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无闻和销声匿迹的意思-湮没无闻读音
1.清朝有多少著名的反清复明事件或组织
2.中国通史,谁写的好一些,看哪个呢
3.给我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啊
4.唐朝宁原悌所任的谏议大夫是个什么官?
5.范晔修成后汉书的故事:突出了妇女的地位
清朝有多少著名的反清复明事件或组织
蔡寅冒称朱三太子案
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西安经山西直捣北京,走投无路的明崇祯皇帝逼周皇后在坤宁宫自缢后,又用剑砍了袁贵妃和女儿长平公主,并对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五子朱慈焕作了吩咐,让他们投奔外祖周奎家,然后“混迹民间,见老者称之曰翁,壮者称之曰伯叔,幸而不,为父母报仇。”安排完毕后,在煤山东麓的一棵古槐树上自缢而。当时太子慈烺16岁,定王慈灿13岁,永王慈焕12岁。李自成进北京后,没有杀这三个孩子,反而还把太子封为“宋王”,让一个姓杜的将军予以照管。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农民军和吴兵、清兵大战于山海关,打了败仗,然后迅速撤离北京。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杀崇祯帝这三个皇子。清兵占领北京后,太子慈烺被其外祖父周奎献于清廷,清廷借口说太子是假冒的,杀了太子。并且把证明太子不是假冒的15个人也全部杀,而说太子是假冒的人都活了下来。1644年6月明朝在南京的官员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年号为弘光,这时也有一个太子投奔南京,引起了南京政权的内讧。这个太子据说才是假的,是清朝派去的“谍者”,借以引起南京内讧,使弘光政权早日垮台。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撤离北京后,五子慈焕被李自成部下一个姓毛的将军带着逃到河南,他们卖了战马,买了耕地,准备种地为生,但是由于清朝查捕起义军风声很紧,毛将军自顾不暇,只好扔下慈焕又南逃了。慈焕当时只有13岁,自己便从河南往东南流浪到他祖先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凤阳有一个姓王的乡绅,在明朝时作过谏官,了解到永王的身世,收留了他,并且让他冒充自己的孩子改名叫王士元,和自己的孩子同窗读书,慈焕十八九岁时,王乡绅病故了,他就又离了凤阳,流落到江南,因无所依靠,便到一座小庙里落发为僧,苟延岁月,偷生度日。后来又流浪到浙江余姚的一座古庙里安身。有一日一个姓胡的乡绅来到此庙,和慈焕的闲谈中,发现慈焕知书识字,颇有才学,便说:“子有如此才学,何为流于空门?”于是把他带到自己家中,改换衣帽,边耕边读,后来又把女儿嫁给了他,慈焕便在这里住下来,主要靠教书维持生计。过了些年,又通过朋友的介绍到山东张岱霖等人家中教书,到山东后改名叫张用观,他小心谨慎,唯恐暴露,所以在山东时,和李方远等人认识了二十余年,李家只知道他是浙东名士张老先生,连他在浙江时名叫王士元也不知道,当然更不知道他叫朱慈焕,是先朝的皇子了。
清朝在北京定都后,明朝抗清的南方政权相继有弘光、隆武、鲁监国、绍武、永历等政权。明朝的遗民有这些政权作为抗清的旗帜,自然不必再去寻找遁迹民间的皇子。直到1661年南明最后一个抗清政权永历政权被吴三桂消灭,清朝也进入了康熙时代,思念明朝的人才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帜,所谓朱三太子仅是清康熙年间的人怀念明朝后代的一种通称,不一定确指是谁,称朱三太子乃是因为崇祯末年见存的皇子有太子、定王、
永王三人。根据《清实录》、《东华录》等书记载,康熙朝破获和朱三太子有关的案件就有多次。例如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杨起隆以“朱三太子”名义在京城纠众反清,并建广德年号,但旋即失败。失败后,杨潜逃。直到康熙十九年在陕西汉中、兴安一带又有一个自称朱三太子的人,秘密进行反清活动。但清廷并未能将该人捕获。
康熙十六年三月二十日夜,漳州人蔡寅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率“白头军”数万人起事,然后活动于南靖、长泰、同安等县山谷间。
康熙十六年六月河南柘城有人诈称明皇子起事。
康熙十八年八月受命平定三藩的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湖南武冈州枫木岭俘获了传说中的明太子,十二月岳乐奉旨将明太子解送京师,加以。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南巡从杭州归途经过南京谒明孝陵后,谕大学士等:“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这是公开物色明后裔,授一官职的开始。顺治年间,清兵全力对付南明诸政权,无暇顾及逃匿民间的皇子,康熙年间,南明政权已相继灭亡,遗民归心明代皇子,不断以“朱三太子”名义起事,清廷也开始加紧物色。所以当时康熙这样的上谕,无非是使海内闻风,或有自投罗网的明裔,诱之以利翦除。因此诸臣奉谕后,隔五个月才复奏:“明亡已久,子孙湮没无闻,今虽查访,亦难得实。”后来康熙三次南巡,皆祭明孝陵,但再也不提访察和授职一事了。
康熙四十四年前后,江苏太仓一念和尚和浙江大岚山张念一、张念二等又以“朱三太子”名义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事,分别活动于江苏太仓
杨起隆部下借“朱三太子”造反
康熙十八年(1678),陕西汉中、兴安一带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击败逮捕。此人自称杨起隆,经杨起隆家人及其同伙辨认,得知此人曾是杨起隆部下,知道事情原由,因此借“朱三太子”之名谋划造反。康熙十九年(1690),假杨起隆被押往北京处。
杨起隆本人虽然销声匿迹,不知所终,但“朱三太子”的名号却作为一种有力的号召,更为许多起事者所借用。康熙三十八年(1698),江南金和尚拥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为“朱三太子”,聚众太湖,密谋在康熙南巡时将其劫持,关键时刻由于发炮不鸣,最后双双被捕伏诛。
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江苏太仓州与浙江四明山几乎同时,且首领都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因此引起了康熙的特别重视。他一边亲自批阅奏折,部署追捕方案;一边派人乔装打扮,细访贼人老巢;并特别强调一定要立即缉捕所有涉案人员,与现获贼犯一并审结。
对康熙来说,“朱三太子”本人并不可怕,但“朱三太子”这面大旗的感召力却不可轻视。所以,每次爆发以“朱三太子”为名号的起义,都会让康熙感觉犹如芒刺在背;而每次只抓到伪“朱三太子”,却让康熙大失所望、寝食难安。那么,真正的朱三太子究竟身在何方?
3真实的朱三太子编辑
崇祯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明亡后,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人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但据后来朱慈焕被捕后交代,三个皇兄均被清廷捕杀。朱慈焕因与四哥朱慈炤同岁,所以人们习惯把他称作“朱三太子”。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朱慈焕被迫离开宫廷,到处颠簸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朱慈焕改名王士元,入赘浙江余姚胡家,生有六儿三女,但是,他担心被别人利用,害怕成为反清的一块招牌,所以不敢在余姚常住,而是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以教书糊口。
四明山“朱三太子”案,让朱慈焕甚感恐慌。于是,他带着老婆孩子躲到了宁波。慈溪县的叶氏兄弟,便携朱慈焕的四子朱壬“欲图为匪”,后因事机暴露作罢。后来,朱慈焕又化名何诚躲避到镇海县。房东张月怀借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秘密开展反清活动,朱慈焕因此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五年间,朱慈焕先后逃往湖州长兴县和山东汶上县避难。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清廷抓获,后经九卿科道会审,几个已经投降清廷的明朝老太监辨认后也均称“不认识”。于是,清廷判定朱慈焕为“假冒”,将其凌迟处,几个儿子全部被斩。
几十年来,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但作为一种号召,“朱三太子”的名号对清政府确实构成了威胁,所以朱慈焕含冤背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明史》中说朱慈焕五岁病逝,不过是给朱慈焕硬加上了一个以“朱三太子”为名蛊惑人心的罪名。
朱慈焕了,“朱三太子”案似乎应该尘埃落定了。但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起义,仍然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可见,在清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朱三太子”已经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
关于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在清朝灭亡之前,于汉族人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中国通史,谁写的好一些,看哪个呢
中国通史类书籍版本众多,令人眼花缭乱,有国人写的,如吕思勉《中国通史》、钱穆《国史大纲》,也有国外汉学家写的,如剑桥中国史、讲谈社中国史、哈佛中国史等等。众多版本中,各有哪些利弊,哪些值得推荐?
我们邀请了几位资深书评人回答这一问题,意见仅供参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段位,斟酌选择书籍。
张明扬 资深书评人、作家
读历史的话,我其实不是那么推荐通史类书籍,断代史(唐史明史)专门史(军事史经济史)读起来更有收获一些。按我个人的喜好,“断代史”我都觉得有点大了,专门看本《万历十五年》这样的不是更好么?
第一,“通史”往往更强调的是学术界的“定论”,给作者的发挥空间并不大,写作者那些很别具一格但有争议性的观点很难“尽情发挥”。
第二,随着学术的精细化,一个人能够精通数千年中国历史越来越成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理由怀疑,当代史学家写的“通史”往往都是以拼凑为主。因此,这些年出版的几套新版通史都是“集体创作”,更准确的说是,每个作者完成一本自己专业的断代史写作,最后“合”起来称为一“套”通史。
基于我以上说的这两点,我就“勉为其难”的评点一些版本的通史书籍吧。毕竟,读史如果要入门,先提纲挈领的“纵览”一下中国历史,也没有什么不好。
《上下五千年》
我的入门书,浅显易懂,虽然史观和很多历史叙事有点陈旧了,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了。当然,这种历史“蒙学”书我了解的不多,欢迎大家补充,更新。
2、《国史大纲》,钱穆著
大师之作,当然很好,个人感情很浓烈,主张用“温情与敬意”看中国历史。但问题是,你真的有能力有兴趣啃完两本“竖排繁体”,并且文字不那么白话文的大书么?书是好书,但也要挑适合自己的,绝对不是什么入门书。
3、《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
大师之作,还是那个问题,你确定能充满求知欲的一直一直读文言文么?
4、《中国史纲》,张荫麟著
被誉为天才之作。但这本书严格说来并不是“通史”,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这本书只写到东汉。
5、三套老外中国史
《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和《讲谈社中国史》都是我之前所说的“集体创作”,既可以整套作为通史来购买,也可以挑几本作为断代史来购阅。这种“断代史”式的创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了专业性,每段历史都可以挑选第一流的学者来写作。
《剑桥中国史》
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作者的咖位来看,《剑桥中国史》都是最一流的,严重推荐购买,唯一的问题是,还没有出全;《讲谈社中国史》也值得推荐,日本学者看写中国史会有些很奇特的化学反应,插入了很多日本的戏份,可以看作某种意义的“东亚史”;《哈佛中国史》我不太喜欢,作者水平良莠不齐,通俗有时容易流于浅显。
《易中天中华史》
这就是传说中一个人写的中国通史!
这套书还没有出完,现在最新应该出到第十九本《风流南宋》。一个人写这么大的书,就不要要求太多“原创性”了和学术性了。
资深历史爱好者就不要买了,买了肯定骂,不过,这套书虽然不可能有惊喜(一个人写这么多,你惊喜给我看啊),倒是很不错的入门书,一点也不晦涩,而且史实靠谱。就是,你确定你这么这么爱读书,能看完这套最后可能会有近三十本的“巨著”么?
我的建议是,这套书很适合拆开来买几本你有兴趣的,易先生写三国和两汉还是挺不错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吕思勉撰写的中国通史共计两种,一是《白话本国史》,二是《中国通史》或《吕著中国通史》。前者出版于1923年(商务印书馆),属早期作品,后者分上下册,上册出版于1940 年,下册出版于1944 年(开明书店),属成熟期作品。从品质上讲,显然以后者更胜一筹,可作为阅读中国通史的首选,其优点是清晰,尤其上册,分作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等十八条目,千年沧桑,一目了然,缺点则是单薄,这由其写法所决定,以区区两册,论上下数千年,只能长话短说,所以此书只适合入门(其文言写法对一些读者而言也许是一种障碍),而非深造。
张荫麟《中国史纲》
如果说吕思勉的成就,更多来自后天努力(相传他把二十四史读了至少四遍,其所下苦功,当世不作第二人想),那么张荫麟的成就,更多来自天纵英才(张荫麟天资之高,连陈寅恪都叹服不已,《哭张荫麟二首》有“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之句)。吕思勉出版《白话本国史》那年将近四十岁,张荫麟的寿命却止于三十七岁,写作《中国史纲》之时年仅三十,惊才绝艳,并世无双。对于这本书,无论文采还是见识,无论广度还是深度,怎么誉美都不过分,至于缺点,只能归罪于苍天或命运,造化弄人,使张荫麟英年早逝,导致《中国史纲》只写到东汉,沦为残篇。
钱穆《国史大纲》
与吕思勉《中国通史》相反,钱穆《国史大纲》适合深造而非入门。作者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似乎太深了,从而积淀为一种成见,这容易误导初学者,却不妨作为研究者的靶子。
傅乐成《中国通史》
这本书的优点是老实,缺点也是老实,最适合作为消毒工具——假如你中过范文澜、翦伯赞之流的中国通史之毒。
陈恭禄《中国通史》
陈恭禄是一个被历史埋没的名字,他在民国学界,一度光焰万丈,1949年后却几乎销声匿迹,湮没无闻。身名俱灭的同时,作品随之蒙尘,事实上,他的《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等,较之同名著作,毫不逊色。拿《中国通史》来说,“义理、词章、考据三者兼备”,顾颉刚誉为“较近理想”。不过这本书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如吕思勉《中国通史》一样,所采用的文言写法,可能令今天的读者望而却步,第二此书共六十篇,前二十篇属于成稿,后四十篇则据作者遗稿整理而成,这中间的断裂,终归是一个遗憾。
《剑桥中国史》
费正清、崔瑞德主编的剑桥中国史,按计划共十六卷,最早一卷出版于1978年,迄今整整四十年,不过,哪怕经历了四十年之久,这十六卷还是没有出齐,《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和《剑桥中国隋唐史》(下卷)依然在孕育之中,《剑桥中国上古史》《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剑桥中国清代前期史》等尚未译入大陆,通史之“通”,名实不副。就分卷而言,多人合著史书的毛病,一样不缺。当然,论分量和深度,无论中西,此书都首屈一指。
《讲谈社中国史》
讲谈社中国史与剑桥中国史同一毛病,都不配称作通史,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写完,后者没有出完。这套书共十二卷,大陆只引进十本,第十一卷叫《巨龙的胎动:与邓小平》,第十二卷叫《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留意港台版。它的优点,一是通俗(立足于大众路线,所预期的读者应在高中生和大学士之间),二是详尽,三是美观;至于缺点,一来缺少一个提纲挈领的导论,二来各卷之间良莠不齐,譬如第一卷《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翻译有问题,第二卷《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写法有问题,第十卷《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则是平庸之作。
哈佛中国史》
哈佛中国史原名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倘若直译,应为“帝制中国史”或“中华帝国史”,由此可知它所书写的时段,帝制即皇帝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始于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终于1912年清帝逊位,共和落地。从这一点上讲,这套书并非通史。它最大的优点即脉络清晰,尤其对比剑桥和讲谈社中国史。缺点则有两个,一是定位不准,力求通俗,实则学究,若谓剑桥中国史的预期读者在学院,讲谈社中国史的预期读者在大众,它则徘徊于二者之间,注定尴尬;二是品质问题,前三卷作者叫陆威仪,以他的历史功底,写秦汉一卷已经相当勉强,再让他写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可比赶鸭子上架,结果把丛书品质直接拉低了一个档次。
问题里提到的这些中国通史类书籍,的确可谓是各有千秋。
先说吕思勉先生的这本《中国通史》,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集中于论述文化史,下册则是介绍政治史。吕著中的文化是大文化的概念,政治经济社会无所不包,每一个专题都论述得非常精彩,足以管窥吕先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无比熟稔;而政治史的下编也采取论史结合的方式,很多评论见地不俗。如果要说缺点的话,就在于其上编采取的是专题串讲的形式,每个专题都没有太多展开,而下编以时间为序的政治史论述,又过于简略。读者更适合通过这本书,对于中国历史,建立起一种通盘性的认识。
再说钱穆先生的这本《国史大纲》。这本书也是以政治、经济、文化作为切入点,跟吕著类似,同样是比较宏观和大脉络的论述,其中对于政治制度演化变迁的论述最为详尽和精彩,很多内容,跟钱先生另一本名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可以对照阅读。而就缺点而言,首先,钱先生采取的是半文半白的论述,而且一直到现在,这本书的版本仍然多为繁体字竖排,这点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可能会不适应。同时众所周知,钱先生是一位文化保守主义者,因此在论述当中,他多少对于中国历史的很多方面褒奖有余、批判不足,不够客观。而且由于钱先生的这种立场,他对于元代和清代的论述也过于否定,跟历史的真实面貌有一定距离。
再来说海外汉学家写的这三部中国史。先说剑桥中国史。这部中国史的篇幅和体量是最大的,作者队伍也最为权威和庞大,其学术性,在三部中国史当中,也是最强的。如果是搞学术研究或者是历史的发烧级爱好者,还是推荐慢慢啃这部剑桥中国史,虽然全部读完,可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其体量巨大,所以它可能不太适合历史的普通爱好者。相比之下,日本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系列和哈佛中国史的体量,更适合普通读者和爱好者阅读,前者是10卷(日本原版是12卷,后2卷大陆版没有引进),后者是6卷,都是相对可控的体量。讲谈社这套书的优势在于通俗易懂和相对浅显,感觉比较适合入门级读者,但由于作者水平存在高低,因此这10卷当中,的确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写作水平和可读性差距很大。讲远古和春秋战国的前两册更像是学术笔记,可读性和通俗性都比较欠缺;写秦汉、隋唐、明清的这三册可谓是非常出色的通史著作,视角独特,分析全面,文笔生动,值得推荐;而写晚清民国的最后一册则没有走出传统的窠臼,跟一般史书和教科书区别不大。
而哈佛中国史尽管比讲谈社这套书的学术性,整体而言,要更强一些,但由于其作者多为擅长叙事的西方中国研究大家,因此在可读性和阅读体验上来说,比起讲谈社这套书,可能还要更胜一筹。相对于国内一些通史性著作的流水账式按部就班的论述,哈佛中国史却是写出了足够的新意,强调叙事性,侧重于对政治史之外,社会史、文化史的论述。无论是对于各种历史素材的灵活运用,还是其深厚的历史学想象力,这套书都是可圈可点。当然,哈佛中国史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存在为数不少的史料征引和细节上的小差错。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这套书仍然非常值得推荐。
给我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啊
易错字汇编
[词语加点的字是容易写错的,方括号中的字有的是可通用的字,有的是前面一个字的形近字.本文涉及的词语字形均以《现代汉语词典》96版为准。]
A
安装电话 安排 和蔼 暮霭 暧昧 黯然消魂
B
原形毕露 毕竟 毕[必]恭毕敬 远大抱负 蓄意报复 报仇雪恨 投桃报李 以德报怨 有抱怨之意 枪战火并 按部就班 战略部署 扳着他的肩膀 板着脸 蹩脚文章 憋气 蒙蔽 民生凋敝 敝帚自珍 针砭时弊 作弊 贬低 关怀备至 备受欢迎 艰苦备尝 身价倍增 禁止 脉搏微弱 赤膊上阵 金碧辉煌 自暴自弃 永葆青春 人才辈出 分道扬镳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大有裨益 并行不悖 令人恐怖 开诚布公
C
大材小用 川流不息 松弛舒缓 驰骋 美景良辰 寥若晨星 东奔西窜 猫蹿上树 粲然一笑 璀璨夺目 相形见绌[做工粗拙] 神采飞扬 风采动人 没精打采 兴高采烈 丰富多彩 一片喝彩 挂彩 如愿以偿 侦查取证 侦察兵 察言观色 明察暗访 鞠躬尽瘁 保护国粹 出类拔萃 超出范畴 一筹莫展 瞠目结舌 篡位夺权 [编纂辞典] 墨守成规 陈规陋习 计日程功 游目骋怀 残酷无情 惨无人道 相辅相成 崇山峻岭
D
订书机 钉扣子 独当一面 最佳搭档[当] 渡过难关 度假村 欢度春节 盯梢 以逸待劳 虎视眈眈 耽搁时间 高潮迭起 更迭 迭有新发明 重峦叠嶂 叠床架屋 折叠 戴罪立功 披星戴月 严惩不贷 殚精竭虑 肆无忌惮 根深蒂固 玷污清白 花木凋零 掉以轻心 尾大不掉 提心吊胆 连篇累牍 买椟还珠 穷兵黩武 渎职 亵渎 咄咄逼人 堕落腐化
E
噩梦 厄运
F
本分老实 分内工作 一份薄礼 福分 反光 返工 赋予 富于 副校长 一幅画 一副对联 辐射 幅员广大 妨碍 伏案疾书 伏[服]输 伏[服]罪 认罪服法 匪首已经伏法 奋发有为 发奋图强 发愤读书 缠绵悱恻 菲薄 流言蜚语 蜚声文坛 成绩斐然 翻两番 三番五次 翻[幡]然悔悟 违反纪律 违犯法律 反复无常 翻云覆雨 天翻地覆 破釜沉舟 入不敷出 牵强附会 认识肤浅 内容浮浅 感人肺腑 胸无城府
G
大树干 一杆秤 芦苇秆 鱼竿 立竿见影 各别对待 个别处理 井冈山 冈峦起伏 站岗 沟通交流 勾通内奸 走上正轨 正规渠道 按照常规 食不果腹 骨鲠在喉 气概[愤慨] 言简意赅 以偏概全 卑躬屈膝 沽名钓誉 羽扇纶巾[语无伦次] 发扬光大 性格粗犷 阴谋诡计 赢得桂冠 悬梁刺股
H
两河汇流 两人会合 一唱一和 和盘托出 兄弟不和 曲径回廊 病入膏肓 兵荒马乱 张皇失措 惊惶失措 花里胡哨 彗星 拾人牙慧 装潢公司 涣然冰释 焕然一新 融会贯通 人才荟萃 惨绝人寰 很有涵养 请多包涵 声音洪亮 哄堂大笑 心灰意懒 言谈诙谐 风雨如晦 浑身是胆 浑浑噩噩 浑水摸鱼[混]
J
迫不及待 不计前嫌 不计其数 一截香肠 截长补短 直截了当 抉择 诀别 诀窍 口诀 迥然不同 汗流浃背 给客人夹菜 既往不咎 咎由自取 难辞其咎 挖墙脚 亟待解决 不胫而走 大相径庭 佼佼者 侥幸 皎洁 家具店 万事俱备 条件具备 挑肥拣瘦 披沙拣金 犄角 掎角之势 行为检点 矫揉造作 骄阳似火 天之骄子 未竟事业 兢兢业业 集思广益 戛然而止 草菅人命 通缉罪犯[开门揖盗] 设下陷阱 赳赳武夫 纠察队 纠缠 不假思索 既然如此 即使如此 丰功伟绩 模范事迹 济济一堂 问题棘手 急流勇进 大声疾呼 缄口不言[古代箴言] 精兵简政 锦绣前程 事过境迁 不胫而走 以儆效尤 前倨后恭 虎踞龙盘 狙击 绝对服从 工程竣工 疏浚运河 形势严峻 李代桃僵
K
开阔眼界 磕磕绊绊 恪守不渝 功亏一篑 物资匮乏 不落窠臼 铠甲整齐[白雪皑皑] 实地勘察 戡乱 不卑不亢 精神亢奋 刻苦耐劳 克服困难 脍炙人口 众目睽睽
L
变本加厉 再接再厉 励精图治 厉行节约 身体力行 十分厉害(利害) 利害得失 零售 笼络 大坝合龙 蔚蓝 篮球 一一列举 例如 软弱心理 鞭辟入里 粗制滥造 陈词滥调 宁缺勿滥 滥竽充数 波澜 斑斓 无耻谰言 绚烂色彩 锻炼身体 精明干练 多年修炼 语言精练[精炼] 精炼油 树木葱茏 黄粱美梦 跳梁小丑 孪生兄弟 手脚痉挛 腊梅花开 味同嚼蜡 书声琅琅 朗朗乾坤 建设蓝图 呕心沥血 披肝沥胆 流连忘反[留] 浏览报纸 一枕黄粱 寥寥无几 眼花缭乱 了望 书写潦草 星火燎原 普降甘霖 大义凛然 房屋租赁 遭受凌辱 高屋建瓴 戮力同心 脉络分明 庸庸碌碌 泰山南麓 无礼谩骂[漫] 无理取闹
M
蛛丝马迹 良知泯灭 个中三昧 漠不关心 绵里藏刀 绵薄之力 纵向扫描 瞄准 轻歌曼舞 蔓延 曼延[漫延] 缅怀先烈 沉湎其中 腼腆 缅甸 名列前茅 贸然行事 临摹字帖 摩拳檫掌 观摩教学 摩肩接踵 磨洋工 欲盖弥彰 闻名遐迩 秘而不宣 密码 风靡一时 望风披靡 靡靡之音 糜费[靡费] 顶礼膜拜
N
一努嘴 呶呶不休 重要枢纽 忸怩作态 恼怒 罪孽深重 植物萌蘖
O
呕心沥血 怄气 金瓯无缺 打架斗殴 讴歌祖国
P
风尘仆仆 前仆后继 趴在桌上 一抔黄土 胚胎 土坯 怦然心动 返璞归真 蓬荜生辉 坚如磐石 滂沱大雨 彷徨歧路 如法炮制 赔礼道歉 披沙拣金 嗜酒成癖 两地毗连 纰漏百出 性格孤僻 牝鸡司晨 平心而论 居心叵测
Q
受了委屈 委曲求全 溪流委曲 亲问委曲 望而却步 胜券在握 入场券[考试卷] 年轻人 青年人 顷刻之间 万顷碧波 倾巢而出 蜷曲身子 卑躬屈膝 首屈一指 屈指可数 罄竹难书 钟磬齐鸣 鸦雀无声 鸠占鹊巢 欢欣雀跃 声誉鹊起 面容清秀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切中肯綮 休憩 修葺 毛茸茸 迄今为止 收讫 乔装打扮 提纲挈领 怙恶不悛 尚待商榷 却之不恭 罄竹难书
R
繁文缛节 光阴荏苒 矫揉造作 孺子可教 耳濡目染 含辛茹苦
S
寻人启事 深刻启示 无事生非 惹事[是]生非 共商国是 势不两立 至高无上 无上光荣 生火做饭 谈笑风生 大好形势 睡眼惺忪[松] 酥软 灯火阑珊 姗姗来迟 授权 受权 临危受命 众口铄金 精神矍铄 毛骨悚然 耸人听闻 骚扰百姓 浑身瘙痒 搔痒(动词) 人情世故 偶发事故 引申发挥 伸张正义 申雪冤曲 为民申[伸]冤 厮杀 搭讪 讪笑 歃血为盟 潸然泪下 海市蜃楼 首屈一指 毁家纾难 不辨菽麦 竖电线杆 树碑立传 戍守边疆 追本溯源 沧海一粟 鬼鬼祟祟 暴戾恣睢 老生常谈
T
走投无路 俯首帖耳 请帖 字帖 补贴 妥帖[贴] 袒露心迹 坦诚相见 铤而走险 亭亭玉立 糟踏[蹋]名誉 一塌糊涂 荼毒生灵 拖沓冗长 波浪滔滔 大浪淘沙 发言提纲 金榜题名 恬不知耻 蜕化变质 器官退化 誊写
W
请勿打扰 务必准时出席 冒天下之大不韪 置若罔闻 好高骛远 趋之若鹜 心无旁鹜 枉费心机 互相推委[诿] 运筹帷幄 定期会晤 支支吾吾 书声咿唔 斡旋 忤逆 、与人无忤 迕违 名门望族 化为乌有
X
欢欣鼓舞 故弄玄虚 协作 威胁 两胁生翅 [两肋插刀] 形迹可疑 卫星行迹 外形美观 加强修养 休养生息 歪风邪气 方法不对,走上斜路 受人引诱,走上邪路 宣泄感情 上吐下泻 水泄不通 泄露 泄漏 神态安详 面容慈祥 吉祥 翔[详]实 炫人眼目 头昏目眩 一笔勾销 烟消云散 宵小 消[销]魂 销声匿迹 香消玉殒 九霄云外 通宵达旦 好像 人物形象 可怜相 想象力 照相机 录像机 灯熄了 无暇顾及 遐思遥想 白璧无瑕 闻名遐迩 嬉笑怒骂 业荒于嬉 嘻嘻哈哈 嬉皮笑脸[嘻] 一切就绪 寒暄 喧宾夺主 大事渲染 淅淅沥沥 全家迁徙 骁勇善战 睡眼惺忪 气喘吁吁 嘘寒问暖 徇私舞弊 徇情枉法 殉情而 循序渐进 一厢情愿
Y
不能自已 深刻含义 寓意深刻 圆润细腻 世外桃源 源远流长 历史渊源 渔翁得利 渔猎美色 逾期 坚贞不渝 愈合 面谕 痊愈 揶揄 囹圄 荧光屏 晶莹 坟茔 萤火虫 蜂拥 人流涌动 踊跃报名 声势赫奕 精神奕奕 两人对弈 香消玉殒 明星陨落 贻祸无穷 甘之如饴 贻笑大方 心旷神怡 湮没无闻 堙塞不通 元气大伤 绿草如茵 绿树成荫 绿阴蔽日 优柔寡断 缘木求鱼 异口同声 赝品 义愤填膺 肄业 丰腴 阿谀 揠苗助长 偃旗息鼓 泱泱大国 怏怏不乐 演绎归纳 苦心孤诣 利害攸关 滥竽充数 向隅而泣
Z
导致冲突 不至那么严重 不致重蹈覆辙 专心致志 致力于科研 乌烟瘴气 座舱 坐落 明火执仗 扶杖而行 化装侦察 梳洗化妆 妆饰俏丽 装饰新房 九州同庆 沙漠绿洲 欧洲 遵守秩序 驻足不前 青春永驻 逄场作戏 病征不明显 糖尿病症候 文绉绉 胡诌 皱纹 皱褶 受制于人 出奇制胜 严加制裁 腹部胀痛 涨红了脸 头昏脑涨 膨胀 择菜 装帧精美 移植器官 增殖社会财富 股票增值 蜇一口zhe1 海蜇 zhe2 蛰伏zhe2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浅尝辄止 言不由衷 株连九族 真知灼见 停滞不前 崭露头角 臻于郅治 旁征博引 旁证材料 和衷共济 卷帙浩繁 仗义执言 销赃灭迹 口干舌燥 心浮气躁 躁动不安 鼓噪而进 敲诈勒索 压榨贫民 饮鸩止渴 自出机杼 计划缜密 招摇撞骗 擢发难数 惴惴不安 缀句成文
唐朝宁原悌所任的谏议大夫是个什么官?
谏议大夫:官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置谏大夫,掌议论,属光禄勋。无定员。东汉世祖时改称谏议大夫。唐左、右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各四人,掌侍从规谏。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辽金沿置。明初置,不久废。《后汉书.百官志二》:“谏议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无员。”《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又“右谏议大夫......与门下省同,但左属门下,右属中书。” 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书记
秘书省:官署名。南朝梁时,改前代秘书监为秘书省,专掌文艺图籍,陈、隋因之。唐初复称监,后又改兰台、麟台。至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再改为秘书省。下领太史、著作二局。宋代沿置。明废。《新唐书.百官志》:“秘书省。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通典.职官八.秘书监》:“梁曰秘书省。陈因之,后魏亦有之......隋秘书省领著作、太史二曹。”《宋史.职官志四》:“秘书省。监、少监、丞各一人,监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少监为之贰,而丞参领之。”
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现在的行政部门的校对
监修国史:是朝廷任命的主管官方修史机构和修史活动的官员。早
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司徒崔浩就曾“监秘书事”、“综理史务”
(注:《魏书》卷35,《崔浩传》。)。这里的“监秘书事”实际就是
监修国史(注:雷家骥:《中古史学观念史》第八章之四《六世纪北朝
官修制度的变化与风气》,台湾学生书局1990版,第413页。)。 北齐
修撰国史,监修人员径称“监国史”,当时重臣如高隆之、赵彦深、祖
珽等均曾兼任此职。北周无“监国史”之名,但大臣赵善曾“监著作”
(注:《周书》卷34,《赵善传》。),实即监修国史。唐朝设监修国
史,就目前史料来看,肇始于贞观时期房玄龄担任此职,具体时间各书
记载则稍有歧异,如《贞观政要》卷2《任贤》说是“(贞观)三年,
(房玄龄)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旧唐书》卷66《房玄龄传》
则云:“(贞观)三年……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
公、监修国史。 ”据此, 房玄龄之出任监修的时间一说为贞观三年(
629)一说为四年(630)。但按《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 房升任
尚书左仆射在贞观三年(629)二月,而不在“明年”, 因此《旧唐书
·房玄龄传》的记载应有误,监修国史之设当依《贞观政要》,在贞观
三年(629)。贞观三年(629)之后,监修国史的设置遂形成定制,直
至唐朝灭亡。监修国史制度,作为唐代史学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加强
当局对国史修撰的控制。对这项制度,各种史学著述常有涉及,但多语
焉不详,或有错误。兹谨掇拾有关史料试做考述,以期有助于对这一制
度的认识。
一、唐代监修国史的职责
监修国史,作为官方修史机构和修史活动的总负责人,其具体职责
史无明文,但从有关记载来看,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奉诏引进史馆修撰人员。高宗咸亨年间,大臣许敬宗曾主持
编纂国史,为高宗所不满,于是便由监修国史刘仁轨等“引左史李仁实
专掌其事”(注:《唐会要》卷63,《史馆上·修国史》。),进行刊
改;中宗景龙年间,名史家刘知几曾进入国家修史机构——史馆工作,
据他自己说,是奉监修国史的“高命”(注:《史通》卷20,《忤时》
。)。《唐会要》卷64《史馆下·史馆杂录下》有如下一段记载:
(元和)六年四月,史官左拾遗樊绅、右拾遗韦处厚、太常博士林
宝,并停修撰,守本官。以考功员外郎独孤郁充史馆修撰,兼判馆事,
又以兵部尚书裴垍为太子宾客。以疾罢相,拜兵部尚书,久未任朝谢。
宰相李吉甫自淮南至,复监修国史,与垍有隙,又以垍抱病方退,不宜
以《贞元实录》上进,故史官皆罢,垍亦更移散秩。
据此,史馆原史官的罢免、新史官的任命都决定于监修国史。按《
旧唐书》卷14《宪宗纪上》、《唐会要》卷63《史馆上·修国史》和《
册府元龟》卷556《国史部· 采撰二》,《德宗实录》已于元和五年(
810)十月由裴垍等撰成奏上, 而且修史诸人各已受赏进秩,因此,此
条记载所记李吉甫之事未必属实,但联系李仁实、刘知几修史、入馆的
经过,其所反映的由监修国史决定史官任免的情况则应是可信的。刘知
几曾对大臣监修国史有所批评,说他们“凡所引进,皆非其才,或以势
利见升,或以干祈取擢”(注:《史通》卷10,《辨职》。),这也从
反面说明史馆修撰人员的引进升降是由监修国史负责的。
第二,负责史书编修工作。中宗景龙二年(708)四月, 大臣韦巨
源等五人同时担任监修国史,时为史官的刘知几“以监修者多,甚为国
史之弊”,愤然“求罢史职”(注:《唐会要》卷64,《史馆下·史馆
杂录下》。),并对此提出严厉批评:“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杨
令公则云必须直书,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
三公,适从何在?”“夫言监者,盖总领之义耳。如创纪编年,则年有
断限;草传叙事,则事有丰约。或可略而不略,或应书而不书,此刊削
之务也。属词比事,劳逸宜均,挥铅奋墨,勤惰须等。某帙某篇,付之
此职;某传某志,归之彼官,此铨配之理也。斯并宜明立科条,审定区
域。倘人思自勉,则书可立成。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
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坐变炎凉,徒延岁月。”“比者伏见明公,
每汲汲于劝诱,勤勤于课责,或云‘坟籍事重,努力用心’,或云‘岁
序已淹,何时辍手’。切以纲维不举,而督课徒勤,虽威以刺骨之刑,
勖以悬金之赏,终不可得也。”(注:《史通》卷20,《忤时》。)从
刘知几的这几段话来看,对修史原则做出具体的斟酌决断,对修史人员
做出适当的分工安排,对修史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都在监修国史
的职责范围之内,只是景龙年间,监修过多,没有较好地履行上述职责,
才招致刘知几的强烈不满和严辞批评。
第三,裁断疑难。唐朝曾在宫禁之中设立史馆,作为修撰国史的场
所,目的是“重其职而秘其事”。但玄宗开元年间,却屡有犯禁,“张
说在家修史,吴兢又在集贤院撰录”,使“国之大典,散在数处”。针
对这种情况,开元十五年(727), 宰相李元纮建议“望勒说等就史馆
参详撰录”(注:《唐会要》卷63,《史馆上·在外修史》。又,李元
纮提出建议的时间,《唐会要》作“二十五年”,其时李元纮早已作古
,显误。)。两《唐书·李元纮传》均未载其曾任监修国史,然从诸书
看,从开元十五年(727)监修国史张说致仕至十七年(729)宰相萧嵩
出任监修国史,其间缺乏监修国史的人选记载,而此时恰为李元纮宰相
任期,承乏者当即李元纮,提出上述建议则是他尽了监修国史的职责。
永贞年间,“史臣所有修撰,皆于私家纪录,其本不在馆中”。为了纠
正这种“乖阙”,监修国史韦执谊建议“自今已后,伏望令修撰官,各
撰日历,凡至月终,即于馆中都会,详定是非,使置姓名,同共封锁。
除已成实录撰进宣下者,其余见修日历,并不得私家置本”。(注:《
唐会要》卷63,《史馆上·修国史》。又,韦执谊提出建议的时间,《
唐会要》作“贞元元年”,韦执谊之任相在永贞元年(805 ),《唐会
要》误。)馆外修史虽为监修国史们一再反对,但由于史官均系兼职,
为保证修史的连续性,有时又不得不采取变通措施。这也由监修国史提
出解决办法,如长庆三年(823), 史官沈传师出任湖南观察使,他所
负责的一部分史稿,就由监修国史杜元颖上书皇上,“伏望勒就湖南修
毕”(注:《唐会要》卷63,《史馆上·在外修史》。)
第四,审正史稿。史书修成之后,在奏呈皇帝以前,都要先经由监
修国史审正。如宪宗元和年间,史官韦处厚撰成《顺宗实录》三卷,但
监修国史李吉甫认为“未周悉”,又令史官韩愈重修。韩愈与其他史官
沈传师、宇文籍等“共加采访”、“寻检诏敕”,终于修成五卷本新《
顺宗实录》。韩愈本人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削去常事,著其系于政
者,比之旧录,十益六、七。忠良奸佞,莫不备书,苟关于时,无所不
录”。即使这样,李吉甫仍然“慎重其事”,将《顺宗实录》带回家中
,“欲更研讨”。(注:《韩昌黎文集》卷8,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
》。)
除以上数点外,监修国史有时还亲操刀笔参与修史工作,高宗时,
许敬宗任监修国史,为国史写了“高宗本纪及永徽名臣、四夷等传”,
“又起草十志,未半而终”。(注:《史通》卷12,《古今正史》。)
宪宗时,裴垍任监修国史,参与了《德宗实录》的写作,《旧唐书》卷
120《郭子仪传》后的史论就出自他的手笔。
二、唐代监修国史制度的演变
自贞观时初设,以迄唐朝灭亡,唐代的监修国史制度在近三百年的
时间里,还经历了若干变化:
——监修国史的员额有所变化。唐朝三百年,各个时期监修国史的
员额并不完全相同。太宗贞观时期实行的是一相监修制,终太宗之世,
只有房玄龄一人担任监修国史。《旧唐书》卷78《高季辅传》说“(贞
观)二十二年,迁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赐爵蓨县公”
,似乎高季辅曾于太宗末年担任监修国史。但按《旧唐书》卷4 《高宗
纪上》,高之任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是在贞观二十三年(649 )五月
太宗驾崩之后,因此,高之任监修国史亦应在高宗统治之初。
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开元前期,基本上是多相监修制,
即同时间往往有数位宰相担任监修国史。如高宗永徽四年(653), 担
任监修国史的有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张行成、高季辅、柳奭、
来济等七人;中宗景龙二年(708)四月,担任该职的有韦巨源、 纪处
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等五人;玄宗先天元年(712)八月, 窦
怀贞、刘幽求、魏知古、崔湜四人同时被任命此职。
自玄宗开元后期起以迄唐亡,再次实行一相监修制。但这时的监修
国史并不是像贞观时期那样由某人长期兼任,而是逐渐演变为某一级别
宰相的固定兼职,具有身份标志的意味,如在宣宗及其以后诸朝,监修
国史例由次相兼任。(注: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云:“唐制,
宰相四人,首相为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洪(正字犯宣祖庙讳)
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以此为次序。”按诸有关记载
,实应为:首相为太清宫使,带弘文馆大学士,次相、第三相依次带监
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第四相不带衔。又,台湾学者张荣芳先生认为
宋敏求所云是太宗朝“史馆制度初立时的情况”。按,弘文馆初设于高
祖武德四年(621),称修文馆,太宗贞观九年(635),始改称弘文馆
,但只有学士,无大学士,后名称数易,至玄宗时方复旧。集贤殿,太
宗时无此称,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始改集仙殿为集贤殿, 改丽正殿
书院为集贤殿书院。至于以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分
别入衔,更是很晚以后的事,如敬宗时牛僧孺尚以门下平章事的身份同
时兼任集贤殿大学士和监修国史,文宗时宰相贾@①也曾同时兼任过集
贤殿大学士和监修国史。因此,宋敏求所云决非贞观年间史馆制度初立
时的情况。张说见其所著《唐代的史馆与史官》第三章第一节《史馆的
创立及其演变》,台湾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84版
,第52 页;又见所著《考论得失,惩恶劝善》一文, 载郑钦仁主编《
中国文化新论·制度篇·立国的宏规》,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1982年版。)有学者认为,唐朝后期昭宗、哀帝两朝“又再复行多相监
修之制”,(注:《唐代的史馆与史官》第三章第一节,《史馆的创立
及其演变》,第55页。)显然是不了解唐朝后期监修国史制度的特点。
——监修国史的身份偶有变化。国史的取舍褒贬,关乎当权者的荣
辱利害,因此,北魏以来,监修国史者例为国家重臣。在唐朝,担任监
修国史者则绝大多数都是宰相,如前举房玄龄、长孙无忌、于志宁、高
季辅等等无一例外,但偶尔也有其他人员充任,如高宗朝的令狐德棻、
武周时期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注:关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之任监
修,两《唐书》本传均无记载,但《唐会要》卷63,《史馆上·在外修
史》所载时人吴兢开元十四年(726)七月的奏疏称:“臣往者长安、
景龙之岁,以左拾遗、起居郎兼修国史,时有武三思、张易之、张昌宗、
纪处讷、宗楚客、韦温等,相次监领其职。”是则张昌宗、张易之亦曾
为监修。二张为武则天幸臣,其任监修亦当在武则天时期,或即长安年
间。)、玄宗朝的姜皎,或为史界泰斗,或为皇帝宠臣,均非宰相。武
三思于证圣元年(695)初任监修国史时为春官尚书, 两年之后方才升
任宰相。当然,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而且全部发生在玄宗开元初期及其
以前,之后便销声匿迹,无复如此。
——监修国史的名称曾有变化。玄宗以前,监修国史之称号恰如其
名,玄宗至德宗时,改称“修国史”,德宗之后又恢复旧称,以迄唐末
附:唐代监修国史名录
有唐一代,从太宗时起至唐朝灭亡,有许多大臣曾经担任过监修国
史。然而,由于史料的阙如,不少已经湮没无闻,现在可以考知的仅有
110人,兹按时代先后将其胪列于下:
太宗时期:房玄龄。
高宗时期:高季辅、张行成、长孙无忌、于志宁、柳奭、来济、
褚遂良、韩瑗、令狐德棻、李义府(注:李义府在高宗时期曾两任监
修国史,第一次在永徽六年(655)七月至显庆三年(658)十一月,第
二次始于显庆四年(659)七月,龙朔二年(662)七月丁忧去职,九月
起复,龙朔三年(663)四月,因罪流放。)、崔敦礼、许敬宗、刘仁
轨、郝处俊、李敬玄、高智周、崔知温。(注:《旧唐书》卷59,《许
圉师传》:“显庆二年,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
张荣芳据此认为许圉师曾于显庆二年(657)担任监修国史,恐非。 因
为据《旧唐书》卷4,《高宗记》, 许初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在显庆四年
(659)四月,许传所载时间显然与此不符。据《唐会要》卷63, 《史
馆上·修国史》,显庆四年(659)二月以前, 中书令许敬宗等曾“受
诏撰贞观二十三年已后至显庆三年实录,成二十卷”,许圉师曾参与其
事,其时他的身份很可能就是“兼修国史”。许传的记载当是将“同中
书门下三品”误置于“兼修国史”之前。《新唐书》卷90许传未载许圉
师任监修国史事,或正是有鉴于此。张说见其所著《唐代的史馆与史官》
附录三《唐代宰相监修国史表》,第271页。)
武周时期:武承嗣、范履冰、武三思、李峤、朱敬则、韦承庆、张
易之、张昌宗。(注:《新唐书》卷61,《宰相表上》:“(圣历元年
)十月癸卯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监监修国史
知凤阁侍郎李峤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荣芳据此认为姚崇曾于武周时
期担任过监修国史。细玩此段文字,可知张氏所以得出这种结论,显然
是因为句读时,误将“麟台少监监修国史”上属,当成了姚崇的新职务
。正确的句读应为:“(圣历元年)十月癸卯,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
使。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监·监修国史·知凤阁侍郎李峤同凤阁鸾
台平章事。”此外,还应指出,《新唐书》此段关于李峤原官衔的记载
可能存在错误,如据两《唐书·李峤传》,李峤任相前曾为知天官侍郎
事,并未知凤阁侍郎;他任相前为“兼修国史”,而非监修国史。张说
见其所著《唐代的史馆与史官》附录三《唐代宰相监修国史表》,第27
2页。)
中宗时期:豆卢钦望、祝钦明、张柬之、魏元忠、杨再思、李峤、
萧至忠、韦巨源、纪处讷、宗楚客、韦安石、唐休璟、苏瑰、韦温、赵
彦昭。
睿宗时期:张说、陆象先、岑羲。
玄宗时期:窦怀贞、 刘幽求(注:刘幽求曾先后于先天元年(712
)八月和开元元年(713)八月两度出任监修国史。)、魏知古、 崔湜
、张说、姚崇、姜皎、宋璟、苏颋、李元纮、萧嵩、张九龄、李林甫、
杨国忠。
肃宗时期:李揆、萧华。
代宗时期:元载、杨绾。
德宗时期:崔佑甫、张镒、关播、刘从一、李泌、齐抗。
顺宗时期:韦执谊。
宪宗时期:裴垍、李吉甫
穆宗时期:杜元颖。
敬宗时期:牛僧孺。
文宗时期:韦处厚、路隋、贾@①、李固言、郑覃。
武宗时期:陈夷行、李绅、李让夷、郑肃。
宣宗时期:周墀、崔铉、崔龟从、令狐绹、魏谟、郑朗、崔慎由、
萧邺(注:《旧唐书》卷166,《白敏中传》:“会昌末, 同平章事,
兼刑部尚书、集贤史馆大学士。”张荣芳认为此处的“集贤史馆大学士
”即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按唐朝后期,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
例由宰相分任,因此,此处的“集贤史馆大学士”似乎应为集贤殿大学
士之误。当然,白敏中在宣宗朝长期担任首相,在到达这一人臣的顶点
之前,他极有可能做过次相,因此,他也并非没有兼任监修国史的可能
,但这还需要更直接的史料证据。张说见其所著《唐代的史馆与史官》
附录三《唐代宰相监修国史表》,第277页。)。
懿宗时期:夏侯孜(注:《全唐文》卷83载有懿宗《授白敏中宏文
馆大学士等制》,记述了唐廷对白敏中、夏侯孜和蒋伸等三人的任命,
其中三人的原官衔分别为特进·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张
章事、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充集贤殿大学士和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新授官衔则只有白敏中的,是兼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学士,
余二人的则因制书残缺而付阙。按唐后期惯例,首相充太清宫使,次相
兼监修国史,第三相任集贤殿大学士,因此,可以断定夏侯孜和蒋伸的
新官衔应该分别为监修国史和集贤殿大学士。)、蒋伸、杜审权、曹确、
韦保衡。
僖宗时期:郑畋、裴澈、萧遘、孔纬。
昭宗时期:杜让能、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王抟、孙偓、崔胤、
陆扆、陆贽、裴枢。
哀帝时期:独孤损、崔远(注:《全唐文》卷92载有哀帝《授裴枢、
崔远左右仆射制》,据此制,崔远的原官衔中有监修国史一职。《旧唐
书》卷20下,《昭宗纪》也记载了授裴枢、崔远左右仆射一事,但崔的
原官衔中却只有集贤殿大学士,而另一位和他同时受到新任命的大臣独
孤损的原官衔中倒有监修国史一职。同记一事而抵牾如此,真不知如何
取舍,姑暂两存之。)、张文蔚。
范晔修成后汉书的故事:突出了妇女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饱尝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之苦的广大妇女,其地位一向是卑微低下的。与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长期以来封建史学家们在撰写史书时,没有为妇女立传,她们在历史中也没有占有应得的一席之地,致使许多优秀、杰出的女性湮没无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朝宋代,范晔写出后汉书以后,才得到彻底改变
范晔,是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几代在学术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同时,以学取仕,在晋朝都当过大官。他的父亲范泰也是如此,擅长经学研究,写得一手好文章,先后在东晋和刘宋政权担任要职。出身在家学如此醇厚的家庭里,范晔自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史书上说,他从小喜欢学习,广泛阅读政治、哲学和历史著作,不仅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很漂亮,还精通音乐,真是多才多艺。不过,由于他是妾生的庶子,在家里受到兄长们的排挤,后来过继给堂伯,承袭了一个地位不高的爵号。范晔初入仕途时,在刘裕的第四个儿子刘义康手下任职,颇受信任,屡屡升迁。可他不拘小节,公元424年,已是彭城王的刘义康生母去世,安葬的头天晚上,他竟在酒醉之后,开窗偷听挽歌取乐,惹得刘义康雷霆大怒,把他贬到宣城做太守。这以后,范晔闷闷不乐,为排遣烦忧,便在专记东汉历史的各家著作的基础上,增损删补,裁以己意,撰成后汉书100卷。宋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委以要职和重任,范晔因此受到同僚们的冷嘲热讽、嫉妒排斥,郁郁不得志。公元445年,范晔的外甥谢综等人准备拥戴刘义康为帝,取代宋文帝。范晔也参与谋划活动,事情败露后,于当年年底被,年仅48岁
范晔写后汉书时,原计划写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另有序列。由于中年遇害,未能完成这一计划。实际上他只完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序列没有写完,十志委托给当时另一位史学家谢俨执笔,即将完稿时,谢俨与范晔一同被杀,这部分书稿从此不知去向。后来,南朝梁代刘昭为后汉书作注时,根据范晔生前曾盛赞晋代司马彪所写的关于东汉一代的八志这一线索,撷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移入后汉书,弥补它无志的缺憾。所以,我们今天见到有纪、有传还有志的后汉书,实际上并非出自范晔一人之手,只不过主体部分是由他完成的
范晔前后,关于东汉历史的著作多达几十种,可是,他的后汉书问世以后,其它著作就逐渐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这说明,他的后汉书具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也正是后人所关注、探讨和称颂的地方。确实,无论从体裁的编撰技巧,还是从内容的思想性来说,范晔的后汉书都堪称是一部史学名著,在中国史学史乃至文化史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在编纂体例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后汉书突出了妇女的地位
后汉书特立列女传,不光颂扬恪守封建道德的所谓贞节女性,对那些才华出众的女性更是推崇备致。所以,他把博学多识、通晓音乐的女才子蔡文姬收入传中,却将她那位贤而知义的姊妹拒之传外。在广大妇女被严重桎梏于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里,敢于率先在史书中,公开为妇女立传,肯定她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其次,范晔针对东汉一代的社会特点,记述人物时以类相从,特辟文苑、党锢、宦者、独行、逸民以及列女等类传,分别叙述当时有影响的文学家、重节义的士大夫、专权的宦官、孤傲的名士、沽名钓誉之徒,这样,既可节省篇幅,行文简洁,又足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便于后人了解和研究
再次,范晔写后汉书时,距东汉已有200余年,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需要考虑,这使他能够据事直书,无需隐讳什么。评价人物时,持论公平,褒贬得当
此外,后汉书用辞简练,文笔优美,议论恣肆,可谓文采灿然一新,这也为该书增色不少,使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特别是人物传记部分,读来生动感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