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原文: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原文: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译: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中 1.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中

1、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是: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是: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奚改矣。

4、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5、叙述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扩展资料: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原文以及注释翻译

原文

岳阳楼记1

庆历四年春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4,政通人和5,百废具兴6。乃重修岳阳楼7,增其旧制8,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9。属予作文以记之10。

予观夫巴陵胜状11,在洞庭一湖。衔远山12,吞长江13,浩浩汤汤14,横无际涯1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7,前人之述备矣18。然则北通巫峡19,南极潇湘20,迁客骚人21,多会于此2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3?

若夫*雨霏霏24,连月不开25,阴风怒号26,浊浪排空27;日星隐曜28,山岳潜形29;商旅不行30,樯倾楫摧31;薄暮冥冥32,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33,忧谗畏讥34,满目萧然35,感极而悲者矣36。

至若春和景明37,波澜不惊38,上下天光39,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40;岸芷汀兰41,郁郁青青42。而或长烟一空43,皓月千里44,浮光跃金45,静影沉璧46,渔歌互答47,此乐何极4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49,宠辱偕忘50,把酒临风51,其喜洋洋者矣52。

嗟夫5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54,或异二者之为55。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8。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59。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0?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文章末句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明作文的时间。

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谪守,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词被贬官,降职解释。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州,应说“知某州”。巴陵郡,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这里沿用古称。“守巴陵郡”就是“守岳州”。

越明年:有三说,其一指庆历五年,为针对庆历四年而言;其二指庆历六年,此“越”为经过、经历;其三指庆历七年,针对作记时间庆历六年而言。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乃:于是。

制:规模。

唐贤今人:唐代和当代名人。贤,形容词作名词用。

属(zhǔ):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连词,用来。记:记述。

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包含。

吞:吞吐。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助词,的。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最远到达。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多:大多。会:聚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览,观看,欣赏。得无……乎,大概……吧。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天气)放晴。

阴,阴冷。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当作日光),光辉,日光。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行:走,此指前行。

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则,就。有:产生……的(情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

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连词,表顺接。

至若春和景明:至于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面光色交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一,一片。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浮光跃金: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有些版本作“浮光耀金”。

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互答:一唱一和。

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一作“皆”。

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洋洋:高兴的样子。

嗟(jiē)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

60.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翻译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

滕子京虽然被贬岳州,但他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

《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参考资料

岳阳楼记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