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尽什么意思-物尽其用断舍离
1.《断舍离》‖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2.少则得,多则惑 —— 《断舍离》系列书籍书评
3.极简生活的十个建议
4.取舍有道,更少,但更好。
《断舍离》‖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01 思考
一、断舍离是什么,它带来怎样的变化?
二、为什么会舍不得扔东西?
三、如何断舍离?
02 金句
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用来使用的,而是要进入更高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理解了拥有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珍惜物品的心情。
以必需品、备用品、没用品进行分类
03 提炼
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把焦点放到物品上,更重视方法和工具。断舍离以人为主,探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断舍离是什么?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现有物品中做减法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
断舍离并不是倡导人们去过朴素、贫乏的生活,它还包含了一层重要的意义:升级。
重新思考你和物品的关系,站在更高水准,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挖掘出全新的自己。
不断舍离会怎样?
一、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会产生心情废气。容易释放影响心情的废气,易陷入慢性中毒。
二、环境中会产生灰尘垃圾,因为是不喜欢的东西,根本不愿意擦拭和保养,长时间累计可想而知了。
三、种种苦恼,往往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
断舍离,带来什么改变?
一、时间充裕,减少杂物,生活宇舒适、有序的环境中,日常维护物品的压力自然减轻,高质量的做其他事。
二、提升内在能量,在好的空间里,人与环境相处变得更加和谐,从情绪上远离负面能量,多了正向力量,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愉快、自在。做事效率更高,更从容,甚至可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三、通过限制物品总量,学会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会真正使用的物品,自然提升了品位。
为什么舍不得扔东西?
作者提出,有三类人会舍不得丢弃物品。
一、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人。怕麻烦,不想面对烦心事,但今天轻松图省事的人,将来都会绊倒在往日的不作为上。
二、可能是执着过去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现实。因为每件物品都携带情感和回忆,物品等于复杂的个人历史。过去太美好,不愿意舍弃;过去很灰暗,舍弃的时候会痛苦,也会重新提醒自己曾经的失败。
三、可能是担忧未来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淘汰了物品,结果后来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总是担心。最后一类人群比例的最高的。
四、不是所有人都只属于某一类型,也有可能有人是三合一。
作者倡导我们丢掉什么东西?
一、是不用的东西,总想着有一天要物尽其用,但压根这一天不会来到。
二、是还在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往往只是随便用用,但并不喜欢。
三、是充满回忆的东西,它们身上承载了强大的能量和气场。
如何实践断舍离?
一、任何时候,都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做决定。
以人为主导,而不是以物品为主导。也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以我和事物的关系为出发点。必须只考虑当下的我。
二、要学会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买回物品,但没有使用,这等于背弃了当时购买时的承诺,易产生愧疚感,甚至挫败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决策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此刻要告诉自己,迟迟不处理堆积的杂物,还要经常看到它们,这等于对自己持续不断的负面评判和内心惩罚。
三、突破“不配得”心理,不将就。
什么是“不配得”心理?若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不喜欢、不需要的事物中,也就是经常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那么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配不上更好的”。
断舍离的实用行动方法
一、筛选物品标准尽量简单,舍弃物品有仪式感。
二、个性化安排整理时间,根据能利用的时间段安排整理行动。
三、一个动作可以拿到物品等。
少则得,多则惑 —— 《断舍离》系列书籍书评
文章编号015 ?BY 刘璕
《道德经》上讲“少则得,多则惑,水利万物而不争”,古人先贤的思想和山下英子系统地阐述的断舍离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断舍离》这系列书籍已经被身边的不管是初入职场的菜鸟、全职妈妈,抑或是女性企业家都推荐过,而我自己本人也在三八妇女节买给同事阅读,这次得知一个二胎宝妈的新生儿降临人间,除挑选玩具送给孩子之外,我也给宝妈买了这套书三册。原本以为自己本身就属于快速决断型选手,不需要这类书籍,趁着五一假期,加起来应该是5个小时读完这三本书,记了4页的书摘,现结合一些本人的理解输出书评一篇,供以后复盘学习。
这系列书分为《断舍离》、《心灵篇》、《自在力》三部曲。断舍离,断行,舍行,离行,是一种动禅。断舍离的机制是,通过不断地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与舍(舍弃多余的物品)的训练,最终达到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的状态。断舍离“物品和自己的关系”,断与舍的交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的“离”的状态。主语是“我”,时间轴是“现在”,对当下自己合适且必须,确实在用的才留在自己的空间。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对自己最合适的现在即可,时间可适度调整。
1、让“需要、适合且舒服”的物品,替代“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乐,这并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执念。把家从仓库变成住所的自在空间,和物品成为好朋友,所以买东西时需要反复思量,就像我们挑选党就那么几个。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行动会带来心灵的变化,断舍离可以说是一种极力消除反差的环境整理术。直面物品等于直面真实的自己。收拾屋子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等于驱邪,打扫等于净化。
2、断舍离是一种通过物品来完成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手段,它的过程是愉快的。通过仅占4%-15%的“看得见的世界”的变动,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让堵在潜意识的东西也一并被清理掉了。扔掉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付诸行动的信息。或者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也是锻炼我们的选择力。
3、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归纳的过程。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入手,只需要问自己“这东西还要不要”,犹豫其实是感性接受考验的证据。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谢谢”做个告别,更快整理心情。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
断舍离的过程即重新审视关系,终极目标是获得自在力。断舍离是试图以有形世界为媒介,改变以思维和感情为代表的无形世界的方法论。物品只是关系的投射。能真正生气的人,才能真正温柔。
4、有三种人丢不掉东西: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中日大部分人群都是第三类。
5、必要的时间、地点、限度是断舍离的终极目标,留在我这里已经无法物尽其用,相信你会爱惜地使用,能否收下它?只有精挑细选的东西才能留下。
除了重要的东西,持有的也是一种浪费。断舍离是根据自己意志来做取舍选择的,带有强制性的,就不是断舍离。因为断,才体会到事物的可贵。断舍离不等于残忍地抛弃,勇敢丢掉懦弱、胆小,干预面对自我的勇士。
6、我们忽视或遗忘物品,物品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身存在价值都被否定。
7、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语言与动作也属于自己能改变的环境之一。把空间物品的总量减少到能让住在里面的我们觉得舒适的程度。
让物品当了主角,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如“筷子可以用”VS“我需要用这种筷子”,冰箱里是否是自己想吃且好吃的食物?
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被留下,思考的主语是我,而非物品,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能不能用VS我要不要用。收拾=筛选出必须的物品,扫除:收拾(断、舍)+整理+打扫(扫、擦、刷)
8、先不要去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人容易把自己正当化,别人的东西看上去都像垃圾。期待本身就是一种责备,完全是一种对自我期待的执着,所以只能招致反效果。善待自己好过奖励自己。令人纠结忧郁的东西就不要买了,确信+梦想>愿望+期待,聚焦在不安与不足,拥有多少都不安心。追求简单就意味着不随便接纳。不管再怎么有用的能力,如果没有能够精准地在必要的时候,对必要的对象进行恰当的运用,那么也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
9、三分法的智慧:首先认清自己,确定有哪些事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哪些是做不到的(俯瞰自己当前的位置)最重要的是:要判断自己可以做到的事能对当前的问题起到多大的作用(俯瞰对象)
10、三种形态的生命:肉体生命(想要活下去的生命)、社会生命(想要融入人群的生命)、精神生命(想要感动的生命)。如果感觉到三种生命中的任何一种有所欠缺,就可以刻意去磨炼场力,以此来补全它。断舍离并非简单的收拾和整理术,精髓也在于此。冥想时通过另一个自己看自己。
11、想要幸福,放下对幸福的概念。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缺失的地方,而是去关注那些力所能及的事上。
12、七五一原则:
七: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慢启程,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五:空间没关上,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
一: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最低限度放东西,一成即可。
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品位,不良库存=负债,必要时才采购,京瓷和丰田的经营理念。
13、训练自己成为能信赖的自己,彻底脱离“没法收拾的自己”
14、物品也可以映射出未知的自己,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清楚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配得上。
不管食物或任何物品,只买当季的。一切物品都是从地球借来的,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当下,这件物品和我之间的关系是活跃的吗?”对物品做减法,会转变成给心灵做加法。获取之前,先放手,这是生命的机制,吸气前先呼气。加速之前必须首先清除障碍。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否良好,让自己喜欢上自己。
心灵免疫水平各不相同的原因是:自我肯定欠缺,无意识地以他人为轴心,自我限制。
15、感恩现状,将焦点放在希望上。与其在无意识中给自己设限,不妨给自己更多的许可,允许自己做更多尝试。
16、语言改变思维,思维改变行为,行为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而这一连串的改变,最终改变的是命运。
莫信,莫疑,去确认。
自立、自在、自由形容身体、金钱、心灵三大要素各自的状态。
读完系列书,又修改了书评我准备清理自己的书桌,这对爱书之人是很难的,之前清理过一批,现在还得按照“需要、适合、舒服”的原则重新收拾,清空我的环境找到真正对我有用的重要的书籍,因为现在我的方向太多就等于没有方向,一个时段我需要有一个焦点。
方向太多就等于没有方向,一个时段我需要有一个焦点。
极简生活的十个建议
极简生活的十个建议
10个报简生活小方法
1.设定主要的生活目标
可以分解成造作的步骤,并设定可是闲酌截止日期;
实现一个目标后,你会更容局接受下一项任务。
2.物尽其用
学会会弃过去、当下、未亲都不会使用酌东西;
东西太多,反而会消耗自己在生活中中的能量;
给每件物品安排专属位置,保证物归原处”
分享3个关键点:不添置、大胆仍、巧收纳。
3.定期断舍离
新会离要长期坚持;
因为其除了对物品的简化,也是对心理的减压;
让自己憧得自己对物品酌需求,直到留下的每一件东西,都能够经索使用。
4.整理衣橱
丢、卖、选掉超过6个月没穿过的衣服
更少的选择意味惹节省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找难自己的风格,穿简单耐看有质感的衣服。
5.写日记
每天5-10分钟,记录自己的梦想、感恩及各种想法,整理思绪;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找难自己的能量点;多关注自己的生活,心怀感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6.善用时间,充盈内心
时间和钱都是有限的,学会将向们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限制手机APP的使用和下载,关闭通知提示;
解放双眼、双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亲不断提升自己 (扫地、等车,上下班时间航统利用起来)。
7.专注做事,一次只做一件事
做完一个任务,再进行下一次任务不要打破百己的节泰。
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不仅使生活专注,还能创造美好生活,何乐而不为?
设定专层的生活流程;
早晨提前醒来做早餐、写日记、运动,睡前远离手机、阅读、冥想、拉伸放松。
9.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也要花得开心
会得为百我成长花钱,为喜观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花钱;
学会记账,了解自己酌收支情况,学会做预算。
10.与人交往,随心随性
再好的关系,也需要恰到好处的距离
把握与人交往的R度,会弃无用社交和喜欢的人聊天更舒畅;
对那些让你失望、感受不愉悦的人说再见。
过上极简生活的3大关键点
1.不添置
过上极简生活的第一步,少买东西;
制定自己酌标难,有需要才购买;
比如可以在购买前列好清单,选择真正需要,能让生活变得精彩酌东西。
2.大胆扔
遵循3个原则:现在不需要,很久没用过,未来也不会用到的东西;
3.巧收纳
收纳的目的,除了整齐之外,更多的是方便取用。
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明确东西酌固定位置,让物品一目了然;
使用频率高的可以放在一起;
适量使用收纳工具,借助工具,否则你会月收纳,东西越多。
实在会不得扔掉,可以选择旧物回收、送人、旧物改选。
取舍有道,更少,但更好。
一、物欲断舍离
1、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
比如两周一次或每月一次,搁置6个月以上的物品其实可以舍弃了。建议从过期食品和小件物品入手,这样可以重新判断其价值,循序渐进。
2、学会利用二手物品平台。
整理出来的闲置物品,如果价值较高的话,其实是可以考虑挂到二手平台上的,一是进行了循环利用没有浪费,二是也可以收回一些成本。但要注意的是,要仔细分辨买家,不然后续的问题会让你觉得还不如直接扔了。
3、坚持物尽其用,降低换新频率。
现在商品上新的速度太快了,很多人也都是看见了新品觉得还不错就下单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家里同质化的东西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断舍离,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用尽之后再换新其实并不会对生活产生多大影响。
二、精神断舍离
1、减少社交,让自己慢下来。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那么一段时间,各种聚会特别多,但闲下来有感觉很累很空虚。这其实说明之前大部分的社交都是无效社交,花费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获。所以将时间拉回到自己身上吧,看看书、跑跑步、学理财等等,只要是投资自己的都可以尝试。
2、减少焦虑和内疚,与自己自洽。
能看清自己的能力上限其实是挺难得的能力,努力固然很重要,但终究有些事情不是光努力就可以办到的。在能力范围内把工作生活弄明白,其他的做不到就做不到,太用力了不一定都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